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同步练习(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近代中国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以历史发展趋势而言,其实质问题是(??)
A.战争性质决定战争成败
B.综合国力强弱决定战争结局
C.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
D.政府的决策是胜负的关键
2.“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副对联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修痛的历史。它告我们应(
)
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珍情土地,保护环境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3.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下定这一禁烟决心的是(
)
A.关天培
B.林则徐
C.曾国藩
D.左宗棠
?4.
下列人物中,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壮烈殉国的是(
)
①林则徐②关天培③陈化成④琦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
下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一双大手把一根烟枪折为两段。此雕塑是为了纪念在这里发生的一次轰轰烈烈的反对外国毒品走私的运动。这一雕塑应该建在
A.厦门
B.虎门
C.上海
D.宁波
6.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打开中国大门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俄国
D.日本
7.
陈旭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通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材料中“这场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三元里人民抗英
D.抗日战争
8.
中国近代史又叫中国的屈辱史,中国遭到了外国列强入侵,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造成近代中国领土、关税等主权遭到侵犯,其中《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相比,最根本的不同点是(
)
A.割地
B.赔款
C.开设通商口岸
D.开设工厂
?9.
180年前的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这场战争使得(
)
A.圆明园遭受英法联军劫掠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C.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D.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终结
?10.
英国人安德鲁?翰德森指出,中国的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
A.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B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商人的利益,英国想报复
C.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保护鸦片走私
D.英国以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战争,以图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11.
鸦片战争发生时,清朝皇帝是(
)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慈禧太后
12.
学完中国近代史,要用简短的语言来进行概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侵略与反抗,雄狮渐已醒
B.封建势力强,人民力量大
C.打倒美国佬,保国保家乡
D.落后旧中国,列强来侵略
?13.
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进攻虎门。率兵奋勇抵抗,最后战死在炮台上的清军将领是(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琦善
D.郑成功
?14.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原因主要有
(1)中国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2)列强的侵略
(3)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4)李鸿章避战求和
A.(1)(2)
B.(3)(4)
C.(2)(4)
D.(2)(3)
15.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要除去中国设在经商道路上的无数障碍。”下列《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哪项内容最能体现英国这一意图(
)
A.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C.款2100万银元
D.领事裁判权
二、填空
?16.
林则徐禁烟:1838年底,________派力主禁烟的________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________海滩被当众销毁。
?17.
鸦片走私:鸦片战争爆发前,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________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________。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18.
主要内容:开放广州、福州、________、宁波、________五处为通商口岸;割________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________,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19.
虎门销烟的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________的坚强意志。
?三、材料分析题
2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鸫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上道光帝折
材料二凌青(原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在1990年讲道:“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材料三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的危害。
材料二中“光辉的一幕”指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三体现了林则徐怎样的品质?
(4)目前,我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成效初显。为配合禁毒工作,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做?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6000~7000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材料三:中国的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机会……可以使我们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1)材料一漫画均取材于中国近代某历史人物的事迹。据此判断这三幅画中的主人公是谁。根据图中内容简单介绍一下他的事迹。
(2)概括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重要原因。你认为这是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
(3)依据材料三指出英国发动战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中国被迫接受英国的“条件”写在什么文件里?这些条件对中国社会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近代中国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以历史发展趋势而言,其实质问题是(??)
A.战争性质决定战争成败
B.综合国力强弱决定战争结局
C.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
D.政府的决策是胜负的关键
【答案】C
2.“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副对联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修痛的历史。它告我们应(
)
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珍情土地,保护环境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答案】.A
解析:本题通过一副对联考查对鸦片危害的认识。这副对联描绘了吸食鸦片导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情景,告诚我们要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3.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下定这一禁烟决心的是(
)
A.关天培
B.林则徐
C.曾国藩
D.左宗棠
【答案】B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选项B符合题意,关天培鸦片战争时期战死虎门;曾国藩、左宗棠是洋务运动代表人物。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
下列人物中,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壮烈殉国的是(
)
①林则徐②关天培③陈化成④琦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B
【解答】
鸦片战争中,关天培在虎门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壮烈牺牲。林则徐虎门销烟,并没牺牲;1842年,英军进犯吴淞,老将陈化成率众抵抗,力竭身亡。琦善同英军谈判也没牺牲。因此②③符合题意。
5.
下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一双大手把一根烟枪折为两段。此雕塑是为了纪念在这里发生的一次轰轰烈烈的反对外国毒品走私的运动。这一雕塑应该建在
A.厦门
B.虎门
C.上海
D.宁波
【答案】B
【解答】
依据题干图片结合所学可知,时紧扣题干中“烟枪”“反对外国毒品走私的运动”,结合所学可知这场运动指的是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故B符合题意;厦门、上海、宁波属于《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6.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打开中国大门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俄国
D.日本
【答案】A
【解答】
1839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1840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银元,割香港岛、协定关税,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打开中国大门的国家是英国。
7.
陈旭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通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材料中“这场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三元里人民抗英
D.抗日战争
【答案】.A解析:通过材料中的信息“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和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8.
