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升华和凝华

文档属性

名称 4.4 升华和凝华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10-30 12:5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升华 凝华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二、重点难点:
1、正确识别现实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
2、利用升华、凝华的吸、放热规律解决问题。
三、知识归纳
1、定义: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升华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所以升华有致冷作用。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
3、升华、凝华现象举例:
如升华现象:冰冻的衣服变干、雪堆没有熔化变小、灯丝变细、衣柜里的卫生球变小、固体清香剂消失。
凝华现象:霜、灯泡壁变黑、北方冬天窗户结冰花、冰棒纸上白花花的“粉”、雾凇等。
4、人工降雨、舞台“烟雾”之谜:
  关于人工降雨原因:一是干冰的升华降温;二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三是小冰晶下落遇到热的气流熔化成小水珠,小水珠越结越大,小水珠的重力大于上升气流产生的浮力时,水珠下落到地面就形成雨。
  关于舞台“烟雾”的之谜:干冰粉喷洒到舞台上,迅速升华,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来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
5、方法规律:
 在物质的三态之间的六种变化,采用对比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记住物态变化的条件和特点。例如,熔化和凝固的对比;汽化和液化的对比;升华和凝华的对比;晶体和非晶体的对比;蒸发和沸腾的对比;晶体的熔化和液体的沸腾的对比等。
  在分析物态变化现象时,弄清物态变化中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以及变化过程中的条件。如冰冻衣服晾干,是因为衣服下的冰吸热升华成水蒸气,初始状态是冰,最终状态是水蒸气,条件是吸热,物态变化是升华。
典例分析:
例1、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入一些卫生球碾碎后的粉末,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可以看到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雪景”是卫生球升华而成的 B.“雪景”是卫生球凝华而成的
  C.“雪景”经历了汽化和凝固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D.“雪景”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例2、如图,用久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上的钨(   )
  A.凝固了   B.升华了   C.凝华了   D.先升华后凝华
例3、如图是研究碘的物态变化的实验装置。当碘________热量后,直接升华成碘蒸气;碘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板会放出热量,________成固态的碘。(填物态变化名称)
                
例4、实施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是飞机在高空撤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________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于是高空水蒸气便________成小冰晶或________成小水滴,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从而形成降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例5、(2011鞍山)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升华现象
B 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最终“消失"了,这是蒸发现象
C 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有冰花,这是凝华现象
D 用久的白炽灯泡内壁发黑,这是凝固现象
课堂练习:
1、深秋的晚间"下霜",这是______现象.
2、寒冷的冬夜,常在房间的玻璃窗内表面结上一层冰花,这是_______现象;在北方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外界进到暖和的屋子里,镜片上很快会出现小水珠,这是_________现象。(填“汽化”、“液化”、“升化”、或“凝华”)。
3、冬天,冰冻的衣服在低于0℃的室外,也会逐渐变干,这是因为冰发生了 。在很冷的冬天,窗户玻璃上结有冰花,这冰花是窗边的水蒸气 而形成的。
4、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固态的二氧化碳(即干冰),干冰迅速 ,从周围空气中 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急剧 ,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凝结下落,变成水滴就成了雨。
5、判断正误:
(1)夏天在箱子里放一些卫生球(用萘制成的), 用来预防虫蛀, 过几个月后, 卫生球变小或消失, 这是因为卫生球升华所致. ( )
(2)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结了冰,未见冰熔解,衣服却慢慢变干了,这是汽化现象.
