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安徽省2020-2021学年初二物理第一学期(苏科版)第二章物态变化二汽化和液化课后训练
一、单选题
1.冬天,身在户外的人们呼出一团团的“白气”,夏天却看不到这种现象,这是因为(
)
A.冬天气温低,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B.冬天气温低,人们呼出的水蒸气遇冷被液化成小水滴
C.夏天气温高,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后又汽化了
D.夏天气温高,人们呼出的水蒸气先液化后又汽化了
2.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用地膜覆盖农田
B.把湿衣服晾睛在通风向阳的地方
C.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
D.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3.如图所示,刚从酒精中拿出来的温度计示数会变小,这是因为温度计玻璃泡上的酒精(
)
A.熔化吸热
B.汽化吸热
C.升华吸热
D.液化放热
4.春季气温快速上升时,在很多房间的地板上会出现“回潮”的现象,地板上的水迹被擦掉又会出现,这些水迹的出现是一种什么物态变化( )
A.汽化
B.凝固
C.熔化
D.液化
5.小刚两次煮鸡蛋,第一次水沸腾后继续用急火煮,直至煮熟.第二次在水沸腾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至煮熟.两次比较(
)
A.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省燃料,省时间
B.第一种方法费燃料,但省时间
C.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
D.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两种方法所用的时间相近
6.如图,是小明探究水沸腾特点的实验装置,甲、乙是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明实验时加纸板,目的是为了提高水的沸点
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
C.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说明水沸腾不需要吸收热量
7.如表是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如按表所提供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水银
镁
铜
铝
铁
钨
熔点/℃
﹣39
649
1083
660
1525
3410
沸点/℃
357
1090
2360
2467
2750
5900
A.在-40℃里,水银温度计已不能使用
B.电灯泡里的灯丝常用钨丝制成,因为钨的熔点高
C.用放在一个容器内加热熔化混合后再冷却的方法可以得到镁铁合金
D.用放在一个容器内加热熔化混合后再冷却的方法可以得到铝铜合金
8.在做“观察水的液化”实验中,对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需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B.烧瓶口上方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水蒸气上升后遇到金属盘液化成水珠
D.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以在盘中加些冰块
9.汽车开了空调后,前挡风玻璃表面有时会出现“水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冬夏,水雾是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的
B.无论冬夏,水雾是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
C.夏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夏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10.如图所示,能说明水正在沸腾的图是(
)
A.
B.
C.
D.
11.如图所示瓶装液化石油气主要成份是烷烃和烯烃系列的混合物,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各成份的沸点如
下表所示,常温下液化石油气很难用尽,瓶内常有残留物.该残图物的主要成份是(
)
物质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乙烯
丙烯
丁烯
戊烯
沸点oC
-88.6
-42.2
-0.5
36.1
-102.4
-47.7
-6.5
30.1
A.乙烷
乙烯
B.丁烷
丁烯
C.戊烷
戊烯
D.丙烷
丙烯
12.吐鲁番是全国有名的火炉,常年高温少雨,水贵如油。当地流行使用坎儿井,大大减少了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漏。如图所示。坎儿井由明渠,暗渠,竖井组成,暗渠即地下水道,是坎儿井的主体,宽约12m,井的深度因地势和底下水位高低不同而有深有浅,一般是越靠近源头,竖井就越深,最深的竟可达90m以上,井内的水在夏季约比外界低5~10℃,以下关于坎儿井减少水的蒸发的原因,其中错误的是( )
A.地下有源源不断的水供应,所以减少了水蒸发
B.井内的水温比外界低,也是减少水发的原因
C.主体水道深埋地下,减少了由于空气流动管来的水的蒸发
D.主体水道深埋地下,减少了由于水流动时表面积过大带来的蒸发
二、填空题
13.(枣庄中考)小李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
℃,醋的沸点只有60
℃,当温度达到_____℃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_____(填“会”或“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____℃,只有当_____时,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高.
14.小明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每隔30s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据此作成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水______
(选填“会”或“不会”)继续汽化.
15.如图所示,用电蒸锅蒸馒头时,电热丝加热使水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产生高温水蒸气。水蒸气接触到馒头时液化,同时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从而把馒头蒸熟。
16.在电视剧《最美逆行者》中,我们最可爱的逆行者白衣天使们戴的护目镜往往会因为起了一层水雾而看不清,形成这层水雾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
三、实验题
17.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甲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为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______(选填“D”或“E”)图。
(3)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时,温度______;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_____℃,说明此时的大气压______
(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
(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四、计算题
18.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镜片上会出现一层雾,使视线变得模糊;一段时间后,镜片上的雾又会自动消失。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镜片起雾随后又消失的原因。
19.住在非洲沙漠中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冰箱保鲜食物,人们发明了一种“沙漠冰箱”--罐中罐.它是由一个内罐和一个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上潮湿的沙子,如图所示,使用时将食物饮料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然后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在两罐间的沙子上撒些水,这样就能起到保鲜作用.请回答:
(1)经常在两罐间撒些水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医生常用一面小镜子伸到病人口腔中观察病情。医生通常先把小镜子在火上烤一烤,然后再伸到病人口腔内。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
1.B2.B3.B4.D5.D6.B7.C8.B9.C10.D11.C12.A
13.60
不会
60
醋全部汽化
14.不变
会
15.汽化
放出
16.液化
17.自下而上
D
不变
98
小于
液化
18.刚进入室内时,
镜片的温度还较低,
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低温镜片后,
液化为雾状小水珠;
一段时间后,
镜片温度升高,
小水珠又蒸发,
雾随之消失。
19.水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对食物可起到保鲜的作用
加快沙中水的蒸发
20.使小镜子温度升高;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使牙医看清楚牙齿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