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
朕看看今天都有什么好吃的?
大家好!我是一颗葡萄。关于我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汉记载,最初为“蒲陶”。我的故乡在遥远的欧洲。
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看到“宛(yuān)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
自西域归来时张骞不仅带回葡萄种,还带回葡萄酒酿制技术,从此之后葡萄开始在中原大面积种植和传播。
(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张
骞
(qiān)
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自开辟以来冰雪所聚。春夏不解。
——《三藏法师传》
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
——法显《佛国记》
苦
寒
西汉初年国家实力比较弱,而北方草原的匈奴实力强大,他们不断侵略西域小国并向中原发动进攻,使汉王朝十分被动,直到汉武帝继位后……
汉武帝
大臣甲
大臣乙
第一幕
匈奴欺人太甚,屡次扰我边疆,众爱卿有什么好的对策?
皇上,建国后我们推行了“休养生息”政策,国家实力有所提升,可与匈奴一战!
不妥,我国实力虽有所提升,但毕竟势单力薄,此举太过冒险。
西域有个叫做大月氏(zhī)的国家,屡遭匈奴侵扰,其首领被匈奴人杀害,被迫举国西迁,他们对匈奴怀恨在心,何不派使节联络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
此计甚好,朕立即昭告天下,招募使者,出使西域。
张骞
路人甲
路人乙
第二幕
这招募令都贴了许多天了,也没见有人去报名。
这种要命的活,谁敢去。
我去!
你疯了不成?想要抵达大月氏就要穿越西域七千里的流沙和荒漠,翻越偌大的雪山。最可怕的是得穿过匈奴人的地盘,若让他们知道了你此行的目的,你还有命回来?
张骞,你不过一个守卫宫殿的郎官何苦以身犯险。
好男儿志在为国分忧,岂能贪生怕死,我去意已决,大家不必再劝。
公元前138年,张骞拜别汉武帝,带着浩浩荡荡的百人使团从长安出发了。
第三幕
单于
按照惯例,你如果接受在脸上刻字甘愿当奴隶,就可免于一死。
我是大汉使节,在我脸上刻字就是对大汉王朝的侮辱,这种辱没国格的刑法我宁死不从!
第四幕
随从
终于逃出来了,咱们赶紧回长安吧。
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守信,不管过去多少年,我都要完成联络大月氏的使命!
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怎能半途而废?
都过去十年了,没人记得这件事了,你还去干啥?
第四幕
公元前119年 再度西行
了解西域 沟通西域
历史剧小结
前138年
前119年
联络大月氏,
夹击匈奴
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及西域各族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
访问西域各国
西域各国纷纷派使节来长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你认为张骞身上有一种什么精神?
敢于担当、勇于开拓
忠于国家、持节不失
坚守诺言、不忘初心
张骞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
中原王朝与西域各国有了第一次友好往来。
凿空之旅
秦
轮台
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班 超
班 勇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后汉书·班超传》
“世维会”
大家好!我名为“马踏飞燕”,是国宝级文物,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我的原型“良种马”多产自大宛国等地区,并非中原所有,张骞通西域后我们种族通过“丝绸之路”或被贸易或被朝贡,由此引入中原。
我们可以“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增强了中国骑兵的作战能力,汉武帝称我们为“天马”。
19世纪末,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我的旅行成果》一书中,第一次把这条路上通道翻译为Silk Road,即“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名为何来?
古丝绸之路主要路线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羌(qiāng)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里 海
古丝绸之路主要路线
传入
传出
南亚佛教文明
东亚儒家文明
西亚伊斯兰教文明
欧洲基督教文明
你认为 丝绸之路 是一条_______路?
贸
易
之
路
文
化
之
路
友
谊
之
路
丝绸之路开辟的重要意义: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
带
一
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