蓬街私立中学级2011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半考
高一物理试卷
命题人:邱东明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范围:一、二两章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或不选的均得0分 )
1.南北朝傅翕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一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是
A.水 B.桥 C.人 D.地面
2.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A.加速度 B.速率 C.质量 D.路程
3.以下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A.列车员说:“火车8点42分到站”
B.神舟七号飞船升空后在轨运行约68小时后安全返回
C.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在19时开播
D.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
4.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费恩曼(R.P.Feynman,1918—1988),曾讲过这样一则笑话: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英里每小时!”(1英里=1.609千米)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英里了呢?”“太太,我的意思是:如果您继续像刚才那样开车,在下一个小时里,您将驶过60英里。”“这也是不可能的,我只要再行驶10英里就到家了,根本不需要再开过60英里的路程。”从物理学的观点看,这位女士没有认清下列哪个科学概念
A.时间 B.路程 C.位移 D.速度
5.皮球从3m高处落下, 被地板弹回, 在距地面1m高处被接住, 则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A 4m、4m B 3m、1m C 3m、2m D 4m、2m
6.关于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 则加速度越大 B.物体速度变化越大, 则加速度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 则加速度越大 D.物体速度增加时,它的加速度也就增大
7.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量人的反应时间.实验时,上方的手捏住直尺的顶端,下方的手做随时捏住直尺的准备.当上方的手放开直尺时,下方的手“立即”捏住直尺. 对于这个实验
A.图中上方的手是受测者的 B.图中下方的手是受测者的
C.两手间的距离越短,说明受测者的反应时间越短
D.两手间的距离越大,说明受测者的反应时间越长
8.伽利略在研究运动的过程中,创造了一套科学研究方法,如下框图所示:
其中方框4中是
A.提出猜想 B.数学推理 C.实验检验 D.合理外推
9.2009年9月28日,甬台温高速铁路客运列车正式开通,结束了 我市没有铁路的历史.假设观察者站在列车第一节车厢前端一侧,
列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得第一节车厢通过他用了
5s,列车全部通过他共用20s,问这列车一共由几节车厢组成
(车厢等长且不计车厢间距离)
A.20节 B.16节 C.12节 D.9节
10.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约为
A.6.5cm B.10m C.20m D.45m 第10题图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1.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不能被看成质点的是
A.研究宇宙飞船飞往火星时它的最佳运行轨道
B.调整人造卫星的姿态,使卫星的照相窗口对准地面
C.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时间
D.跳水运动员完成跳水动作
12.在08北京奥运会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是一公认的世界飞
人,在“鸟巢”400m环形赛道上,博尔特在男子100m决赛和男子200m决赛中分别以9.69s和19.30s的成绩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m决赛中的位移小于100m决赛中位移的两倍
B.1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2m/s
C.2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6m/s
D.100m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20.64m/s
13.如图13所示,是某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纵轴表示速度,横轴表示时间,则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B.若纵轴表示位移,横轴表示时间,则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13
C.若纵轴表示速度,横轴表示时间,则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D.若纵轴表示位移,横轴表示时间,则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4. 如图14所示,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1、t3两时刻对应的纵坐标绝对值相同,下列正
确说法是:
A.t1、t3两时刻速度相同
B.t2时刻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C.t1、t3两时刻加速度等值反向
D.图象中各时刻加速度均相同
15.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2m/s的速度匀速行驶,现因前方发生紧急事件刹车,加速度的大小为6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刹车后1s末的速度为6m/s B.刹车后3s末的速度为-6m/s
C.刹车后1s内的位移为9m D.刹车后3s内的位移为12m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0分)
16.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能够按照相同的时间间隔,在纸带上连续打点的仪器,它使用__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由学生电源供电,工作电压为________ V。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__________s打一个点。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电压为________V。
17.图示纸带是某同学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得到的,纸带的左端先通过打点计时器,从点迹的分布情况可以断定纸带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填“速度减小”或“速度增大”)。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从打下A点到打下B点共14个点迹,历时 s. 第17题图
18.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周期为0.02 s的计时器记录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共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刻度线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d1、d2、d3.
(1)读出距离:d1=1.20 cm,d2=________ cm,d3=________ cm;
(2)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v2=_______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共3小题,3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应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9.(10分)据媒体报道,从某大厦28楼窗口落下半块砖头,竟将停在楼下的一辆轿车车顶砸了个口,幸好车内无人,否则后果更加严重.假定此砖头可看做质点,它是从距车顶80m高处由静止开始落下,且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m/s2.求:
(1)砖头在空中的运动时间
(2)砖头砸到车上时的速度大小.20.(10分)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0~5 s的x-t图象,求:
(1)0.5 s时的速度;
(2)前2 s的平均速度;
(3)全程的平均速度;
(4)画出其V-t图象。
21.(10分)某有雾天气下,能见度为x=36m。若汽车刹车时加速度为a=-6m/s2(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为避免与前方停在路中的故障车相撞。
(1)若不考虑司机的反应时间,汽车最多可以多大速度行驶?
(2)若考虑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s,汽车最多可以多大速度行驶?
蓬街私立中学级2011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半考
高一物理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选项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0分.把正确的答案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16.
17.
18.(1) , 、(2) 、(3)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0分,解答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9.(10分)
20.(10分)
21.(10分)
蓬街私立中学级2011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半考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A A B D D C B C B C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选项 BD AB BC D ACD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0分.把正确的答案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16. 交流 4~6(或6V以下) 0.02 220
17. 速度增大 0.26
18.(1) 5.40 , 12.00 、(2) 0.21 、(3) 0.60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0分,解答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9.(10分)
解:(1)由运动学公式 (3分)
得 (2分)
(2)由运动学公式v=gt (3分)
得 v=40m/s (2分)
20.(10分)
解:(1) V1=X1/t1=(15-5)/1m/s=10m/s (2分)
(2) V2=X1/t2=(15-5)/2m/s=5m/s (2分)
(3) V3=X3/t3=(0-5)/5m/s=-1m/s (2分)
(4) 如下图(4分)
21.(10分)
解:(1)x=36m a=-6m/s2 v=0
(5分)
(2)x1=v1t (1分)
(1分)
x=x1+x2 (1分)
v1=18m/s (2分)
第7题图
第9题图
第12题图
图-14
v
t
v/m
t/s
10
-15
1
2
3
4
5
3
高一物理试卷 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