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 37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 37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24 09:44:41

文档简介

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表格归纳,整合知识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弘扬百家争鸣中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传统,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老子的无为而治;孔子的以德治国和教育成就;
教学难点:百家争鸣的影响。
三、教法和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在本节课当中,我将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①教法采用视频欣赏、图片文字材料阅读、情景教学法,问题探究法,谈话法等。
②学法我将采用情景教学法,材料阅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校文学社举办“我和圣贤有个约会”征文大赛。我们班小记者团决定穿越时空对我国古代文化名人进行人物专访。
人物专访时间安排表流程
人物专访
流程1、无为而治访老子
地点
道家文化研究院
流程2、万世师表拜孔子
地点
儒家文化研究院
流程3、诸子百家辩思想
地点
百家文化研究院
流程4、以史为鉴创未来
地点
曾子文化研究院
(二)流程1、无为而治访老子
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春秋时期
专访组收到老子的一张名片,包含内容如下:姓名:时代:国籍:著作:身份:
老子(李耳)春秋后期楚国《道德经》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难——易
长——短
高——低
强——弱
前—后
死—生
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其余垒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量的不断积累可以引发事物质的变化
主要思想:
(1)人们应顺应自然(2)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3)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历史地位: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这本书上
(三)流程2、万世师表拜孔子
1、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春秋后期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专访组收到孔子的一张名片,包含内容如下:姓名:时代:国籍:弟子整理:身份:孔子(孔丘)春秋后期鲁国《论语》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家、教育家
2、核心思想仁
仁:爱心,同理心——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统治者应体恤民意,爱惜民力,社会就和谐。
3、政治主张
以德治国
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反对苛政,统治者要实行德政,使人民信服,社会才会稳定。
4、教育理念
观察图片,说明春秋时期的教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学在官府"变为"学在民间"
有教无类贵族子弟:蒙德子
司马牛穷苦子弟:子路
颜回家境富裕:子贡
冉有
相传孔子有弟子3000人,著名的有70余人。
(2)阅读课文,总结孔子在教育教学中有哪些理念?
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学习态度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温故而知新——学习方法
文化成就整理古籍编定《诗经》《尚书》《礼记》《周易》
《春秋

文化成就
言论记录《论语》
孔子思想的历史影响: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核心思想:“仁者爱人”“仁”“以德治国”政治主张:创办私学:有教无类教育成就: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文化成就:编定《诗经》《尚书》《礼记》《周易》
《春秋
》——五经
言论记录在《论语》(曾子参与)我们嘉祥宗圣曾子《大学》、与孔子《论语》、孟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中庸》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四书
9月28日
孔子诞辰日
曲阜孔庙康熙手书万世师表匾
——被后世尊为孔圣人、至圣
(四)流程3、诸子百家辩思想
1、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许多思想家从各自的阶级利益出发,著书立说,到处游说,对这场大变革发表见解,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名家、杂家、农家(九流)等“诸子百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
局面。
2、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社会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3、墨子专访墨子战国“兼爱”、“非攻”、“尚贤”“节俭”墨家学派创始人
4、孟子专访孟子战国儒家1、“仁政”;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做人应立场坚定意志坚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5、荀子专访荀子战国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6、庄子专访庄子战国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
7、韩非专访韩非战国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
8、孙武专访孙武春秋末期“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春秋末期兵家创始人
9、专访小结
学派
代表人物
国籍
代表作
主要思想观点
儒家
孔子
鲁国
《春秋》
“仁”,“以德治国”“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孟子
邹国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得民心得天下。
荀子
赵国
《荀子》
实行“礼治”,尊卑等级。
道家
老子
楚国
《老子》
人们应顺应自然;对立的双方可相互转化;“无为而治”。
庄子
宋国
《庄子》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
墨家
墨子
鲁国
《墨子》
“兼爱”“非攻”;选贤任能;提倡节俭。
法家
韩非
韩国
《韩非子》
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兵家
孙武
齐国
《孙子兵法》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兵家圣典。
10、“百家争鸣”的影响?
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11、访后思考
根据我们记者团的采访,你认为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观点最容易被当时统治者所采纳接受?法家
(五)流程4、以史为鉴创未来
取法古人,建设良好学风
我班存在一些不良的学风,比如有的同学上课违反纪律。怎样来改善不良学风,使他们自觉学习提高自己成绩呢?
方式一:以德来教化违反纪律的同学们——儒家
方式二:用“刑罚”来限定同学们,做错一点也加以“处罚”——法家
方式三:自觉遵守、“无为而治”,让同学们自觉去要求自己——道家
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依次是:1、孔子(中国)2、柏拉图(希腊)3、亚里士多德(希腊)4、阿奎纳(波兰)5、哥白尼(英国)6、培根(英国)7、牛顿(英国)8、伏尔泰(西欧)9、达尔文(法国)10、康德(德国)
截至2018年12月,全球已在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孔子课堂。现有注册学员210万人,中外专兼职教师4.6万人。
(六)专访回顾
1、提出“无为而治”主张的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荀子
2.下列作品中,主要阐述儒家学派思想的是( )
A.
《道德经》  
B.《论语》  
C.《韩非子》  
D.《孙子兵法》
3.下面四项内容中,表明兵家观点的一项是(

