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统计初步(复习)
教学内容:沪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P106-109
教学背景分析:
本课时是沪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总复习这一单元内容,属于“整理数据与概率统计”领域。《统计初步》出现在整个小学小数学教材的最后章节,是对已有统计知识的归纳整理和巩固加深。通过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将收集、整理、呈现数据的方法与统计图表的特征,以及可能性、平均数的知识结合。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统计的各种方法,有一定的数据收集、整理、呈现、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会用数学的语言解释、推测、判断数学信息。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呈现、分析的过程,理解各个过程的具体含义,发展统计观念。
2.根据实际问题选择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类整理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呈现统计结果,并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3.在合作交流中,解决有关的数学统计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根据实际问题选择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类整理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呈现统计结果,并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难点:合理进行数学分析,选择合适数据呈现方式,并作出简单判断。
教学准备:多媒体、学习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复习旧知
1.引入:老师想知道近年来上海的空气质量情况,你有什么方法吗?
2.理清统计知识框架
3.板书: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呈现,数据分析,统计表、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一)区别: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特点
1.感悟对比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特征
2.小结:通过直条,条形统计图直观反映了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就是看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板书:数量多少,变化情况
3.活用知识,预测一下2019年的空气质量情况吗?
4.练一练: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1)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情况
(2)某地一天定时测到的气温变化情况
(3)世界各大城市同一时刻测到的气温
(4)近5年上海一年级新生入学人数变化情况
(二)小练习:分析统计图
1.探究一:出示某班学生喜爱吃的水果种类条形统计图,看图回答。
2.探究二:出示小胖5次数学测验的折线统计图,看图回答。
3.小结:数据离0比远,又比较接近时,我们可以用双波浪线省略空白,折线统计图横轴上数据必须等间隔。
平均数
求小胖这5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
复习:总和÷个数=平均数
小结:我们可以用平均数这个统计量呈现统计情况
板书:统计量:平均数
2.回顾统计历程
3.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复习的统计初步。
板书:统计初步(复习)
三、练习巩固,内化统计思想
-762001682751.探究三:完成统计表、统计图
2.说一说
2.探究四:
四、分享收获,评价发展
1.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2.你对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五、拓展(机动)
板书设计
419100762000
统计初步(复习)
教学设计说明:
《统计初步》出现在整个小学小数学教材的最后章节,是对已有统计知识的归纳整理和巩固加深。通过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将收集、整理、呈现数据的方法与统计图表的特征,以及可能性、平均数的知识结合。而本节课的侧重点在于,让学生经历整个统计的过程,加深对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两种数据呈现方式的理解,以及提升学生对于数据的分析能力以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统计思想。
一、创设情境,经历统计完整过程。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在上课伊始,出示了四张三个区的空气质量情况数据表,让学生在读懂数据表的基础上,出示问题:奉贤1—4月空气质量情况分析,该选择哪些数据,让学生感受数据收集,就是在许多的信息中,选择与统计内容有关的信息。接着,将收集的数据整理成统计表,这是数据整理的过程,在数据整理过后,是将数据呈现,通过两种不同的统计要求,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在选择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已经学过的两种统计图的理解,知道了两种统计图的区别,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知道数量的多少,还可以看到增减变化情况,而条形统计图直观地看出了数量的多少,并且可以统计不同类别的量的多少,各个项目在横轴上没有先后之分。数据的呈现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数据分析,在数据分析环节,要求学生自己提问,同伴解决,在一问一答中,提高学生分析能力,以及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二、分层练习,完善统计知识结构。
统计的过程是层层递进的,在一步步地复习中,有许多细节的知识,出现在统计一
章节中,练习的设计,从最基础的选择何种统计图入手,再请学生分析一格表示多少,再进一步联系实际,分析数据,让学生再经历一次从数据的收集—整理—呈现—分析的过程。在层层递进的练习中,进一步巩固今天所学。
三、及时反馈,提高课堂质效。
在练习反馈环节,通过投影,将学生的作业实物展示,不仅提高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是课堂更加高效,教师抓住学生共性的错误进行及时讲解,对学生的亮点作业进行及时分享,进行辨一辩,在学生的交流中,无形中也是对今天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加深理解,更好地提高课堂效果。
整节课,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得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在信息处理中,发展统计的思想,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