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四制第一册历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课件(15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第一册历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课件(15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24 09:55:48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一、然骞凿空——张骞通西域
三、双翼腾飞——一带一路
二、丝路花雨——丝绸之路
西

玉门关
阳关
张骞[qiān]通西域
玉门关
阳关
西域地理概念: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区。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一.然骞凿空
张骞[qiān]
材料:建元中,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怨匈奴,无力击之。汉方欲灭匈奴,闻此言,欲通使,乃募能使者。
--《汉书》
张骞[qiān]通西域
联络大月氏
,夹击匈奴
目的:
一.然骞凿空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敦煌壁画)
自主完成
第一次
第二次
时间
目的
结果
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119年
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张骞[qiān]通西域
加强汉与西域的联系

一.然骞凿空
了解西域
沟通西域
合作探究
张骞出使西域遇到种种困难但坚持完成使命,张骞身上有着怎样的精神?他的这种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于祖国、砥砺前行
不屈不挠、开拓进取
有胆识、有担当、有恒心,有意志……
阅读材料,归纳概括张骞通西域的意义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皇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汉武帝每年派往西域的使者,多则十几次少则五六次,每次多达百余人甚至数百人。
——《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
材料二:没有张骞出使西域,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了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域的意义十分重大。
——张岂之(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从民族关系的角度来看:密切了汉与西域的联系
从对外关系的角度来看: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西域都护
西汉
时期

西域都护
公元前60年
意义:
时间:
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东汉
时期
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
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管理西域
投笔从戎
一然骞凿空
西汉疆域图
西域都护
长安
河西走廊
西

西亚、中亚


(一)陆上丝绸之路
二.丝路花雨篇
丝绸之路
路线
阅读课本69页内容
丝绸
苜蓿
锄头
良种马
葡萄
漆器
石榴
水稻
你是汉代的大商人你会把什么带去西域?又会带来什么呢?
核桃
角色转变
西



丝绸、漆器、小麦、
开渠、凿井、铸铁术
核桃、葡萄、石榴、良种马、香料、胡旋舞、佛教
玻璃、宝石、胡萝卜等
技术
物产
物产
文化
成为了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作用:
交流
二.丝路花雨
丝绸之路
山东沿岸
朝鲜、日本
东南沿海港口
中南半岛
印度半岛南端
路线一:
路线二: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
中南半岛
印度半岛
山东沿岸
朝鲜半岛
日本
(二)海上丝绸之路
路线
二.丝路花雨
丝绸之路
东南沿海
你知道什么是“一带一路”吗?
丝绸之路
经济带
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
+




三.双翼腾飞——一带一路
张骞
通西域
加强管理
设西域都护
(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内(民族关系)
对外交往
开辟丝绸
之路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和文化的交流
知识盘点
促进汉与西域密切联系。
促进
维护
达标检测
智慧学习: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能力自测部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西汉对西域的管理等基本史实。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文明交流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①完成“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比较表”,分析张骞通西域的意义。
②识读《张塞拜别汉武帝初始使西域图》《张塞出使西域路线图》《丝绸之路线路图》《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③通过学习丝绸之路的历史,联系当今中国提出建设“丝之路经济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引导学生以古论今,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学习张骞不畏限险、富于冒险精神、忠于国家、牢记使命、机智果敢、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的优秀品质。
②通过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的史实,引导学生认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强化爱国意识和主权意识.
二、教学重点
1.张骞通西域
2.丝绸之路
三、教学难点
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
讲解法、创设问题情境、多媒体展示、小组合作探究发,地图识别发等
课型:新授课
教师活动(含学法指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播放音乐视频徐千雅的《丝绸之路》
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板块:一、然骞凿空——张骞通西域二、丝路花雨——丝绸之路三、双翼腾飞——一带一路(二)教学过程。出示史料:“建元中,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怨匈奴,无力击之。汉方欲灭匈奴,闻此言,欲通使”展示图片展示表格张骞出使西域想关内容第一次第二次时间目的结果展示材料展示路线
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音乐视频的引领,让学生感受当时的情景,引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茫茫隔壁沙滩,留下来一串串驼铃声;敦煌壁画东方瑰宝,传承丝路花雨,一支支驼队一路西行,向西方人展示东方文明一起走进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二、明确任务:通过对本节课三大版块的展示,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三、教学过程。提问学生标题“骞”指的谁?强调字音及书写提问西域的地理概念展示张骞通西域路线图明确西域的位置展示地理概念出示材料,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明确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强调掌握图片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通过表格展示,让学生自主完成让学生自主完成培养归纳能力展示材料分析问题进而掌握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结合材料温馨提示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的角度进行归纳找生表述张骞出使西域遇到的困难自然条件恶劣缺衣少食语言问题途中两次被匈奴抓到根据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管理利于的机构是什么,设置时间及意义展示图片班超经营西域找生“你对班超了解有多少”张骞出使西域后,使者和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和商人纷纷东来,他们经过的这条路由此繁荣起来,成为“丝绸之路”展示路线图结合课本角色互换
你是汉代大商人图说历史总结交流成果通过箭头图示法让学生一目了然明确丝绸之路的作用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展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路线明确两条路线山东沿岸出发提问什么是“一带一路”?简单介绍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结合地图对比古丝绸之路感受“两翼腾飞播放视频具体了解一带一路是怎样的一条路?一带一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而是世界各国的合唱”。要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课堂小结:勾勒线索,明确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
学生边欣赏边从而感受茫茫戈壁沙滩,串串驼铃声,丝绸之路的开辟。齐读学习板块。学生回答标注书写回答:今天甘肃玉门关阳关以西今天新疆地区及更远的地方回答: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认真观看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回答教师问题学生思考通过阅读提炼总结从民族关系角度和对外关系进行组织答案学生认真合作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体会感悟张骞精神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最后积极参与展示。学生积极阅读课本回答问题认真阅读教材明确路线,
根据动感示意图生指出路线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相结合进行展示生结合图示理解记忆作用结合地图生指图回答学生边听边记回答:是穿越历史的和平之路、连接命运的互通之路、是汇聚财富的共赢之路、是共享繁荣的发展之路、是交流互鉴的文明之路
由视音乐频导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心中有目标学习效率会更高,让学生学会读图识图此项环节设计意在落实学科素养中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此项环节设计意在激起他们思考的激情,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报效国家的爱国主义情感及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培养学生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情感价值观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历史趣味性.通过让学生了解对比学习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提高读图能力此环节设计,从知识角度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掌握一带一路,注意与时事热点相结合学习,从教学方法角度是为了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能力,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理解“一带一路

板书设计
一、然骞凿空——张骞通西域二、丝路花雨——丝绸之路三、双翼腾飞——一带一路
一、然骞凿空——张骞通西域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