6、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
A. 露的形成 B. 霜的形成
C. 雾的形成 D. 冬季里, 在室外活动的人呼出的"白气"
7、下面的几个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 )
A.物体在升华过程中要吸收热量,在凝华过程中要放出热量
B.物体在升华过程中要放出热量,在凝华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C.气体在液化时要吸收热量
D.液体蒸发时要放出热量
8、在实验室里,常用固态二氧化碳的升华( )
A吸热来获得高温 B放热来获得低温
C吸热来获得低温 D放热来获得高温
9、下面各组物态变化的过程中,都需要吸热的一组是:( )
A、蒸发、液化、凝华; B、凝华、沸腾、熔化;
C、凝固、汽化、升华; D、熔化、汽化、升华。
10、冬天能够看到人呼出的"白气"和屋顶瓦片上的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白气",是水蒸汽放热液化而成的 B."白气",是水吸热汽化而成的
C.霜是水蒸汽吸热凝华而成的 D.霜是水放热凝固而成的
11、下列现象中都发生了物态变化,其中属于升华的是: ( )
A. 卫生球放了一段时间会变小 B. 江面上逐渐形成了大雾
C. 擦在玻璃上的酒精很快干了 D. 冰块吸热后逐渐融化
12、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壁会变黑,这一现象中,组成了灯丝的物质的钨发生的物理变化是: ( )
A. 汽化与凝华 B. 汽华与凝固 C. 升华和凝华 D. 升华与凝固
13、下列现象中需要放热的是( )
A、碘变成碘蒸气 B、夏天湿衣服晒干 C、水银变成水银蒸气 D、水结成冰
14、电灯泡发光时灯丝的达到2000℃。能用铁、金、铅来制造电灯泡的灯丝吗?如果由你来挑选,你准备选哪种金属来制造电灯泡的灯丝?说明你的理由
15、小红整理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请你帮她写出物态变化的名称
(1)冬天早晨出跑步,嘴里往外呼“白气”,是_____现象.
(2)冰雪化成水,是________现象.
(3)夏天洗过的衣服晾干了,是_____现象.
(4)钢水变成钢块,是_____现象.
(5)霜的形成,是________现象.
(6)冻了冰的衣服,也变干了,是______现象.
(7)夏天,自来水管常“出汗”,是________现象
16、红红到剧院看演出时,她看到在舞台上,有时为了增加效果,剧务人员用机器把一些小颗粒吹向舞台,这时在物台上形成了一团团“白气”,请你解释一下“白气”是怎么形成的?小颗粒又是什么呢?
17、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入一些碾碎的卫生球粉末,然后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微微加热,停止加热后,烧瓶内树枝上会出现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你知道这是为什么?
课后作业:
1.湿衣服挂在-20℃的室外,结冰后会逐渐变干,原因是发生了( )
A.蒸发 B.升华 C.凝固 D.凝华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升华在任何温度下都可发生 B.冰冻的衣服必须先熔化后才能变干
C.气体要变成固体,必须先液化再凝固 D、升华有致冷作用
3.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
了( )
A.干冰熔化吸热 B.干冰升华吸热 C.干冰液化放热 D.干冰凝华放热
4.北方的冬季,常见的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
A 、室外冻冰的衣服变干 B.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
C.湖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 D.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
5、下列现象中,一定向外界放出热量的是 ( )
A、冬天,水结成冰 B、涂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就变干了
C、铁矿石变成了铁水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了
6、冰花出现的自然环境可能是 ( )
A.夏天的早晨 B.梅雨季节傍晚 C,寒冬的清晨 D.雷雨过后
7.下列各组物态变化中,都放出热量的是( )
A.液化和凝华B.熔化和汽化C.凝华和升华D.凝固和熔化
8.下列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放出热量B.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液体的质量,质量越大,蒸发越快
C.夏天挂在室内的湿衣服晾干,属于汽化现象
D.蒸发只有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
9.在春天会看到冰棒冒出白色的气,,这是因为( )
A.冰棒蒸发产生的水蒸气B.冰棒升华产生的小冰晶
C.冰棒熔化成小冰晶D.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
10、下列现象中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1)冬天,河内冰层的形成 ;
(2)寒冷的冬天,室内窗户玻璃上形成的冰花 ;
(3)用久的日光灯两端管壁发黑 .