中国近代史又叫中国的屈辱史,中国遭到了外国列强入侵,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造成近代中国领土、关税等主权遭到侵犯,其中《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相比,最根本的不同点是(
)
A.割地
B.赔款
C.开设通商口岸
D.开设工厂
【答案】D
【解答】
1840年至1842年中英之间发生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关税由两国商定。1895年签署《马关条约》,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重庆、沙市、苏州和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两个条约最大的不同点是开设工厂。
?9.
180年前的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这场战争使得(
)
A.圆明园遭受英法联军劫掠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C.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D.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终结
【答案】B
【解答】
根据180年前的战争可以推算出这场战争是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B项符合题意。A项圆明园遭受英法联军劫掠是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项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是在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终结是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
?10.
英国人安德鲁?翰德森指出,中国的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
A.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B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商人的利益,英国想报复
C.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保护鸦片走私
D.英国以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战争,以图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答案】.D
解析: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既定政策,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保护鸦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即使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它也会发生,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因此,禁烟运动只是英国发动战争的一个借ロ,打开中国市场才是其主要目的。
?11.
鸦片战争发生时,清朝皇帝是(
)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慈禧太后
【答案】A
【解答】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发生是在1840——1842年,当时的清朝皇帝是道光皇帝,他曾经在鸦片战争发生前派林则徐去广东禁烟,引发了鸦片战争。战争开始后他派人与英军谈判,也派军队进行过抵抗,但最终鸦片战争还是以清政府的求和,签订不平等条约而结束,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
学完中国近代史,要用简短的语言来进行概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侵略与反抗,雄狮渐已醒
B.封建势力强,人民力量大
C.打倒美国佬,保国保家乡
D.落后旧中国,列强来侵略
【答案】D
【解答】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即列强的侵略史。在近代历史上,由于旧中国落后,列强先后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一系列侵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权益一次次被破坏。同时,中国近代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探索史,即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史。在近代历史上,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先后发起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为挽救中华民族的危机,实现民族的振兴进行了不断的探索。A项“雄狮渐已醒”指的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始,不符合题意;B说法不符合史实;C“打倒美国佬,保国保家乡”反映的事件是抗美援朝。中国近代史,要用简短的语言来进行概括,“落后旧中国,列强来侵略”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D。
?13.
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进攻虎门。率兵奋勇抵抗,最后战死在炮台上的清军将领是(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琦善
D.郑成功
【答案】.B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进攻虎门,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战死。故选B项。
?14.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原因主要有
(1)中国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2)列强的侵略
(3)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4)李鸿章避战求和
A.(1)(2)
B.(3)(4)
C.(2)(4)
D.(2)(3)
【答案】D
【解答】
(1)依据课本所学,因为中国封建制度的落后,经济的落后,西方列强开始侵略中国。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轨道,使社会性质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为半封建的中国。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是随着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和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逐步形成的。D符合题意;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中,中国政府进行了抵抗政策。甲午中日战争威海卫战役,李鸿章避战求和,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2)不正确,ABC不合题意。由以上分析可知,ABC不合题意,选择答案D。
15.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要除去中国设在经商道路上的无数障碍。”下列《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哪项内容最能体现英国这一意图(
)
A.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C.款2100万银元
D.领事裁判权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开放通商口岸可以便利英国实现这一目的,故B项正确。
二、填空
?16.
林则徐禁烟:1838年底,________派力主禁烟的________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________海滩被当众销毁。
【答案】
道光帝林则徐虎门
?17.
鸦片走私:鸦片战争爆发前,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________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________。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答案】出超,鸦片
18.
主要内容:开放广州、福州、________、宁波、________五处为通商口岸;割________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________,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答案】
厦门上海香港岛税款
?19.
虎门销烟的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________的坚强意志。
【答案】
外来侵略
?三、材料分析题
2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鸫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上道光帝折
材料二凌青(原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在1990年讲道:“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材料三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的危害。
材料二中“光辉的一幕”指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三体现了林则徐怎样的品质?
(4)目前,我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成效初显。为配合禁毒工作,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做?
【答案】
鸦片大量输入,是清政府面临军队战斗力削弱和财政危机的严重困扰。
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
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不计个人得失。
应当“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并积极宣传毒品的危害、支持禁毒事业,帮助亲人、朋友远离毒品等。(言之有理即可)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6000~7000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材料三:中国的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机会……可以使我们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1)材料一漫画均取材于中国近代某历史人物的事迹。据此判断这三幅画中的主人公是谁。根据图中内容简单介绍一下他的事迹。
(2)概括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重要原因。你认为这是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
(3)依据材料三指出英国发动战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中国被迫接受英国的“条件”写在什么文件里?这些条件对中国社会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答案】
图中人物是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的林则徐到广州查禁鸦片,并主持虎门销烟。
中国武器落后,英国“船坚炮利”;不是,根本原因是清政府政治腐败,综合国力弱。
中国的禁烟运动;《南京条约》及其附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解答】
观察材料一图片可知,这反映的是林则徐禁烟,然后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由材料二中的中国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可知,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重要原因是中国武器落后,英国“船坚炮利”。但是,这不是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清政府政治腐败综合国力弱。
由材料三中的“给了我们一个战争机会可以使我们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可知,英国发动战争的直接原因是中国的禁烟运动。中国被迫接受英国的“条件”写在《南京条约及其附约里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试卷第2页,总5页
试卷第3页,总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