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23 18:0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初步比较战争性质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教学重点
秦末农民战争是本课的重点,教材首先从导致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谈起,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沉重的赋税、严酷的刑法导致民怨载道。其次,介绍了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杀秦军,占县城,建政权,天下应,说明秦朝统治已失去了民心,推翻秦朝是人心所向。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秦朝的统治。最后,在秦末农民战争的沉重打击下,秦朝二世而亡。
教学难点
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是本课难点。同样是刘邦、项羽,他们在秦朝灭亡前的活动属于农民战争的范畴,而秦亡后的活动就属于统治阶级争夺帝位的斗争。学生对此问题会有一些疑惑,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比战争性质的变化,化解难点。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导入新课
幻灯1:封面
《大秦帝国》歌曲
师:我们刚刚听的这首歌是反映什么朝代的?
生:秦朝
师:是的,秦朝是我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然而它却是一个短命王朝,仅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它是怎么走向灭亡的呢?首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
幻灯2:影片片段
《秦朝灭亡》
导入:视频让我们对秦朝灭亡有了大致了解,要想对这段历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幻灯3:课题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哪些具体内容呢?请看大屏幕
幻灯4:学习目标
师: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读一下?
生:朗读
师:根据这些具体内容,我们将他们分为三大板块:
幻灯5:三大板块名称
秦末暴政天人怨
陈胜吴广一呼应
成王败寇楚汉争
师:我们大家齐声朗读一下
生:大声朗读
师:首先我们进入第一板块的学习。
幻灯6:秦末暴政天人怨
★教学过程
一、秦朝的暴政
【课标解读】
本目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设计的问题从简单的入手,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阅读和思考问题的时,教师进行适当的学法指导。
幻灯7:导学提示
阅读课文50-51页,并思考:秦的暴政体现在哪些方面?
师:谁描述一下秦的暴政的表现。
生:从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等方面回答。
师:请看大屏幕――根据刚才的学习,看一下这几则材料分别体现了秦暴政的哪一方面?
幻灯8:暴政材料
师:材料一表现的是哪一方面呢?
生:沉重的赋税
师:材料二呢?
生:徭役兵役繁重
师:材料三表现得又是哪一方面呢?
生:刑罚残酷(法律严苛)
师:这些是秦始皇暴政的表现,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继位,他的统治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看材料四。
幻灯9:秦二世的材料
师:秦二世的统治与秦始皇相比有什么不同吗?
生:秦二世更加残暴
师: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秦朝暴政的表现。
幻灯10:知识归纳
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秦二世更加残暴。
过渡: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以及秦二世更为残暴的统治,使秦朝百姓陷入无法生活的境地。假如你是秦朝的一位百姓,面对如此残暴的统治,你会如何做?
生:反抗,推翻秦朝……
师:是的,我们常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人们再也忍无可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终于爆发了。
二、陈胜吴广起义
【课标解读】
让学生能够成为学习历史的主人。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能够积极学习,并且进行合作探究。通过分析课本“大泽乡起义”插图和“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师:下面我们进入第二板块的学习
幻灯11:陈胜吴广一呼应
师:这场秦末农民起义分为两个阶段,我们先走进前期:陈胜、吴广起义
幻灯12:学法指导
同学们学习农民起义,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原因
2.经过
3.结果
4.意义。
师:这是我们第一次学习农民起义,同学们可以根据以上提示来学习相关内容。
我们先通过一段视频大致了解一下这次起义。
幻灯13:陈胜吴广起义视频
师:视频看完了,请同学们结合视频迅速浏览课本,然后我找人回答这些问题。
幻灯13-1:起义的时间、地点、领导人及原因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奇异的时间、地点、领导人?
生:公元前209年,大泽乡,陈胜吴广
师:起义原因?
生1:遇雨误期,按律当斩
生2:秦的暴政
师:这里有个小思考:假如没有大泽乡遇雨延期,秦末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请说明理由。
幻灯13-1.1:直接原因、根本原因
戍边遇雨误期,按照秦法当斩。(直接原因)
生1:我认为是这样。如果不下雨,这些农民就能顺利地到达渔阳,尽管受苦,但是没有杀头的危险,所以不会起来造反。
生2:我不这么认为。因为秦始皇和秦二世的统治十分残暴,人们的生活暗无天日。用陈胜的话说:“天下苦秦久矣!”
师:大家说的都有一定道理。就是说即使没有这场大雨,秦末农民起义最终也会爆发。遇雨延期只是直接原因,是导火线,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
幻灯14:图片赏析
师:下面我们去感受一下起义的场景。欣赏课本大泽乡起义插图,同位之间描述起义发生时的场景。
生:相互交流。
师:大家谈一谈,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生:我印象最深的是贫苦农民起义后绽放在脸上的笑容;我看到农民们斗志昂扬,高举旗帜,用木棒做兵器的情形;我印象最深的是陈胜振臂高呼,号召起义的情形┉
师:我们看农民手中的武器、旗帜分别用什么做的?
生:木头、竹竿、衣服当旗帜
师:有一个与之相关的成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师:画面中振臂高呼的就是陈胜,他提出了振聋发聩的口号。让我们一起饱含激情地朗读一下51页的口号――
生: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大丈夫不死就罢了,死就要死的轰轰烈烈,难道做王侯将相的就是天生的贵种吗?!
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陈胜的号召下,大家热烈响应,决心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秦末农民起义轰轰烈烈爆发了。关于起义的过程,我们再通过动态图加深一下印象。请看大屏幕――
幻灯15:地图演示
说一说:地图中的①②③具体指什么地点?在那里分别发生了什么事件?