A.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B.
主张“兼爱”、“非攻”
C.历史是进步的,后代总要胜过前代  D.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 B.
《论语》是孔子的著作
C.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D.《孙子兵法》是孙武的著作B
5、请你推荐节目栏主持人
【跨越时空】
《仁政治国》主持人:
《法治时空》主持人:
《军事天地》主持人:
《爱心世界》主持人:
《教育论坛》主持人:
6、“我和圣贤有个约会”征文大赛,希望我们记者团所有成员积极参与,将评选特等奖1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
(七)教师寄语
时空宣言
——曹国华
中华文明耀春秋,轴心时代佑神州。百家争鸣传千年,优秀文化铸辉煌。无为而治访老子,万世师表拜孔子。诸子百家辩思想,以史为鉴创未来。穿越时空东方红,璀璨文明照万年。中华根基百家兴,立国安身中国美。复兴大路今朝启,宏伟蓝图未来明。天佑华夏初心在,使命永驻你我他。
(八)习近平时间
以“习近平时间”对文化的认识为拓展,以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的文化强国为总结,通过找寻百家争鸣的当时影响逐步过渡到对我们现在的影响,探索出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史的根基所在——百家争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达到提升学生的历史时空和家国情怀的素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的体验、感悟为主,全力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求学氛围。
(九)板书设计
第8课百家争鸣
流程1、无为而治访老子
流程2、万世师表拜孔子
流程3、诸子百家辩思想
流程4、以史为鉴创未来
人物专访流程
PAGE
6(共37张PPT)
第8课
w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表格归纳,整合知识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弘扬百家争鸣中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传统,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老子的无为而治;孔子的以德治国和教育成就。
教学难点:百家争鸣的影响。
流程1、无为而治访老子
地点
道家文化研究院
流程2、万世师表拜孔子
地点
儒家文化研究院
流程3、诸子百家辩思想
地点
百家文化研究院
流程4、以史为鉴创未来
地点
曾子文化研究院
人物
专访流程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校文学社举办“我和圣贤有个约会”征文大赛。我们班小记者团决定穿越时空对我国古代文化名人进行人物专访。人物专访时间安排表
春秋时期
老子: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w
流程1、无为而治访老子
姓名:
时代:
国籍:
著作:
身份:
老子(李耳)
春秋后期
楚国
《道德经》
道家学派创始人
专访组收到老子的一张名片,包含内容如下:
——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难——
长——
高——
强——
前——
生——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其余垒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量的不断积累可以引发事物质的变化
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主要思想:
(2)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
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3)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历史地位:
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这本书上
《道德经》
(1)人们应顺应自然
春秋后期
老子: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嘉祥县武氏祠孔子问道老子图
姓名:
时代:
国籍:
弟子整理:
身份:
孔子(孔丘)
春秋后期
鲁国
《论语》
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家、教育家
专访组收到孔子的一张名片,包含内容如下:

仁:爱心,同理心
——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统治者应体恤民意,爱惜民力,社会就和谐。
孔子像
核心思想
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反对苛政,统治者要实行德政,使人民信服,社会才会稳定。
以德治国
政治主张
"学在官府"
变为"学在民间"
观察图片,说明春秋时期的教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孔子创办私学,
打破了贵族和王室
垄断教育的局面
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阅读课文,总结孔子在教育教学中有哪些理念?
有教无类
注重道德教育
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温故而知新——学习方法
贵族子弟:蒙德子
司马牛
穷苦子弟:子路
颜回
家境富裕:子贡
冉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习态度
教育理念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相传孔子有弟子3000人,著名的有70余人。




