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市骨干教师竞赛作品(教学案+课件+设计方案+教学实践报告):苏教版七年级上册24《蔚蓝的王国》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 市骨干教师竞赛作品(教学案+课件+设计方案+教学实践报告):苏教版七年级上册24《蔚蓝的王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0-29 22:16:29

文档简介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
应用成果评比与展示活动优秀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说明本节课学习完成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宇宙里有些什么》是苏教版中学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介绍宇宙的有关知识的科学小品。宇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广漠神奇的世界,在他们的头脑中有许多关于宇宙的美丽的传说、奇妙的幻想和感兴趣的知识。在授课前,我们老师可以一方面让学生畅谈自己所知道的宇宙、所想象的宇宙;一方面放映有关宇宙的科教片,具体感受宇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引入课文的学习。宇宙是物质的、是运动的、是无穷无尽的。根据教材特点、单元要求及学生的发展需要,我预设了以下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 1、掌握涯、摄、烁、萤、眩、灼、庞、锤等字。 2、 理解课文内容。 3、 把握宇宙的特征,理解“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道理。 (二) 能力目标: 1、辨别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体会其作用。 2、 体会作者运用多种写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手段把人们不熟悉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的写法。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2、感受无穷无尽的宇宙的辽阔和人们认识探索宇宙的信心。
学习者特征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描述):学生在七年语文学习的基础上已经具备初步自主阅读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但他们生活阅历浅,对宇宙世界中的神秘的研究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只适宜用已经学过或感知的事物和景色,采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分类别等说明方法进行说明。另外,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从童年简单记忆模仿到少年复杂应用表达的年龄拐点。语文教学中各种题材的文章写作要求都将在七年级逐一呈现,所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与习惯尤其重要。
教学过程(按照教学步骤和相应的活动序列进行描述,要注意说明各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具体资源及环境):一、借助旧知,引入新课:宇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广漠神奇的世界,在他们的头脑中有许多关于宇宙的美丽的传说、奇妙的幻想和感兴趣的知识。在授课前,我们老师可以一方面让学生畅谈自己所知道的宇宙、所想象的宇宙;一方面放映有关宇宙的科教片,具体感受宇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引入课文的学习。二、学生分组讨论已选问题、汇报分享: 课前做好相关网站的制作,并且选定以下问题供学生研究探讨:问题 : 1、宇宙里有些什么?在你平时的积累,你了解到宇宙的哪些知识?请与同学们交流一下。2、你认为世界上一些国家不惜花费巨资,发射飞船,探索火星等星球,有哪些意义?怎样保护好属于我们自己的星球——地球。3、概括出宇宙的特征。文章从哪些方面进行说明的,是怎样说明的?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4、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5、体会本文的说明顺序。6、你在学习网站上和翻阅课文时遇到了哪些不懂的问题?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定问题,在学习网站上查找资料。课上,按6人一小组进行小组交流(由组长负责主持、记录员记录、汇报员做好总结汇报准备)。然后再由汇报员在班级里汇报,进行资料共同分享。三、利用学生对问题的讨论结果,展开课文学习 (一)学习第1-11自然段1、根据问题1的讨论结果,老师也提出相关问题:可引导学生看课文从哪里说起的。(从肉眼“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说起的,再写到行星,写到星云中暗黑的暗星云等。从而判断这篇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是从近到远。)
2. 请大家找出有关分别介绍恒星、星云、银河系、恒星系的段落。
(学生回答。恒星2——9,星云10——11,银河系12——14,恒星系15——19)
3. 课文从我们肉眼看得到恒星写起,那么我们先来学习恒星的特点吧。请一学生朗读2——9自然段。要求:
A. 在课文中画出恒星的特点。(第6自然段)
明确恒星是一个( ) 的星体。(自身会发光发热的)
B. 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的,请举例分析。(句式为:我认为哪一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说明了什么。)
(读后讨论,交流,点评)
学生在分析“大约1000亿颗以上的恒星组成一个铁饼形状的东西,我们把它叫做银河系。”这一句时,可能会认为是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与以下两句进行比较:
(1) 恒星是一个自身会发光发热的星体。
(2) 生态系统内各个环节彼此保持着一定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就是生态平衡。
