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
作者 张岱
四海中心学校 吴胜利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疏通文句,积累文言词汇。
2、品味雪后西湖奇景,了解本文白描的写作手法。
3、体会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情感。
附:课文内容分解表
知识点 学
理解 一般应用 综合应用
朗读课文,疏通文句,积累文言词汇 ★
品味雪后西湖奇景,了解本文白描手法 ★ ★
体会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情感 ★
学描述表
知识点 学 描述语句 行为动词
1 理解 朗读课文,疏通文句 朗读、翻译
2 理解、一般应用 品味雪后西湖奇景,了解本文白描手法 朗读、分析、品味、评价
3 综合应用 体会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情感 分析、品味、评价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朗读,把握课文大意,背诵课文,疏通文句,赏析雪后奇景是重点。结合背景理解张岱的“痴”心,了解写景的白描手法是难点。
多媒体应用
设计思想
1)、通过展示西湖雪景图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嘘唏兴趣。
2)、播放音乐或课文朗诵录音,营造学习氛围。
3)、利用幻灯提出问题,出示训练材料,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和训练。
2、媒体应用情况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 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幻灯 西湖雪景图片、吟雪诗句 学生感受雪后奇景,激发兴趣
幻灯 背景音乐,课文朗读录音 营造学习氛围,指导朗读
幻灯 学习问题、训练材料 检测、译文、训练、引导思考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吟雪名句大比拼。
(展示雪景图片,学生吟诵诗句)
当洁白的雪花翩然而至的时候,那粉装玉砌的世界便成了一个童话世界,历代文人墨客在雪地上吟出无数吟雪名句,你能背诵一些吗?
2、今天,我们就和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二)、初读课文
1、字词障碍一扫清。
投影课文内容。
①、听范读,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②、检查听读效果。
2、自主合作解文意。
①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划出不解的句子。
②质疑问难,合作解决。
③检测学习效果。(出示重点词句,学生解释翻译)
3、朗读课文找文点。
①个别朗读。
再请一位同学读一遍。这次朗读的要求高了一点儿:这篇短文中,作者似乎犯了一个颇严重的前后矛盾的错误,请你把它指出来。
②齐读课文。
我们一起来再齐诵一遍,这次要求更高了。文中一个句子里有一个词语可以形象地概括出张岱的形象,请你找出来。
(三)、品读欣赏
1、精读课文品“痴”情。
①、张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呆人。大家听课文录音,说一说,张岱哪些地方表现出特别的“呆气”?
a 、动情夸张读“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体会“万籁俱寂”的情景。
b 、想象情景说(视觉、触觉……),体会“天寒地冻、肃杀、冷寂”的环境。
②、体会张岱的“痴”心。
a 、舟子理解他的痴吗?舟子不懂“我”的心,那有人懂吗?
◆读“大喜……”一句(强饮……),体会心情。
(酒逢知己千杯少)
◆老师还有一疑问:饮酒之前不问姓氏,饮酒之后才问;问却避而不答姓氏,只说“是金陵人,客此”,然后不留地址,不留电话不留E-mail,这段奇遇,是不是张岱处理得太草率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痴人,何须留名。张岱心中只有自然)
◆我们现在来看最初我们发现的那个矛盾,是张岱数不清楚人数吗?是张岱一不小心犯了一个可笑的错误吗?
(知音尚且不顾,何况舟子呢)
b 、张岱一心融入自然,如此孤独,这其中会不会有更深层的原因呢?
◆舟子说他“痴”,张岱会辩解吗?此时,他心里会说些什么呢?
(启示学生根据“崇祯”一词及课文注释①,体会张岱的心理:故国已亡,但我决不媚俗失节)
◆小结:原来张岱“痴行”的背后还有一颗“痴心”:思故国而痴情山水,不顾世俗而融入自然。
2、赏读文段品“痴”景。
①在“十二月”“大雪三日”后的“更定”时分,到湖心亭看雪,真是一个痴迷人。这雪景也一定有特异之处。
②读写景句。
③设疑:
◆“天与云与山与水”多拖沓啊,古人不是说要惜墨如金吗?一连用了三个“与”,我看一个不用也行。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天地浑然一体,苍茫浩大的气势,让人唯觉其“大”)
◆还有一个地方,老师不解:文中那些量词怎么这么怪啊?明明应该是这样的嘛: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湖中人两三个而已。
(体会景物“依稀渺小”之感,让人唯觉其“小”)
④本文描写雪景的文字有什么特点?
◆语言华丽优美,注重渲染雕饰吗?(简练、朴素、自然、精妙)
◆了解白描手法
这种写景的方法叫“白描”——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勾勒出事物的形象。
那怎么理解“白描“的手法呢?你们可曾听过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诗。 “白描”就是“淡妆”,有时“淡妆”比“浓抹”更见风韵。
(四)迁移训练
1、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才是“淡妆”(白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白描)
评述: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对九个景物进行了排列,勾勒了一幅《天涯游子图》。在这幅图中,藤是枯的,树是老的,鸦是黄昏中的,它们给人的情绪是萧索暗淡的。此时再看到小桥流水人家,那种思乡思家的情绪就很自然地从心底弥漫开来。抬头望望远处漫漫古道,听听耳边呼啸秋风,看看跨下长途跋涉的瘦马,啥感觉?只能断肠!仅28字就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这就是白描。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朱自清《春》)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周密《观潮》)
2、背诵课文,课后练习2、3。
我们再次诵读课文,进一步体会张岱的痴情,西湖雪后奇景。(诵读课文)
(五)结语
张岱这样的痴人,在历史上不胜枚举,他们在现实中被压弯了腰,他们在现实中透不过气来了,于是,他们只有在大自然中来伸一伸他们要被压垮了的腰杆,在大自然中来深深地呼吸一口干净的空气。他们宁愿自己是山是水是树是花是草是一朵云是一片冰。他们寄情于山水。他们在这片山水中来寻找心灵的归宿。曹 雪芹在《红楼梦》中有一名诗,送给大家,你们再细细去品张岱之痴吧: 满纸荒唐言, 一把心酸泪。 都言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在动情的朗读中结束全文)。
五、教学流程图
开始
欣赏图片
吟雪名句大比拼
吟诵诗句
诵读课文、疏通文意 读、译、测
品赏课文
痴行 痴心 痴景
结束
六、板书设计
湖心亭看雪(张岱)
痴行
痴 痴心 故国之思
痴景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