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件(13张PPT+13张PPT+19张PPT+13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件(13张PPT+13张PPT+19张PPT+13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24 12:51:39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
作者介绍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靖康之难后,宋室南渡,词人也因之开始了流亡生涯,饱受国破家亡的痛苦,历经颠沛流离。他在南宋都城临安回想起青壮年时在洛阳与友人诗酒交游的情景,不禁感叹今昔巨变,写下了这首词。
背景资料
关于“临江仙”
临江仙:词牌名,又称《鸳鸯梦》,《雁后归》或者《庭院深深》。双调,上片五句,押三平韵,三十字;下片同,共六十字。
知识链接
检查预习
三更(

堪惊(

ɡēnɡ
kān
全词围绕“闲”的心绪,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整体感知
1.从洛阳旧游到如今偏寓江南之“闲”,感慨国事的盛衰兴亡。
2.从昔日与英豪交往到如今此身独在之“闲”,感慨个人知交零落。
3.从二十多年的转瞬即逝到夜登小阁之“闲”,感慨时光飞逝而功业无成。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内容简要分析。
内容探究
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借杏花疏影、景色幽香的静景和伴着清韵悠远的笛声欢歌到天明的动景。描写了作者当年在良辰美景中与朋友一起借着酒兴尽情戏闹的游乐情形。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品味赏析
用“忆”字开篇,直接了当把往事展开来。这三句写景叙事,优美自然,它如同明净澄澈的清水一样。特别是“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两句,
“杏花”则点明在春天的夜晚,豪杰们抚琴弄笛,那情致高雅的笛声此起彼伏。作者以初春的树林为背景,利用明月的清辉照射在杏花枝上所撒落下来的稀疏花影,与花影下吹奏出来的悠扬笛声,组成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作者那种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下片感怀。残酷的现实和往昔的一切形成鲜明的对照,很自然会有一场恶梦的感触。这两旬概括了这段时间里国家和个人的激剧变化的情况。这里,作者以饱蘸着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的笔触,写下这感慨深沉的诗句,发人深思,启人遐想。这种看破世情、回避现实的消极态度,从侧面显示诗人对现实的极度不满,这是乱世怀古伤今的主题。
分析此词中所包含的复杂情感。
鉴赏评价
1.对美好往事的深切怀念,上片忆洛中旧游,追忆中的往事是美好的;有长沟流月仙境般的明净和幽寂环境,有“吹笛到天明”的闲情雅兴,追忆中寄托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
2.对二十年风雨颠沛、交游零落、国事沧桑的伤感。“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如今沦落异族,座中那些“豪英”也已在在,抚今追昔,作者倍觉伤感。
3.对人事、历史之沧桑的感慨,作者想到国家的兴衰自己的流离失所,发出“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的沧桑感叹。
这首词通过回忆在洛阳的游乐来抒发作者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以对比的手法,明快的笔调,通过对旧游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北宋亡国后深沉的感慨。寥寥几笔,勾画出来的自我形象相当丰满。


结构图示
写景?
?????????忆

???优美自然
叙事
身世之感

怀
家国之痛
临江仙
谢谢观看(共13张PPT)
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著有《稼轩长短句》。
据词题可知,此词当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中秋夜,为赠友之作。当时辛弃疾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治所建康即今江苏省南京市。这时作者南归已整整十二年了。十二年中,为了收复中原,作者曾多次上书,力主抗金都未被采纳。所以只能以诗词来抒发自己的心愿。
背景资料
豪放派,是形成于中国宋代的词学流派之一。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
豪放词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
知识链接
检查预习
姮娥


hénɡ
作者在这首词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展开了奇妙的想象。请作具体简要的分析。
整体感知
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在诗中展开了奇妙的想像:以金波四射的转轮比月之圆,以重新磨光的飞镜喻月之新,更想到了举杯邀嫦娥,向她求救如何对付白发的欺侮,还想到了乘风直上万里长空,俯看大好河山,再飞奔月宫,砍去婆娑的桂树,让清光洒满人间。
词中有对“白发欺人”的感叹,有“俯瞰山河”“斫去桂树”的宏愿,请对其寓意作简要分析。
内容探究
作者感叹“白发欺人”,是抒发壮志未酬的忧伤;俯看山河,表达了对故国家园的萦念;砍去桂树,寓有铲除一切黑暗势力的宏愿。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品味赏析
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作者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很自然地想到与月有关的神话传说:吃了不死之药飞入月宫的嫦娥,以及月中高五百丈的桂树。词人运用这两则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借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阴暗的政治现实的矛盾。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运用想象的翅膀,直入月宫,并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树。想象更加离奇,更加远离尘世,但却更直接、强烈地表现了词人的现实理想与为实现理想的坚强意志,更鲜明地揭示了词的主旨。
试对这首词作赏析。
鉴赏评价
1.开篇破题,写中秋圆月皎洁似金波,升高后逐渐变得像重新磨过的铜镜般明亮。
2.结句展现了作者奇特的想象:要飞奔月宫,砍去婆娑的桂树,让清光洒满人间。
3.作为豪放派词人,作者在本词中运用象征等手法托物言志,浪漫主义风格明显。
辛弃疾的这首词,无论是从它的艺术境界,还是从它的气象和风格看,都与运用神话传说的浪漫主义手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作者通过超现实的艺术境界,来解决现实的苦闷。是一首富于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优秀词章。