从比较中让学生明确下定义是:在说明事物时,用简明的叙述,准确地提示概念的含义。因而判断此句没有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无数颗恒星怎样分布在辽阔的宇宙空间,这说明了什么? 恒星在宇宙中都处于什么状态呢?经过以上段落的学习,我们明白宇宙是物质的。同时依据小组内针对上述问题研究结果,我们进一步探讨问题3,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在同学们与老师的商讨研究中,理解并且明白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使我们熟悉并学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宇宙是物质的。(二)学习第12-20自然段1、 用以上同样的方法自读下面的段落,要求能在文中找出星云、银河系、恒星系的特点,并且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列数字用“——”,作比较“()”,打比方“===”)(学生自学——交流——点评)体会作者在介绍宇宙是无穷无尽的、是运动特点时,采用了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使原本不熟悉的事物变得清晰起来,更便于人们的理解,为今后运用这些说明方法做好准备。(三)学习第21自然段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它是无穷无尽,运动发展的,同时也可以让我们认识和征服的,请齐读最后一段。 归纳延伸: 文章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使我们对于这深奥的科学知识容易理解、接受,让我们觉得文章既生动形象又准确。A. 请学生到黑板前补充板书。(斜体字部分)B. 这篇文章是1957年出版的,离现在有40多年了,在这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于宇宙一定还有更多的发现,请同学们来谈谈。 (学生有准备地发言) 结束语:宇宙的奥秘还有许多,它有待于我们去发现和研究,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的探索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小结,布置仿写作业,拓展学习成果1、同学们谈谈这节课的学习收获。(可以是学习内容、可以是写作方法、可以是情感价值观等方面)2、教师结合板书,进行学习总结3、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把搜集来的资料,用上所学的说明方法,进行书面介绍。仿写《我最想探索的星球》
教学资源(说明在教学中资源应用的思路、制作或搜集方法):作为七年级学生,能够真正了解宇宙的学生为数不多,应该说是甚少,他们所能感知的也就是从电视等媒体上看到的画面,视觉停留、记忆中的景致既简单又短暂的,基本没有加以感情和活动的处理。考虑到学生的这一基本情况,课前,教师将相关的宇宙资源链接到《宇宙》的主题网页中,并设置为局域网中的虚拟网站。让学生针对他所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查找出宇宙的相关资料,并进行资料处理;课堂上,先是小组内交流,然后在班级做资料分享;借助学习网站上的资料,学习课文里的说明方法,进行仿写,拓展学习成果,使课内的知识向课外扩展,提高认知能力和写作水平。
评价方法或工具(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将用到哪些评价工具,如何评价以及目的是什么):
项 目 评 价 说 明
对学生的评价 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 能遵循七年级学生年龄特点, 90%的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少数学生的观望也说明了问题的有效性,他们被吸引,但没有能力或不敢表达。
听说读写能力的目标达成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能准确理解生字新词,并用它们来描述事物,感情朗读课文。
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 问题设计难易适中,学生没有因问题难而无所适从、因问题过于简单而不经思考。
课堂延伸过程评价 通过学习,学生能凭借查找的资料,利用课堂上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介绍,叙述时条理清晰。
对教师的评价 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深入浅出,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学方法使用恰当。
教师对问题的处理 问题设计恰当、合理,具有较大的启发性,能促进学生思维,培养问题能力,符合语文学科特点。
三维目标的达成 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遵循学生自身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中,获取知识的认知规律。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讨论、理解过程,潜移默化地达成能力和情感目标。《 宇宙里有些什么 》教学实践报告
(指导思想,设计方法等说明)
七年级学生对宇宙相关知识与说明文了解的不是很多,但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所以如果采用问题设计、自主学习、分组讨论的方法,学生对本课学习应该有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设计中,抓住上述特点,根据课程需要,设定了6个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自制的“宇宙学习网页”上,查找、搜集、整合相关资料,形成结果。
课堂上进行小组交流、班级汇报分享成果;利用学生对问题的讨论结果,进行课文学习,以问促思。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朗读,在加强对学生表述能力培养的同时,引导他们感悟“宇宙是物质的是无穷无尽的是运动的”这一中心。
最后,借助课前资料的查找,运用课本中学到的说明方法,进行仿写练习,拓展学习成果,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使学生通过写作表达热爱宇宙喜欢探索的情感,进而产生对写作的浓厚兴趣。
本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介绍出一个神秘而又充满趣味的宇宙。如何利用课文,推敲教学设计,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我们以后要不断思考和完善的问题。
一、实践过程
(一)借助旧知,引入新课
借助以往所学课文的回顾及对宇宙的初步了解,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我们人类生活的浩瀚的宇宙有哪些神奇的秘密等着我们去探究呢?它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
(二)学生分组讨论已选问题、汇报分享
课前设定好6个研究问题,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题目,在老师自制的“宇宙学习网站”上进行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课上,先是小组内交流,再在班级里汇报分享成果。
(三)利用学生对问题的讨论结果,展开课文的学习
借助学生对问题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学习,理解课文,自主感悟,掌握用已经学过或感知的事物和景色,采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方法进行说明的写作方法。
