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五.上)
课 题 中国龙
教 学
目
标 通过本课学习初步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历史。通过观察,认识龙造型上的变化,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体会龙的精神。
会讲出龙各部位的象征,能自己创作一幅龙的绘画,或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舞龙道具,会抓住龙头、身、尾三部分特点进行创作。
中国是龙的故乡,我们是龙的传人,这中间包含人们对龙的尊重、崇拜,人们借龙的精神来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
教学 重点 了解龙的象征意义,欣赏其造型。抓住龙的特点,画一条龙。
教学 难点 (1)在绘画中表现出龙的精神、气势,抓住龙的特点、造型及动态。
(2)在“欣赏·评述”中请同学们讲述龙的象征意义并体会龙的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具 准 备 实物投影 教师 有关中国龙的资料,彩笔、纸等。
学生 彩笔、纸等。
学 情 分 析
在一些传说或动画片中,龙往往被刻画成霸道、骄横的动物,这可能对学生认识龙有一定的影响,教师可主要以龙的象征来引导孩子认识龙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与地位。 在画龙的过程中,龙头很关键,是否是一条有精神的龙关键在龙头,教师可详细讲述龙头的特点,例如昂首、张口、露齿、睁眼等民间画龙的诀窍。
教 学 过 程 意 图
一、游戏导入 观察:
小金鱼和鹿在外形上分别有什么特点?
你能尝试着把这两种动物的形象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吗?
二、出示课题
真聪明,有想像力!我们的祖先也很有想像力呢!
分析:
为什么把这些形象和龙放在一起?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龙的起源)
(课件)河流里哪种动物最凶猛?丛林中准的角最美观?谁是百兽之王?草丛中哪种动物的身体又长又灵活?飞翔的鸟中谁的爪最锐利?……
三、信息交流
了解龙文化:
关于龙你知道多少?
你们知道的可真多呀!关于龙的知识,你还想知道哪些?向同学们展示、介绍自己的资料、实物等,互相学习关于龙的知识。
四、欣赏分析
看一看,从书中的图片上你能发现多少龙的知识?
分析、寻找、发现:
(1)龙在哪里?
(2)龙的动态:升龙、降龙、蟠龙、行龙等。
(3)看看自己的实物资料:它属于什么龙呢?
欣赏百姓喜闻乐见的与龙有关的民俗活动。
在民间,也有很多龙的图案。(课件出示:玉玺、龙玉佩、明代青花蟠龙瓶、龙扇、明朝金冠、清朝龙袍) 提问:这些物品上都有龙的形象,那么谁能说一下:在古代龙有什么象征意义? 总结:在古代龙是权力、威严的象征。
五、设计制作
引导小组进行不同主题、不同方式的探究,并制作不同风格的舞龙形象。
各组选择材料。
小组探究:
龙头:龙头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哪些颜色搭配在一起显得更威武? 激发好奇心,为理解龙形象的产生做铺垫。
了解龙形起源和龙形结构的基本特点,产生对祖先非凡创造力的敬仰之情。
加强信息交流、信息整理意识。
养成善于利用教科书,在图片背后挖掘文化内涵的意识。
?
了解龙与民间艺术。
培养合作学习、主动探究、信息归纳整合的能力。
龙身:哪些形状可以表现鳞片?你能把龙身装饰得更漂亮吗? 龙尾:观察资料,你能发现多少种龙尾造型?你还能想出更新颖别致的吗?
六、评价
引导学生以欣赏的眼光进行自评与他评。
评价点:
(1)在设计制作过程中,谁对小组的贡献最大。
(2)哪组作品最富创造性。
(3)你今天最满意自己哪一点。
以健康积极的情绪进行评价。培养自信、互助互促的良好品质,提高审美情趣。
作业 设计
梯度作业
设 计
板书 设计
中国龙
龙的动态:升龙、降龙、蟠龙、行龙
课后 反思
龙是中国民俗传统的吉祥动物,赋予神气的力量,学生们都十分感兴趣。在教学中,利用龙的特别形象教会学生用夸张的手法表现龙的形象,如:“头大、爪大、尾大、鳞片”花纹众多等。在制作中,除绘画外还可以利用不同的废旧材料和彩纸,采取剪、贴等方式做一只有趣的小纸龙。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合作探究的能力,为创新教育和实践教育拓展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