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算算(一)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本一年级第一学期P26-27讲讲算算(一)
教材分析:
《讲讲算算(一)》是第二单元中的一个内容,是一节10以内的加法练习课,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数的加法运算、理解加法含义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它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加法练习巧妙的融入到生活的绿地这一场景中,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的有趣,在解决问题中,体验生活处处有数学。
学情分析:
从学习内容方面来看,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基本掌握10以内加法的运算,部分有困难的学生也可以借助学具来解决问题。将“合并,添加”用加法来表达,大部分学生也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比较难的是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完整的来表达,因此在教学时,我重点关注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
从学习习惯方面来看,将近七个星期的小学生活,学生在学习习惯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大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上课要认真听讲,能按老师的指令完成各项任务。在倾听同学发言方面仍不够耐心,个别能力弱的孩子举手发言比较胆怯。所以我从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和激励性的课堂评价方面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理解加法运算(添加、合并)在实际生活中的含义。
2.看情景图,编加法小故事,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规范解题能力。
3.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孩子的数学兴趣。
教学重点:看情景图说故事,提问题,将情节化为加法算式。
教学难点:观察情景图,完整清楚地口述题意。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1.口算
【复习10以内加法,同时通过视算,让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
2.出示大宁小城秋游照片
师:今天我们就到我们的生活情境中去编编数学小故事,一起做加法。
揭题:讲讲算算(一)
【媒体播放秋游照片,从小朋友最感兴趣的秋游入手,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为接下来的学习创设了一个愉悦的氛围。】
二、探究新知
添加
学生郊游情景编故事
出示车辆,编数学小故事。
2.生说故事、列式。(板书故事、算式)
3.提问算式各部分名称,数字表示的含义。
4.讲解规范解答格式。(板书单位)
5.练习:出示排队上车情景,同桌互相编故事、说算式。
6.小结:像这样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添上一部分用加法来计算。(板书添加)
合并
出示生体验医生情景图
1.生说故事、列算式。(板书故事、算式、单位)
预设:按老师和学生分 算式是:1+9=10(个)
按男女分 算式是:5+5=10(个)
2.小结:像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可以用加法来算。(板书合并)
【学生通过说说秋游照片中的数学小故事,列算式,既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又能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添加与合并的含义,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在解答反馈中教师讲解规范的解题格式。通过模仿性练习 ,逐步培养学生规范解题的意识。】
三、巩固练习
(一)绿地
1.师:你在绿地中观察到了哪些场景?
2.生汇报。
3.师指导学生有序看图
4.编故事
(1)学生示范
同桌交流并填写算式
(3)同桌汇报
5.追问89路公交车情景,还能编出哪些不同的故事?四人小组讨论。
预设:又来了4个人 算式是4+4=8(个)
按男女分 算式是4+4=8(个)
按是否背书包分 算式是2+6=8(个)
按是否拿蛋筒分 算式是3+5=8(个)
按是否戴帽子分 算式是1+7=8(个)……
小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一分,编出不同的故事。
【通过同桌交流、小组交流等不同形式训练,进一步巩固加法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尝试从不同角度编故事,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练习反馈中老师激励性的评价激发孩子参与的积极性,使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说一说生活中的加法故事。
【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让小朋友述说自己的收获,再次巩固所学知识。】
五、拓展延伸(机动)
分一分彩色图形片,并说出算式。
【动手操作,在分类、说算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
讲讲算算(一)
添加 原来有2辆车,又开来了1辆,现在一共有几辆车?
2+1=3(辆)
合并 有一个老师和9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人?
1+9=10(个)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是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数的加法运算后的一节加法应用课。大部分同学对于“合并,添加”都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但比较难的是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完整的来表达。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创设了小朋友最喜欢的郊游情景,在情景中编出加法小故事并列出算式。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激励性的评价,来激发学生说的兴趣。
本节课的收获:
整节课上下来,小朋友们都非常的投入,认真的思考并积极踊跃的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他们也给了我许多意外的惊喜。比如这节课对于单位和答句并没有硬性规定要求一定会说,但很多小朋友经过我在例题时的格式讲解和示范之后,在自己回答问题时,都能正确的说出单位名称和答句。在探究89路公交车时,孩子们都能从不同的角度编出不同的小故事,有一个小姑娘,更是编出了我自己在预设时都没有想到的小故事。最后在总结自己的收获时,一个小男生说的一句“数学离不开生活”更是让我和在座的老师一阵惊叹。这节课让我深深的感受到,孩子的潜力真的是无限的,只要让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情境中,他们就会认真的思考,激发出自己内在的潜能。
本节课的遗憾:
为了激发小朋友的竞争意识,本节课我选择了小组竞赛的方式,可是由于时间紧张,在上课过程中,我并没有全面的对每个小组各方面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价。
在设置情境时,静态的合并的场景比较多,动态的表示添加的场景比较缺乏。所以学生容易把添加和合并的故事混在一起说。而动态的情境在我们校园生活中也比较多。我今后的教学设计中药多观察,多思考。设计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情境,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