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13课 五四运动 课件 (31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13课 五四运动 课件 (31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23 23:01:59

文档简介

第13课
五四运动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使学生认识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感悟五四运动的精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大量文字资料和提取《五四运动》《上海商人罢市游行》《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热烈欢迎》等图片中的信息,引导学生掌握五四运动的爆发、扩大、胜利和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感悟五四青年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难点:五四运动的性质
四、教学方法
讲述法
合作探究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学法指导
合作探究
对比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
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引领带入课堂。
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探寻先锋足迹,感悟五四精神!

展示学习目标:学生朗读,明确学习方向。
依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设置,我按时序依次学习:
二、五四运动的爆发
【小组探究】阅读课本第59—60页“五四运动的爆发”正文部分,并观看视频:五四运动。
回答问题。
问题: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是什么?(3分钟)
思考:中国外交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标语展示)
阅读课本P60,归纳出五四运动兴起的时间、地点、口号、主力、斗争形式、要求
小组合作探讨:从五四运动的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我们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性质是什么?为什么?
结果:
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爱国学生。
(过渡)
三、五四运动的扩大
【小组探究】阅读课本第61页“五四运动的扩大”正文部分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从6月起,运动的主导力量有什么变化?
运动的中心有什么变化?
五四运动爆发后,中外对五四运动都有什么反应?
阅读教材及下列材料:回答从6月起,五四运动的扩大有什么表现?运动的主导力量、中心有什么变化?
材料一:“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获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材料二:“为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
——工人罢工
“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
——商人罢市
“罢市救国,不办卖国贼不开行,为良心救国牺牲私利”
——上海商人罢市标语、口号
结果:(初步胜利:释放、罢免、拒绝)
归纳五四运动的过程
四、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回眸: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习总书记做重要讲话:
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9年4月30日)
阅读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其阶级力量、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革命也朝着新的方向发展。
材料二:毛泽东: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材料三:五四运动最突出的思想贡献就是引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经验,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无产阶级力量的伟大,深入到工人当中,宣传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促进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随着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进一步传播,促进了工人阶级觉悟的提高,要求成立能领导自己斗争的政党。一个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政党应运而生。
知识拓展: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比较(教师引领讲解)
精神升华: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设问:我们青少年该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祖国、担当时代责任、明辨大是大非、勇于砥砺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小结(边提问边展示)
四、课堂检测及课下作业
1、下列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

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还我青岛
2.小历同学是在今年的“青年节”那天光荣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你知道“青年节”是为了纪念哪一历史事件吗?(
B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南昌起义
3、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爱国运动。与这场运动爆发密切相关的是(
C

A.三国协约的成立
B.三国同盟的成立
C.巴黎和会的召开
D.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4、下列口号或言论出现在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中的是(
A

A.“还我青岛”
B.“自强”、“求富”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5.
1919年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一个时代”是指(C

A.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B.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社会主义革命新时代
6、100年前,一群青年学生发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怒吼,掀起了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拒签和约”是……一项重要成果,全国人民为此进行了坚决斗争。天津、陕西等地赴北京代表,在新华门冒雨伫立一天一夜。陕西学生代表屈武“长跪痛哭,以首触地有声”,激愤地说:“现在国家都要亡了,如果政府再不想办法,不答应学生的要求,我们只好以死力争。”
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材料三:英国公使朱尔典也大体同意我的看法……这场中国的民族运动基本上是合理的……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
——1919年美国公使芮恩施给国务院的报告
(1)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次运动的情况?
根据材料一回答“学生的要求”是什么?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6月以后这场运动出现的新变化是什么?
(3)材料三说“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指什么方式?
作业:
整理笔记,背诵
做练习册
PAGE
1(共31张PPT)
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3课
五四运动
学习目标
1.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
2.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
3.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背景:
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正义要求:
一、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二、废除“二十一条”
三、收回青岛主权
中国外交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落后就要挨打。
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
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学生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学生更加激愤。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
中国外交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落后就要挨打。
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阅读课本P60,归纳出五四运动兴起的时间、地点、口号、主力、斗争形式、要求
爆发
时间
地点
口号
主力
斗争
形式
提出要求
1919.
5.4
北京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
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学生
游行示威
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反帝
反封建
五四运动是一场_____的___________的_____运动。
彻底
反帝反封建
爱国
小组合作探讨:从五四运动的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我们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性质是什么?为什么?
爆发时间
地点
口号
主力
斗争形式
提出要求
1919.5.4
北京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学生
游行示威
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爆发的概况
结果:
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爱国学生。
任务二
【小组探究】阅读课本第61页“五四运动的扩大”正文部分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从6月起,运动的主导力量有什么变化?
运动的中心有什么变化?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五四运动爆发后,中外对五四运动都有什么反应?
社会各阶层广泛拥护。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