师:学习历史时,正确使用地图,可以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同位间相互交流一下陈胜、吴广起义的经过。
生:①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起义;②起义军接连攻占几座县城,在陈建立了政权;③陈胜派主力向西进攻,直逼咸阳。
师:咸阳是秦朝的都城,这说明起义军已经威胁到了秦朝的统治中心。然而,由于秦军力量的强大,起义军缺乏后援,最终失败。吴广、陈胜相继被杀害。
幻灯16:结果(影响)意义
师: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你能说一说它有什么影响吗?
生: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师:根据我们刚才的所学,你能说一说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吗?
幻灯16-1:首创精神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②建立了农民政权“张楚”政权;③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过渡: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是不是意味着秦末农民战争以失败而告终呢?不是,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反秦的浪潮并没有因此平息。在他们之后,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军队逐渐壮大,分别对秦军作战。
师:让我们走进秦末农民起义的后期:刘邦、项羽起义。
1.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大败秦军主力。
师:在推翻秦朝的过程中,有一个关键性的战役,这就是――
生:巨鹿之战。
幻灯17:巨鹿之战
时间:公元前207年,地点:交战双方:结果:特点:
师:结合课文52页,找到这几个知识点。
师:谁来回答这几个知识点?
生:地点:巨鹿,交战双方:项羽领导的军队与秦军,结果:歼灭秦军主力,特点:以少胜多
师:回答的非常好。这是项羽的军队。项羽之所以能够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取得胜利,是因为他们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和决心。有一个与之有关的成语故事,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生:破釜沉舟
幻灯18:破釜沉舟图片
师:哪位同学能介绍破釜沉舟的故事?
生:……
幻灯18-1:对联拓展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师:
“破釜沉舟”
的故事广为流传,成为千古佳话。清朝文学家蒲松龄曾写了这样一幅对联:请看大屏幕――
生:齐声朗读。
师:你知道下联的典故是什么吗?
生: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师:这副对联成为后世许多处在困境中的人们鼓励自己的座右铭。希望同学们也能克服在学习中的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过渡:在项羽和秦军主力战斗的同时,刘邦也取得了重大胜利。哪位同学说一下?
生:刘邦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幻灯19:秦朝灭亡
秦朝灭亡:
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入咸阳,秦朝投降
师: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认为他开创的帝业能够世代相继,传之万世。然而,威名显赫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为什么如此短命呢?
幻灯20:暴政失去民心
师:通过第9课和第10课的学习,我们对秦始皇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你是如何评价秦始皇的?
幻灯21:活动探究
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他是暴君。你怎么认为?请说出理由。
幻灯21-1:评价历史人物遵循的原则
客观公正、一分为二、史料结合
生:相互讨论
功:……;过:……
幻灯22:评价秦始皇
我认为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也是暴君。
功:1、灭六国,完成国家的统一,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开凿灵渠修长城,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秦朝的统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过:他统治时期,赋税沉重,刑法残酷,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秦朝的暴政激起
了秦末农民起义,导致秦朝的灭亡。
师: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让我们走进第三板块的学习。
幻灯23:成王败寇楚汉争
幻灯24:楚汉之争
师:阅读课本52页内容,想一想,楚汉之争还是农民起义吗?
生:不是。他们是为了争夺帝位而战。
师:有人说,这场战争的过程比结果更具有魔力。这场战争的每一个情节几乎都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经典故事,一个个脍炙人口的成语也因此诞生。你知道有哪些成语典故吗?
幻灯24-1:成语典故中的历史
生:四面楚歌、霸王别姬……
师:很好。我也做了一下整理,大家看看能把成语和相关事件连起来吗?(考察大家知识面的时候到了,看看哪位同学知道的最多?)
幻灯25:成语连连看
师:哪位同学连一下?
生:回答连线
师:非常好
师:楚汉之争是为争夺帝位展开的争战。战争的结果如何?
生:刘邦获胜。
师:楚汉战争初期,项羽实力远胜于刘邦。但最终刘邦却取得了胜利,为什么?
幻灯26:获胜材料
师:请同学们根据所给材料,并结合课本52-53页内容,归纳一下有哪些重要原因?
生:材料一,刘邦得民心;材料二,项羽好武力、残暴、失去民心;材料三,刘邦重用人才,项羽不善于重用人才。
师:从这些原因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师:以上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我们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
幻灯27:本课小结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以及楚汉之争。其中,秦末农民起义是这节课的重点,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起义,最后起义推翻了秦的黑暗统治。
幻灯28:课堂检测
结合课程标准,本栏目设置了请你选择、成语接龙和问题探究等形式新颖的栏目,进行复习巩固。通过多种活动设计,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请你选择
(略)
材料解析: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幻灯29:历史畅想
如果世上真有时间隧道,我想回到秦朝,成为一位向统治者进谏的勇士。
建议┅┅
希望┅┅
★结束语
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长城,开发南疆,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他和秦二世的暴政终结了秦朝江山永固的梦想。秦二世时期,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回望历史的天空,远去的是鼓角铮鸣,暗淡的是刀光剑影。万丈尘沙的残壁,已在烽火燃尽的地方消失。兴亡与成败,都将随着历史的云烟散去。然而,陈胜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象惊雷般在人们的心中响了两千年。陈胜、吴广“身为百姓,心系国家”的精神也将永世流传!
谢谢指导!
2020.10.26
PAGE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