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60分)
1.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
B.
从体型小的生物到体型大的生物
C.
从结构简单的生物到结构复杂的生物
D.
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
2.
“腐肉生蛆”“腐草化萤”这一自然现象反映的有关生命起源的观点是
?
A.
生生论
B.
自然发生论
C.
化学进化论
D.
神创论
3.
原鸡是家鸡的祖先,家鸡和原鸡有许多相似的特征,但家鸡的产蛋量高,人们能把原鸡培育成产蛋量高的家鸡,利用的是生物的
?
A.
生长发育的特征
B.
新陈代谢的特征
C.
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D.
生殖和发育的特征
4.
图表示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中①、②和③依次代表
?
A.
鸟类、爬行类、两栖类
B.
爬行类、两栖类、鸟类
C.
两栖类、爬行类、鸟类
D.
鸟类、两栖类、爬行类
5.
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此实验为以下哪一项推测提供了证据?
?
A.
原始地球条件下可以产生氨基酸
B.
氨基酸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一类有机物的基本单位
C.
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D.
甲烷、氨、氰化物、水蒸气、氢气、二氧化碳等是构成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
6.
一般认为,人类出现在地球上的标志
?
A.
使用和制造工具
B.
脊柱呈弓状
C.
直立行走
D.
骨盆变长增宽
7.
下列
?
不是原始大气的成分。
A.
氧气
B.
甲烷
C.
二氧化碳
D.
水蒸气
8.
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
?
A.
狒狒
B.
长臂猿
C.
黑猩猩
D.
猕猴
9.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现代海洋还可以进化出原始生命
B.
原始大气中有氢气、氨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
C.
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认为: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D.
米勒实验证明:有机小分子物质能合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10.
“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证实了
?
A.
细菌是由营养丰富的肉汤产生的
B.
细菌是自然发生的
C.
细菌是由原来的细菌产生的
D.
手术感染是由细菌引起的
11.
达尔文发现在大风经常袭击的情况下,可格伦岛上的那些有翅昆虫,要么翅很强大,要么翅退化,没有中等大小翅的种类。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是否经常使用翅膀的结果
B.
食物获得有多有少的结果
C.
定向变异的结果
D.
大风作用下,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12.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始大气成分的是
?
A.
甲烷
B.
氧气
C.
氢气
D.
氨
13.
如图是米勒模拟原始大气合成有机物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火花放电模拟闪电
B.
装置中的四种气体模拟了原始大气
C.
烧瓶中的沸水模拟了高温条件下的原始海洋
D.
该实验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可能会演变成原始生命
14.
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
B.
古人类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
C.
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
D.
从化石可看出,少女露西可能采用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15.
在某地的同一地层中,找到了几种生物的化石,对于这几种生物的推论最合理的是
?
A.
它们的亲缘关系相近
B.
它们的身体结构相似
C.
它们的食物种类相似
D.
它们的生存年代相近
16.
多年前,我国著名古生物学家一舒德干院主曾提出图
所示的演化树假说。
年,我国科学家发表了寒武纪时期清江生物群的最新研究成果,引起世界广泛关注。科学家利用清江生物群化石,绘制出图
所示的复原生物深海生境假想图,印证了舒德于院土的假说。下列关于该成果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化石可以为图
所示演化树假说提供最可靠证据
B.
化石可记录寒武纪时期清江海洋生物演化的历程
C.
图
表明寒武纪时期的生物均已演化为现存生物
D.
图
所示假说符合“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趋势
17.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A.
黑猩猩
B.
云南元谋人
C.
长臂猿
D.
森林古猿
18.
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达尔文发现由于食物和栖息条件不同,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喙的形态和大小不同。下列叙述中,不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
不同种类的地雀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
B.
不同环境对地雀的形态特征起选择作用
C.
地雀的进化表明自然界普遍存在变异现象
D.
生物的进化与变异无关
19.
下列有关生命起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B.
米勒实验结果支持了无机物到简单有机小分子物质的生命起源学说
C.
原始大气成分中不含氧气
D.
对几类脊椎动物心脏结构的比较就能总结出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趋势
20.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从水生到陆生
B.
从体型小的到体型大
C.
从低等到高等
D.
从结构简单到结构复杂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2分)
21.
请根据动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图回答。
(1)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
?,由低等到
?,由水生到陆生。
(2)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如许多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为
?,这有利于其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
22.
生物进化的历程。
(1)
?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
?、
?,以
?为主;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
?、
?,以
?为主。
(2)植物的进化过程:
动物的进化过程:
①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
原生动物(单细胞动物)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软体动物
环节动物
节肢动物。
②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
?。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
23.