(四)小结、布置仿写作业、拓展学习成果
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老师提出仿写要求,用以拓展学生的学习成果,从课内向课外延伸。
二、收获与体会
1、本节课,在现代教育手段的恰当使用下,学生和教师均有收获。整个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减轻了学生的思想负担,活跃了课堂气氛;问题的设计恰到好处,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与提高,基础薄弱的学生有了说话的机会,能力强的学生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另外,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分组讨论、结合媒体展示的课型能使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日趋成熟,使教学更加有效,课堂更加高效,学生学会学习与探究。
2、课前对问题的思考,提出自己需要解决的疑问,课上,通过分组讨论、教师的指点和帮助,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3、通过问题的设计和有意义的记忆,使学生的学习动力更加长久,听说读写的能力得以加强,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4、课程内容的选取虽然高于学生的学习需求,但通过有效的教学,知识目标已经达成,能力和情感目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延伸。
5、本节课结束后,学生意犹未尽,纷纷推荐了其它的宇宙资料,如:宇宙的赞歌,宇宙知识十万个为什么,目前人类对宇宙的新的探索与发现、宇宙的未来……内容涵盖之广,令我惊喜不已。为了满足学生的交流和展示的迫切欲望,我又设计了一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以“绿色宇宙”、“向宇宙进军”、“宇宙的未来”、“我与宇宙”等活动为主题,由学生来充分展示成果,在此之间,他们那种自信的神情、喜悦的笑容溢于言表,可真算得上是收获多多,自信多多、欢乐多多。
三、问题与建议
1、后进生的学习与发展往往决定了教学的成功与否。本节课上,个别基础薄弱的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时仍处于观望状态,虽然课堂上采用多种激励措施,但效果不明显。在今后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关注这些学生,给他们创造机会,多进行倾向性点评。对那些有想法但不敢表达的学生多鼓励;极个别尚不会思考的学生要帮助他们养成会思考的习惯。让他们知道“不怕说错,就怕不问”的道理。因为他们的进步在教学成果中更有说服力。问题设计教学方法的初衷一部分原因也在这里。
2、在整节课的实践过程,虽在朗读中注重了随文识字但还应该在以后的板书或课件中呈现出来,以突出基础教学。
3、建议在以后的教材中,增加一些关于教材内容的辅读资料和相关链接,以丰富课堂内容,给课堂以适当的延伸。《宇宙里有些什么》教学案
课程分析:(本课的作用和学习本课的意义)《宇宙里有些什么》是苏教版中学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介绍宇宙的有关知识的科学小品。宇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广漠神奇的世界,在他们的头脑中有许多关于宇宙的美丽的传说、奇妙的幻想和感兴趣的知识。在授课前,我们老师可以一方面让学生畅谈自己所知道的宇宙、所想象的宇宙;一方面放映有关宇宙的科教片,具体感受宇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引入课文的学习。宇宙是物质的、是运动的、是无穷无尽的。 学生在前七年语文学习的基础上已经具备初步自主阅读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但他们生活阅历浅,对宇宙世界中蕴藏着的神秘的研究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只适宜用已经学过或感知的事物和数字等,采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方法进行介绍。另外,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从简单记忆模仿到复杂应用表达的年龄拐点。语文教学中各种题材的文章写作要求都将在七年级逐一呈现,所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与习惯尤其重要。
问题设计 引入:课前做好相关网站的制作,并且选定以下问题供学生研究探讨:问题 : 1、宇宙里有些什么?在你平时的积累,你了解到宇宙的哪些知识?请与同学们交流一下。2、你认为世界上一些国家不惜花费巨资,发射飞船,探索火星等星球,有哪些意义?怎样保护好属于我们自己的星球——地球。3、概括出宇宙的特征。文章从哪些方面进行说明的,是怎样说明的?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4、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5、体会本文的说明顺序。6、你在学习网站上和翻阅课文时遇到了哪些不懂的问题?
……教学构想及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掌握涯、摄、烁、萤、眩、灼、庞、锤等字。 2、 理解课文内容。 3、 把握宇宙的特征,理解“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道理。 (二) 能力目标: 1、辨别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体会其作用。 2、 体会作者运用多种写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手段把人们不熟悉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的写法。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2、感受无穷无尽的宇宙的辽阔和人们认识探索宇宙的信心。
教学重点: 如何采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未知事物。
教学难点: 怎样解决教学对象当前年龄层次,不能对尚未感知的事物进行介绍的问题。
教学方法: 利用分组讨论中所设计的问题,通过专题网页的学习,充实教材内容,使学生在感受宇宙的奇妙无穷的同时,掌握课文的表达方式,正确介绍事物,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宇宙世界是物质的、是无穷无尽的、是运动的特点,从而解决教学难点。
所需设备: 校园网、多媒体投影(展示学习网站和多媒体课件)
课前学习:让学生上网或去图书馆搜集有关宇宙的资料。
学习步骤:
一、 根据搜集的资料,学生课上畅谈自己所知道的、所想象的宇宙。
二、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有关宇宙的音像资料。 教师总结:宇宙深邃而又辽阔, 充满了神奇的魅力。在闪烁的星星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呢?今天,就让我们一 起来解读宇宙的秘密吧!