结构图示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神话传说(超现实艺术境界)—→
寄托理想、情怀

象(离奇)—→
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
谢谢观看(共19张PPT)
定风波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背景资料
乌台诗案——苏轼一生的转折点
“乌台诗案”:北宋著名的文字狱。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与时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他看到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扰民,心中不满,任杭州通判后写了二十多首托事以讽的诗,因而激怒新党。被构陷成罪,囚捕至京,系狱一百三十天。而且牵连甚广,苏轼的友朋故旧被连累处罚的达二十二人。苏轼在狱时自度必死,曾作诗与苏辙诀别。
知识链接
检查预习
蓑(

萧瑟(


suō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朗读指导
在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整体感知
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出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拐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词人形象。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可以联想到谁?
内容探究
可以联想到陶渊明及他的名篇《归去来兮辞
》。这里作者用典,抒发自己意欲归隐的心情。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品味赏析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这里可以见出作者的无所畏惧、气定神闲。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这里作者认为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了骑马,是因为无官一身轻,心情十分轻松。对比得出闲散江湖胜过奔波劳碌。
一蓑烟雨任平生。
“烟雨”不仅是自然界的风雨,还指代政治的风云变幻。这一句不是写眼前景,而是想心中事。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表明作者面对风云变幻的政治依然镇定洒脱、从容旷达。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作者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他于挫折中看到希望,于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让这暂时的挫折和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作者在词中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他的人生态度?
1.运用一语双关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风雨和人生的风雨相类比。
2.以小见大,以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
3.采取用典手法,借用陶渊明的典故,抒发自己意欲归隐的心情。
写法探究
作品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胸臆”?词人又是如何“以曲笔直写胸臆”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鉴赏评价
遇雨本是极平常的事,但不同的人在遇雨时的不同表现,能充分显示不同的心性修养。《定风波》虽从下雨写到雨停,但其意不在写遇雨的经历,而在通过遇雨的经历、通过眼前生活中的平常景象,表达自己的生活体验、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表达自己坦荡的胸襟、开朗的个性和乐观的精神。词作以“曲笔”(自然风雨和人生风雨双写)写“胸臆”(旷达的气度和潇洒的人格),塑造了一个履险如夷、忧乐两忘、祸福不惊、任天而动的自我形象。
诗人被贬黄州,为什么内心还会感到轻松呢?
因为可以过一种没有官场束缚的无拘无束的生活,所以内心轻松。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
——苏东坡《答李端书》
拓展延伸
这首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结构图示
莫听
何妨
一蓑烟雨任平生
????
?????????谁怕???????????????
春风
斜照
雨过天晴
也无风雨也无晴
归去
忧乐两忘
超然旷达
定风波
谢谢观看(共13张PPT)
浣溪沙
纳兰性德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纳兰受命与副都统郎谈等出使觇梭龙打虎山,十二月还京,此篇大约作于此行中,抒发了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
背景资料
后世评价·清词大家
诗人落拓无羁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脱俗的秉赋,加之才华出众,功名轻取的潇洒,与他出身豪门,钟鸣鼎食,入值宫禁,金阶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构成一种常人难以体察的矛盾感受和无形的心理压抑。加之爱妻早亡,后续难圆旧时梦,以及文学挚友的聚散,使他无法摆脱内心深处的困惑与悲观。对职业的厌倦,对富贵的轻看,对仕途的不屑,使他对凡能轻取的身外之物无心一顾,但对求之却不能长久的爱情,对心与境合的自然合谐状态,他却流连向往。纳兰性德虽然只有短短三十年生命,但他却是清代享有盛名的大词人之一。
知识链接
检查预习






