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五年级上
5.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透视,以及视平线和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掌握透视规律,能运用透视知识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观察和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引导学生建构出绘画中的透视规律,运用透视知识,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透视现象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学情分析:本课旨在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周围环境,初步了解景物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掌握简单的透视原理和基本规律,并能把有关透视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中。引导学生养成留意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再生活中自觉地用美术眼光去认真观察周围事物,表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掌握透视规律,感受透视现象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透视知识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教学准备:(学生)绘画工具。(教师)课件、绘画工具、范作。
教学过程:
1.游戏引入学习。
(1)添画游戏:教师范画一幢花园里的房子,请学生来添画门前的小路。比一比:谁画的小路最有纵深感。
(2)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并板书: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2.欣赏感悟范画。
(1)请学生欣赏教科书中的图画,问:画中的路为什么看上去很逼真?画时采用了什么方法?师生商讨后在弯弯的小路后面板书——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你还可以通过什么来画好有透视感的小路?
(2)教师小结并提示学生找找身边近大远小的透视景象。
生活中你们还看到过哪些透视现象。
学生回答:长长的马路,看向远方,变得越来越窄;一排排的街灯,往远处看去会变得越来越矮;飞机是很大的,升上天之后就变得很小了。
教师对学生们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肯定。
(3)总结:同样的物体离我们近了就会感觉大一点,而离我们越远就会变得越小,这近大远小的现象规律就是美术学所说的透视。
(4)应用我们学习的透视现象试着画一幅有小路景象的透视图。学生进行绘画练习,体会感悟,教师巡视辅导。
3.小结本课学习。
(1)学生作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运用本科所学的透视知识,在教室或校园里找一处场景写生,表现出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希望同学们多多注意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用学过的知识,发现美,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