三、整体感知课文。创设问题情境。
1、 宇宙里有些什么?
2、无数颗恒星怎样分布在辽阔的宇宙空间,这说明了什么?
3、恒星在宇宙中都处于什么状态呢?
三、创新阅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本文由近及远介绍了宇宙里有些什么,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按由远及近的顺 序对课文进行简要地说明。
四、品读本文的语言。可联系探究练习三。
五、品味阅读,在美的熏陶中升华感情。
回忆巴金的《繁星》,朗读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说说学习本文,你感受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六、拓展延伸,培养创造性思维。
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宇宙的了解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今天 人们已经在关心地球以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请你模仿课文的某些写法,以“其它星球中有生命存在吗”为话题,来阐述这一观点。
七、课后学习:阅读卞毓麟等著的《不知道的世界》。
八、作业:仿写《我最想探索的星球》(共25张PPT)
课件制作 张浩然
网址:1.http://www.astron./3 2. http://www.hongen.com/art/twdg/cyztm/tc0000.htm 3. http://www./ 4. http:///encyclopedia/astro/ 5《宇宙遨游》未来出版社
科学小品是一种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写给一般人看,介绍科学知识的文艺性说明文。
科学小品的基本要求是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生动性)。
科学小品
作者简介
  郑文光,广东省中山县人,1929年生于越南海防。现为中国科学院天文台副研究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分会理事。他从少年时代开始创作,写过诗、散文、小说、报告文学。1953年起写作科幻小说和科普读物,1956年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他的主要作品有《太阳探险记》、《飞出地球去》、《海姑娘》等。此外,他还写有科学史专著《中国历史上的宇宙理论》、《中国天文学源流》等。
教学目标
3.感受无穷无尽的宇宙的辽阔和人们认识征服宇宙的信心。
1.了解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的特点。
2.领会课文语言通俗易懂的好处。
给括号前的字注音:
茫无涯( )际 广漠( )
摄( )氏度 骨骼( )
炫( )目 灼( )热
二 解释词语:
1 宇宙: 2 茫无涯际:
3 广漠: 4 灼热:
5 足 : 微不足道( )
足不出户( )劲头十足( )
丰衣足食( )
充分
够,够得上
值得
为了说明宇宙,作者依次介绍了哪
些事物?
一、宇宙里有些什么(1-11)
恒星、行星、星云
二、宇宙是运动的、无穷无尽的 (12-20)
三、宇宙是可以认识和征服的。(21)
银河系 、恒星系
A 分几类来介绍恒星 ?
B 介绍有关恒星的哪些内容 ?
C 这些恒星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
D 按什么顺序说明 ?
E 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
小恒星
中等恒星
大恒星
各种恒星不同方面比对表
恒星
不同点
相同点
体积
密度
表面温度



很大很大
非常小
不太大
不太小
只有几千度
非常小
特别大
高达3万~5万
摄氏度
全都是灼热
的庞大的气
体球,全都
是发光发热

说明顺序:可见采用了先总再分后总的逻辑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星云的定义:
是宇宙中的尘埃和气体。
说明方法:
分类别
小结:这几段向我们介绍了宇宙里的恒星、
行星和星云,目的是说明宇宙是物质的。
看课文12-20段,思考以下问题:
1、在这一部分,作者如何向我们介绍“宇
宙是无穷无尽的,运动的”?
2、它分几层来说明?
3、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介绍银河系(12-14)
银河系外的恒星系(15-17)
整个宇宙都在运动(18-19)
小结:宇宙是无穷无尽的,它的
运动也是无穷无尽的。(20)
打比方、列数字
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
列数字、举例子
课文小结:
宇宙是物质
的、运动的
无穷无尽的
是可以认识
和征服的
恒星
行星、星云
(近)
(远)
银河系
银河系外的恒星系
(近)
(远)
说明方法
列数字
打比方
作比较
分类别
(已知)
(未知)
黑洞可从大质量恒星的“死亡”中产
生,当一颗大质量恒星耗尽其内 部
的核燃料而抵达其演化末态时,恒
星就变成不稳定的并发生引力坍 缩,
死亡恒星的物质的重量会猛烈地沿
四面八方向内挤压,当引力大 的无
任何其他排斥力相对抗时,把恒星
压成一个称为“奇点”的孤立 点。
2.如果你将来要致力于宇宙的探索工作,现在你打算怎样去做?
超级链接
1.除课文外,你还了解到宇宙中的哪些奥秘?请你介绍给大家。
网址:1.http://www.astron./3 2. http://www.hongen.com/art/twdg/cyztm/tc0000.htm 3. http://www./ 4. http:///encyclopedia/astro/ 5《宇宙遨游》未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