pàn
shù
这首词主要是在写什么?为什么这样写?
整体感知
全词除结句外,均以写景为主,景中含情,纳兰的一草一木皆有灵性。边关的云烟、堡垒、落日均染上了情绪的色彩。整个边关不再是唐人笔下的雄浑、苍凉、悲壮,取而代之的是满目萧瑟的冷清与破败。
作者借景抒发了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
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
内容探究
虽然作者一直未曾直接抒发要表达的情感,但人们从字里行间揣摩出作者的感受。“吹断”二字写尽了北国秋冬之险恶,“若为情”的发问中带出了作者对到任的迷茫与不安。环境险恶,前途未卜,纳兰胸中风起云涌:怀古之心,恋乡之情,忧虑之思,纷纷扰扰难以平静。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品味赏析
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联想起同是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北风”言明时节为秋,亦称“秋声”。边地北风,从来都音声肃杀,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而纳兰在此处云“北风吹断马嘶声”。听闻如此强劲,如此凛冽的北风,作者心境若何,可想而知。难怪他会感慨“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充满着漂泊的诗意的自我放逐感。“古今幽恨几时平”,极写出塞远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既不同于遣戍关外的流人凄楚哀苦的呻吟,又不是卫边士卒万里怀乡之浩叹,而是作者对浩渺的宇宙,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世事的独特感悟,其情不胜真诚,其感不胜拳挚。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拓展延伸
这首词抒发了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全篇除结句外皆出之以景语,描绘了深秋远寒、荒烟落照的凄凉之景,而景中又无处不含悠悠苍凉的今昔之感,可谓景情交练。最后,“古今幽恨几时平”则点明主旨。