生物进化的原因
(1)
?(进化的前提)
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
(2)
?(进化的动力)
原因: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形式:同种生物之间的斗争、不同种生物之间的斗争、生物与环境之间的斗争。
结果:生物个体大量死亡,只有少数个体能生存下来。
(3)
?(进化的内因)
遗传使生物保持物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变异使物种向前发展进化。
(4)
?(进化的结果)
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获得了生存的机会,并大量繁殖后代,同时将有利变异遗传给下一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因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
(5)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这就是
?。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解析】高等生物也有小型的如蜂鸟,从体型小的生物到体型大的生物,不符合生物进化的趋势,B错误;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从结构简单的生物到结构复杂的生物、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都分化生物进化的趋势,ACD正确。
2.
B
【解析】A.生生论:生物只能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错误。
B.自然发生论与神创论差不多同样的古老,人们根据自己双眼对许多表面现象的观察,如腐肉会产生蛆,久不洗澡会生虱子等,得出了低等生物是由非生命物质自然产生的。这叫做自然发生论或自生论,B正确。
C.化学进化论即生生论:生物只能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C错误。
D.神创论也称特创论。神创论认为生物界的所有物种(包括人类),以及天体和大地,都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世界上的万物一经造成,就不再发生任何变化,即使有变化,也只能在该物种的范围内发生变化,是绝对不可能形成新的物种的。而且神创论还认为,各种生物之间都是孤立的,相互之间没有任何亲缘关系,D错误。
故选B。
3.
C
【解析】原鸡是鸡形目,雉科原鸡属的
种。又名茶花鸡。为家鸡的始祖,现产于中国的云南、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海南省。东南亚、印度、马来半岛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等也有分布。原鸡体型近似家鸡。头具肉冠,喉侧有一对肉垂,是本属独具的特征,和家鸡有很多相似的特征,为生物的遗传现象,因为不断的筛选产蛋高的原鸡,有的原鸡变异成产蛋高的鸡,则被人类选中,继续培养,它的高产蛋基因就会遗传给下一代。就这样,有了现在的高产蛋鸡,所以出现了产蛋高和产蛋低的差异,为变异。故C符合题意。
4.
C
【解析】生物进化系统树如图:
由图可知,题干中的:①两栖类、②爬行类、③鸟类。故选C。
5.
A
【解析】米勒的实验如图,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
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
种有机物,其中
种氨基酸中有
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氨基酸),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A正确。
6.
C
【解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有很多重大事件,比如: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育完善、语言的产生,其中,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可见,人类在地球上出现的主要标志是直立行走。故C符合题意。
7.
A
【解析】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
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故A符合题意。故选A。
8.
C
9.
C
【解析】A.在研究生命的起源中,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可以进化出原始生命,是完全可能实现的,生命的起源以及生物的进化是不可逆转的过程,现在地球上也不具备当时的环境了,现代海洋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了,错误。
B.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
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错误。
C.化学起源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即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正确。
D.在研究生命的起源中,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的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合成了氨基酸,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错误。
故选C。
10.
C
【解析】巴斯德设计的鹅颈瓶实验的装置中将瓶中液体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他将营养液(如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弯曲的颈阻挡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结果瓶中肉汤未腐败,说明没有微生物进入。此时如将曲颈管打断,使外界空气不经“沉淀处理”而直接进入营养液中,不久营养液中就出现微生物了,可见微生物不是从营养液中自然发生的,而是来自空气中,而是来自空气中原已存在的微生物,C符合题意。
11.
D
12.
B
【解析】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
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13.
D
14.
A
15.
D
【解析】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没有高等的。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在某地的同一地层中,找到了几种生物的化石,对于这几种生物,下列推论最合理的是它们的生存年代相近。故选:D。
16.
C
【解析】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出现的生物越简单、低等;在越晚的地层,出现的生物越复杂、高等。在地层中最初出现的是水生无脊椎动物,以后依次出现鱼类,开始登陆的两栖类,陆生的爬行类和由爬行类分化出的鸟类和哺乳类,最后才出现人类,A、B、D正确。
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经历了大爆发和大灭绝的过程,因此C错误。
17.
D
18.
D
【解析】地雀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来的,符合自然选择学说,A错误;
地雀的喙产生了变异不是为了适应环境,环境起了选择作用,B错误;
地雀的进化能够说明变异是普遍存在的,C错误;
有了变异,生物才能进化,D正确。
19.
D
【解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A正确;
米勒的模拟实验可以证明在原始地球大气中,无机物可以形成有机物,没有证明原始地球可以孕育原始生命,B错误。
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
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C正确;
各类脊椎动物心脏,由鱼类的一心房一心室,到两栖动物的两心房一心室,到爬行动物的两心房一心室心室内有不安全的隔膜,再到鸟类和哺乳类的两心房两心室。因此由各类脊椎动物心脏结构可知,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因此,各类脊椎动物心脏结构的比较能直观说明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趋势,而不能说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趋势,D错误。
20.
B
第二部分
21.
(1)
复杂;高等
??????(2)
保护色
22.
(1)
化石;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
??????(2)
鱼类
??????(3)
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23.
(1)
过度繁殖
??????(2)
生存斗争
??????(3)
遗传和变异
??????(4)
适者生存
??????(5)
自然选择
第2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