整理古籍
编定《诗经》《尚书》《礼记》《周易》
《春秋





《论语》
孔子思想的历史影响: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文化成就
孔子
核心思想:
“仁”
“仁者爱人”
“以德治国”
教育成就:
文化成就:
编定《诗经》《尚书》《礼记》《周易》
《春秋

言论记录在《论语》(曾子参与)
创办私学:
有教无类
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我们嘉祥宗圣曾子《大学》、与孔子《论语》、孟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中庸》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政治主张:
五经
“四书”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许多思想家从各自的阶级利益出发,著书立说,到处游说,对这场大变革发表见解,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名家、杂家、农家(九流)等“诸子百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
局面。
流程3、诸子百家辩思想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社会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姓名:
生活时期:
主要思想:
历史地位:
墨子
战国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专访
姓名:
生活时期:
学派:
主要思想:
历史地位:
孟子
战国
1、“仁政”;
2、“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
3、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儒家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做人应立场坚定意志坚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孟子专访
姓名:
生活时期:
主要思想:
历史地位:
荀子
战国
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
人物
荀子专访
姓名:
生活时期:
主要思想:
历史地位:
庄子
战国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战国时期道家代表
人物
庄子专访
姓名:
生活时期:
主要思想:
历史地位:
韩非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战国末期法家代表
人物
战国
韩非专访
姓名:
生活时期:
主要思想:
历史地位:
孙武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春秋末期兵家创始人
春秋末期
孙武专访
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础
“百家争鸣”的影响?
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访后思考
根据我们记者团的采访,你认为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观点最容易被当时统治者所采纳接受?
孙武


墨子




韩非


法家
学派
代表人物
国籍
代表作
主要思想观点


孔子
鲁国
弟子整理《论语》
“仁”,“以德治国”“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孟子
邹国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得民心得天下。
荀子
赵国
《荀子》
实行“礼治”,尊卑等级
道家
老子
楚国
《老子》
人们应顺应自然;对立的双方可相互转化;“无为而治”。
庄子
宋国
《庄子》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


墨子
鲁国
《墨子》
“兼爱”“非攻”;选贤任能;提倡节俭
法家
韩非
韩国
《韩非子》
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兵家
孙武
齐国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家圣典
方式一:以德来教化违反纪律的同学们——
  我班存在一些不良的学风,比如有的同学上课违反纪律。怎样来改善不良学风,使他们自觉学习提高自己成绩呢?
儒家
法家
道家
方式二:用“刑罚”来限定同学们,
做错一点也加以“处罚”——
方式三:自觉遵守、“无为而治”,
让同学们自觉去要求自己——
流程4、以史为鉴创未来
澳大利亚
韩国
北欧
美国
截至2018年12月,全球已在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孔子课堂。现有注册学员210万人,中外专兼职教师4.6万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依次是:
1、孔子(中国)
2、柏拉图(希腊)
3、亚里士多德(希腊)
4、阿奎纳(波兰)
5、哥白尼(英国)
6、培根(英国)
7、牛顿(英国)
8、伏尔泰(西欧)
9、达尔文(法国)
10、康德(德国)
1.提出“无为而治”主张的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荀子
2.下列作品中,主要阐述儒家学派思想的是( )
A.
《道德经》  
B.《论语》  
C.《韩非子》  
D.《孙子兵法》
A
B
3.下面四项内容中,表明兵家观点的一项是(

  A.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B.
主张“兼爱”、“非攻”
  C.历史是进步的,后代总要胜过前代  
D.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 
 
B.
《论语》是孔子的著作
 
C.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D.《孙子兵法》是孙武的著作
D
B
①孔子
②韩非子
③孙武
④墨子
⑤孟子
《仁政治国》
《法治时空》
《军事天地》
《爱心世界》
《教育论坛》
【跨越时空】
5、请你推荐节目栏主持人
教师寄语
时空宣言
——曹国华
中华文明耀春秋,轴心时代佑神州。
百家争鸣传千年,优秀文化铸辉煌。
无为而治访老子,万世师表拜孔子。
诸子百家辩思想,以史为鉴创未来。
穿越时空东方红,璀璨文明照万年。
中华根基百家兴,立国安身中国美。
复兴大路今朝启,宏伟蓝图未来明。
天佑华夏初心在,使命永驻你我他。
板书设计
第8课
百家争鸣
流程1、无为而治访老子
流程2、万世师表拜孔子
流程3、诸子百家辩思想
流程4、以史为鉴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