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 沪教版(表格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 沪教版(表格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1-25 11:1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图形的认识 课型 复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掌握常见几何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加深对相关体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 难点分析 1.理解和掌握常见几何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理解和掌握常见几何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时间分配 教法、学法指导
一、谈话引入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图片)上节课我们已经复习了这几个立体图形的特征,今天我们重点复习这几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二、交流共享
(一)、复习表面积知识及其计算方法。
1.复习表面积的意义。
(1)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2)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
(3)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
2.复习表面积的计算。
怎样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呢?圆柱呢?
追问:圆柱的侧面积怎样算?
小结:先算出立体图形每个面的面积,再算出总面积。
、复习体积(容积)知识。
1.复习体积(容积)的意义。
提问:什么是物体的体积?什么是物体的容积?体积和容积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复习体积(容积)单位。
(1)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有哪些?用字母怎么表示?
说一说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与实践”第2题。
小结:在进行单位换算时,要先看换算方向,再看单位间的进率。如果是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要乘进率;如果是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
复习体积计算的方法。
回忆一下这些立体图形的体积如何计算?它们的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三、反馈完善
完成教材第94~96页“练习与实践”第3~12题。
第3、4题: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回答算式、结果,集体订正。
第5题:
提问:配上的这块玻璃是什么形状?它的长、宽各是长方体的哪条棱?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第6题:要求学生先小组合作讨论:加工空调的外包装纸盒需要的硬纸板包括哪几个部分?然后尝试练习。教师巡视,注重反馈。
第7题:让学生先独立审题,弄清三个物体的不同点,然后列式解答,最后集体汇报答案并订正。
第8~10题:第11题: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这个包装箱上标注的“380×260×530”所表示的含义,再让学生分别解答教材提出的问题。
第12题:
(1)让学生通过交流明确每一个问题分别求的是这个圆柱形水池的什么,再根据相应的公式进行解题。
(2)解决这些问题,你认为要注意什么问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补》


出示教材第94页“练习与实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
引导学生小组交流、总结。
引导学生小组交流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发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高”计算体积。

7.先让学生说说“要解答教材提出的问题,要先算出这些物体的表面积,还是体积或容积”。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列式解答,还应适当提醒学生注意统一单位。
引导学生思考:要统一单位、选用正确的公式解题等。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签查意见
签字: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