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单元练习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满分100分,100分钟完成)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
第Ⅰ卷(选择题
共5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甲、乙两列车并排停在某站,当列车甲启动后列车乙还未启动,此时列车乙内的一名旅客看到自已所在的列车运动了,他所选择的参照系是(
)
A.列车甲
B.列车乙
C.站台
D.房子
2.某质点向东运动12m,又向西运动20m,又向北运动6m,则它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
)
A.2m
10m
B.38m
10m
C.14m
6m
D.38m
6m
3.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甲以6m/s运动,在某时刻乙以3m/s2的恒定加速度从静止开始运动,则(
)
A.在2s时甲、乙位移一定相等
B.在2s时甲、乙速率一定相等
C.在2s时甲、乙速度一定相等
D.在2s时甲、乙位移大小一定相等
4.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一段位移内平均速度为V,且已知前一半位移内平均速度为V1,则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V2为(
)
A.
B.
C.
D.
5.关于位移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表示质点运动的轨迹
B.图象的长短表示位移的大小
C.图象的斜率表示位移的大小
D.表示质点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6.自由下落的质点,第n秒内位移与前n-1秒内位移之比为(
)
A.
B.
C.
D.
7.一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50m处的瞬时速率为6m/s,在16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7.5m/s,则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6m/s
B.6.25m/s
C.6.75m/s
D.7.0m/s
8.在拍球时,球的离手点到地面的高度为h,不计空气阻力,
可以判断球落地所需的时间为(
)
A.一定等于
B.一定小于
C.一定大于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9.A、B、C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位移图象如图1所示,则在0—t0这段时间内(
)
A.质点A的位移最大
B.质点C的平均速度最小
C.三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
D.三质点平均速度一定不相等
10.某质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3s内位移为S,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A.3S/2
B.2S/3
C.2S/5
D.
5S/2
11.一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则它在运动过程中位移的最大值为(
)
A.6.28R
B.2R
C.R
D.0
12.关于质点的概念,正确的是(
)
A.只有体积或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为质点
B.只要物体运动得不是很快,就一定可以把物体看为质点
C.质点是把物体抽象成有质量而没有大小的点
D.旋转的物体,肯定不能看为质点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3.某质点以大小为0.8m/s2的加速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则
(
)
A.在任意一秒内速度的变化都是0.8m/s
B.在任意一秒内,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0.8倍
C.在任意一秒内,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末的速度增加0.8m/s
D.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14.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的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B.路程就是质点运动时实际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C.任何质点只要做直线运动,其位移的大小就和路程相等
D.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因而位移和路程不可能大小相等
15.某汽车沿一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L,在L/2处速度为V1,在t/2处速度为V2,则(
)
A.匀加速运动,V1>V2
B.匀减速运动,V1<V2
C.匀加速运动,V1<V2
D.匀减速运动,V1>V2
16.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C.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
D.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平均速度大小的仪器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双选题
13
14
15
16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8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把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7.一辆以12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在刹车过程中以3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那么5s后的位移是_________。
18.由图2可知,此物体在2s内位移是________m;第5s内位移是
m;第4s
末到第5s末的加速度是
m/s2;在3.5s时速度为___________m/s。
19.一物体从距地面h高处自由落下,当下落h/16时的速度是落地时速度的_______倍,当落到h/2时所用时间和落完全程所用时间之比为
。
20.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第1s的内的位移为1m,那么物体在第2s初的速度是_____________,第4s内的位移是__________。
2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第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7m/s,第3秒内的平均速度为5m/s,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四、实验、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22.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是_______仪器,目前实验室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______________电源,电火花计时器使用______________电源。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直接记录了纸带运动的_______。把纸带跟运动物体连接在一起,纸带上的点子相应地表示出运动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取下一段纸带研究,如图3所示。设O点为记数点的起点,相邻两记数点间还有四个点,则第一个记数点与起始点间的距离S1=_______cm,物体的加速度a=
m/s2,物体经第四个记数点的瞬时速度为V=
m/s。
24.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如图4所示,并且每隔四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已知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为S,且S1=0.96cm,S2=2.88cm,S3=4.80cm,S4=6.72cm,S5=8.64cm,S6=10.56cm,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计算此纸带的加速度大小a=
m/s2,打第四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V=
m/s。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计21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5.(7分)为了安全,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已知某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V=40m/s。假设前方汽车突然停止,后面司机发现这一情况,经操纵刹车到汽车开始减速经历的时间(即反应时间)t=0.5s。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求该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距离至少应为多少?(g取10m/s2)
26.(7分)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最后5S内的位移恰好是前一段时间位移的3倍,求物体开始下落的位置距面的高度和物体着地时的速度。
27.(7分)一列车从静止开始,以1m/s2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0s后以其末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又经过一段时间后,又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止运动,全部运动中列车的位移为10Km,求列车匀速直线运动行驶的时间。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2.B
3.B
4.D
5.D
6.D
7.B
8.B
9.C
10.C
11.B
12.C
二、双选题
13.AD
14.AB
15.AD
16.AC
三、填空题
17.24m
18.20/3
3
0
-1.5
19.0.25
1∶
20.2m/s
7m
21.2
相反
四、实验题
22.计时
4~6V交流
220V交流
时间
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23.4
1
0.75
24.1.92
0.768
五、计算题
25.解:S=S1+S2=Vt+V2/2a=220m。
26.解:设物体落地时间为t,据题意有:
gt2/2-g(t-5)2/2=3×g(t-5)2/2 解得t=10s。
所以,物体开始下落的位置距地面的高度H=gt2/2=500m。物体着地时的速度V=gt=100m/s。
27.解:物体做匀速运动的速度V=a1t1=20m/s,加速段的位移S1=a1t12/2=200m,减速段的位移S3=V2/2
a2=100m,得匀速运动的位移S2=S-S1
-S3=9700m,故列车匀速运动的时间t=S2/V=485s。
B
C
S
A
O
t0
t
图1
t/s
V/ms-1
O
5
-3
3
4
5
图2
0
1
2
4
3
S1
9cm
图3
15cm
0
1
2
5
4
3
6
S1
S2
S3
S4
S5
S6
图4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