日本帝国主义在天津、上海、南京、汉口等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生的爱国运动。
材料一:“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获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材料二:“为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
——工人罢工
“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
——商人罢市
“罢市救国,不办卖国贼不开行,为良心救国牺牲私利”
——上海商人罢市标语、口号
阅读教材及下列材料:回答从6月起,五四运动的扩大有什么表现?运动的主导力量、中心有什么变化?
表现: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学生
工人
北京
上海
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初步胜利:释放、罢免、拒绝)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②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③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①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结果
阶段
时间
地点
主力
口号
结果
爆发
扩大
1919年5月4日
1919年6月初
北京
上海
学生
工人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释放、罢免、拒绝),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归纳五四运动的过程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9年4月30日)
材料一: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其阶级力量、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革命也朝着新的方向发展。
材料二:毛泽东: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材料三:五四运动最突出的思想贡献就是引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经验,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无产阶级力量的伟大,深入到工人当中,宣传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促进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随着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进一步传播,促进了工人阶级觉悟的提高,要求成立能领导自己斗争的政党。一个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政党应运而生。
阅读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性质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意义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的宣传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比较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
领导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
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中国近代史:
1840——1919
——1949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名称
相同点
不同点
革命性质
革命任务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发展前途
旧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反帝反封建
资产阶级
三民主义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
马克思列宁主义
实现社会主义
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比较: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表现在哪?
新的领导阶级——
新的理论思想——
新的奋斗目标——
新的群众力量——广泛群众性
新的斗争面貌——彻底反帝反封建
工人阶级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显示了伟大力量,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
我们该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祖国、担当时代责任、明辨大是大非、勇于砥砺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1、导火线:
2、时间、地点:
3、口号:
4、发展
(扩大):
5、结果:
6、意义
⑴性质:
⑵意义:
7、五四精神:
第13课
五四运动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919年5月4日
北京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
⑴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⑵主力:青年学生—工人阶级
取得重大胜利
⑴释放被捕学生。
⑵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
⑶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课堂练习
1、下列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还我青岛
2.小历同学是在今年的“青年节”那天光荣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你知道“青年节”是为了纪念哪一历史事件吗?(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南昌起义
3、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爱国运动。与这场运动爆发密切相关的是(

A.三国协约的成立
B.三国同盟的成立
C.巴黎和会的召开
D.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4、下列口号或言论出现在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中的是(

A.“还我青岛”
B.“自强”、“求富”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5.
1919年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一个时代”是指(

A.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B.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社会主义革命新时代
6、100年前,一群青年学生发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怒吼,掀起了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拒签和约”是……一项重要成果,全国人民为此进行了坚决斗争。天津、陕西等地赴北京代表,在新华门冒雨伫立一天一夜。陕西学生代表屈武“长跪痛哭,以首触地有声”,激愤地说:“现在国家都要亡了,如果政府再不想办法,不答应学生的要求,我们只好以死力争。”
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材料三:英国公使朱尔典也大体同意我的看法……这场中国的民族运动基本上是合理的……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
——1919年美国公使芮恩施给国务院的报告
(1)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次运动的情况?
根据材料一回答“学生的要求”是什么?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6月以后这场运动出现的新变化是什么?
(3)材料三说“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指什么方式?
作业:
整理笔记,背诵
做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