结构图示
深秋远寒
边塞(景)
北国秋冬之险恶
浣溪沙
荒烟落照
凄惘之情
谢谢观看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词的有关文学知识,理解词的主旨。
2.运用所学诗词鉴赏方法赏析自己喜欢的句子。
3.背诵四首词。
过程与方法
1.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体会词的意境美、音韵美。
2.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工具书理解词的大意。教师适时设疑、点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诗歌鉴赏方法理解重点句子,体会词人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词的主旨。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诗词鉴赏方法赏析自己喜欢的句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宋代诗人。陈与义前期的诗,多表现个人生活情趣,与现实社会的距离较远。南渡以后,国破家亡,颠沛流离,一路上对现实社会的各个阶层有着广泛的接触,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写了不少寄托遥深的诗篇,风格趋向沉郁悲壮。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纳兰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满族词人。其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词集有《侧帽集》《饮水词》。
二、背景资料
《定风波》: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靖康之难后,宋室南渡,陈与义也开始了流亡生涯,饱受国破家亡的痛苦,历经颠沛流离。他在南宋都城临安回想起青壮年时在洛阳与友人诗酒交游的情景,不禁感叹今昔巨变,写下了这首词。
三、朗读指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四、诗歌大意
1.《定风波》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2.《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二十多年的岁月仿佛一场春梦,我虽然还活着,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百无聊赖中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晴的景致。古往今来多少令人感慨的事,(都化作)渔歌在半夜响起。
3.《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缓缓移动的秋月洒下万里金波,就像那刚磨亮的铜镜又飞上了天廓。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怎么办呢?白发日增,好像故意欺负我。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还要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柯,人们说,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
4.《浣溪沙》
向着北方边疆一路前行,凛冽的北方吹散了骏马的嘶鸣,让人听不真切。在遥远的边塞,萧瑟的深秋季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抹晚烟袅袅升起,在这边地的城堡上显得尤其荒凉,夕阳西下,斜斜地照射在山海关城头的旗杆上。古往今来,胸中的怨恨何时能平?
五、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定风波》上片哪些词语表现了词人豁达的胸襟?
答案示例:莫听、何妨、谁怕、任平生。
2.《定风波》这首词,写眼前景,寓心中事,谈人生哲理。请结合词的上片,作简要赏析。
答案示例: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只“莫听”二字便写出性情,“穿林打叶声”,既是眼前实景,又何尝不是词人在官场多遭打击的写照。“何妨”句是前一句的自然延伸,徐行又吟啸,增加了挑战色彩。“谁怕”就更见词人坦荡胸怀。“一蓑烟雨任平生”,既豁达,又无奈,人生遭遇挫折,像遭遇风雨一样自然,不必害怕,顺其自然,山头斜照自有到来之时。
3.《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写了什么内容?
答案示例:上片回忆旧游生活,下片抒发亡国后深沉的感慨。
4.《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一词是如何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展开奇妙的想象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词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在词中展开了奇妙的想象:以金波四射的转轮比月之圆,以重新磨光的飞镜喻月之新,更想到了举杯邀嫦娥,向她求教如何对付白发的欺辱,还想到了乘风直上万里长空,俯瞰大好河山,再飞奔月宫,砍去婆娑的桂树,让清光洒满人间。
(二)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定风波》这首词的主旨句是“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应该如何理解其深层含意。
答案示例:第一句:不是写眼前景,而是想心中事,因为“雨具先去”,当时并无蓑衣,“任”字含放任自由之意。“我”的一生就是顶笠披蓑在人生风雨中穿行的,对此,“我”早已习惯,泰然处之。这是何等的逍遥!
第二句:表层意是写回头看狂风大作、风雨肆虐的情形,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深层意则是他淡化、弱化甚至无视了所有的风雨。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何足挂齿?利害得失,一并泯灭。这是何等的旷达!
2.品味《定风波》中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答案示例:“竹杖芒鞋”表明自己被贬谪的处境,“轻”体现了词人闲散江湖胜过奔波官场,远离宦海险恶反觉一生轻松,自嘲的背后表现了词人旷达超脱的智者襟怀。“谁怕”起强调作用。“烟雨”一语双关,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更指人生的风雨。一个“任”字,表现出苏轼面对风雨自信、自若的襟怀。
3.说说《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表达的意境。
答案示例:白天和朋友们在午桥畅饮,晚上围坐在杏树底下尽情地吹着悠扬的笛子,一直玩到天明,竟然不知道碧空的月光随着流水静悄悄地消失了。桥上欢歌笑语,桥下一片宁静,以静衬动。这三句写景叙事,优美自然。特别是“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两句,“杏花”点明在春天的夜晚,豪杰们抚琴弄笛,那情致高雅的笛声此起彼伏。词人以初春的树林为背景,利用明月的清辉照射在杏花枝上所撒落下来的稀疏花影,与花影下吹奏出来的悠扬笛声,组成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那种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
4.理解《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的含义。
答案示例:词人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进一步表达寂寞悲凉的心情。古往今来的大事已经转瞬即逝了,只有把它们编成歌儿的渔夫,还在那半夜三更里低声歌唱。这是低沉的感叹,软弱的呻吟,无能为力的自我表白。这种看破世情、回避现实的消极态度,从侧面显示词人对现实的极度不满,这是乱世怀古伤今的主题。
5.《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有对“白发欺人”的感叹,有“俯瞰山河”“斫去桂树”的宏愿,请对其寓意作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感叹“白发欺人”是抒发壮志未酬的忧伤;“俯瞰山河”表达了对故国家园的萦念;“斫去桂树”指有铲除一切黑暗势力的宏愿。
6.赏析《浣溪沙》中的“古今幽恨几时平”。
答案示例:此句点明全词的主旨。极写出塞远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既不同于遣戍关外的流人凄楚哀苦的呻吟,又不是卫边士卒万里怀乡之浩叹,而是词人对浩渺的宇宙、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世事的独特感悟,虽可能囿于一己,然而其情不胜真诚,其感不胜拳挚。
(三)赏读课文,鉴赏评价
1.《定风波》
赏析: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的历程,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词人的人生信念,展现着词人的精神追求。
2.《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赏析:这首词是词人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上片写对已经沦落敌国之手的家乡以及早年自在快乐生活的回顾。下片宕开笔墨回到现实,概括词人从踏上仕途所经历的颠沛流离和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结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通过上片和下片的今昔对比,萌生对家国和人生的惊叹与感慨,韵味深远绵长。
3.《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赏析:词人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地的政治理想。全词想象丰富,把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思想矛盾结合起来,体现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这首词的上片,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词的下片,词人又想象直入月宫,并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树,想象更加离奇,更加远离尘世,但却更直接、强烈地表现了词人的现实理想与为实现理想的坚强意志,更鲜明地揭示了词的主旨。
4.《浣溪沙》
赏析:这是一首边塞词,即事抒情,抒发了词人对人生、世事与时光的感慨。词作通过刻画“北风”“晚烟”“戍垒”“斜日”等边塞之景,将塞外的荒凉和词人内心的悲怆合二为一,凄凉中透露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今古之悲。上片从“身向云山”起笔,写到“北风”,再点明时间是“深秋”;下片先用对偶句具体描写深秋“荒”“旧”的景象,然后以“古今幽恨几时平”点明主旨。
六、课堂小结
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思想结晶,它为我们的民族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希望同学们多读诗词,积极去探求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