(4)严寒的冬天树枝上出现“雾凇” ;
(5)炎热的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
11.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
A、放在火炉边的一小块冰一会儿不见了 B、萘制的卫生球日久变小了
C、寒冷的冬天窗户玻璃内表面出现的冰花 D、花盆中潮湿的泥土变干了
12.下列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接正确的是 ( )
A、水壶中的水沸腾——液化 B.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升华
C.冰箱冷冻室内壁上出现冰霜——凝固 D.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液化
13.下列四组物态变化中,均吸热的一组是 ( )
A、熔化、汽化、凝华 B.熔化、液化、升华
C.熔化、汽化、升华 D,熔化、液化、凝华
14.下列现象属于升华的是 ( )
A、生产中用“干冰”防止食物变质 B、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汗”
C.烧开水的壶中冒的“白气” D、冰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矮
15.实验室要制造低温而又干燥的环境,可以用下列措施中的 ( )
A.用大量冰块熔化来降温 B.用喷大量水蒸汽来降温
C.用大功率电风扇吹走热量 D.用干冰升华来降温
16.夏天打开电冰箱冷冻室门时,我们可以看到冒“白气”,这是 ( )
A、冷冻室里的冰升华产生的水蒸气 B.冷冻室里的冷空气遇热凝华形成的小水滴
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水滴 D.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水水滴
17.下列现象的产生,需要吸热的是( )
A.夏天,输水管外出现小水珠 B.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 D.早晨,室外大雾迷漫
18.在北方的冬季,下列几种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室外冻冰的衣服会变干 B.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
C.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 D.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19.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 )
A.先液化后蒸发 B.先升华后蒸发 C、先液化后升华 D.先凝华后升华
20.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可产生“白云”,使舞蹈演员好像在云中飞舞.舞台上的这种“白云”是 ( )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的小液滴 B.干冰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C.干冰迅速升华后变成的气体 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21.炎热的夏天,小亮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支冰棒,发现包装纸上附有——些小冰晶,打开包装纸后,看到冰棒在冒“白气”,一会儿,冰棒变成了冰水.根据该情景请你提出一个关于物态变化的问题并回答.
例如:问题:冰棒变成冰水是什么物态变化过程
简答:是熔化吸热过程.
22、在西行的列车上,“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欢快的歌声,把人们带到了美丽的新疆.
(1)天山上的冰雪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水库”,冰雪熔化时的温度是 ℃,熔化过程中冰雪需要 热量,
(2)天山雪水灌溉农田时,为了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常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 和 ;
(3)新疆是远离大海的内陆地区,遇到干旱时节,当天空乌云密布时,人们用飞机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撒向天空,实施人工降雨,这是通过干冰 为气体,而 热量来实现的.
答案
典例分析:
 例1、解析:卫生球加热后先升华变成气态,停止加热后,随温度降低,又会凝华,有一部分会附着在树枝上,形成所谓的“雪景”。
答案:D
例2、答案:D;
例3、解析: 固态碘在升华时需要吸收热量;碘蒸气遇冷时放出热量,凝华成固态。
  答案:吸收  凝华
  总结升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称为升华,在升华过程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在凝华过程需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例4、解析:固态干冰变成气态二氧化碳是升华过程,升华过程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水蒸气变成小冰粒的过程是凝华过程,水蒸气变成小水滴的过程是液化过程。
  答案:升华   凝华  液化
例5|、AC
课堂练习:
1、凝华 2、凝华 液化 3、升华 凝华
4、升华 吸收 下降
5、(1)、√(2)× 6、B 7、A 8、C 9、D 10、A 11、A 12、C 13、D
14、用钨,因为在2000℃铁、金、铅都熔化成液体 15、卫生球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
16、(1)液化(2)熔化 (3)汽化(4)凝固 (5)凝华 (6)升华 (7)液化
17、“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吹出的小颗粒是干冰
作业
1.B 2.D 3.B 4.B 5.A 6.C 7.A 8.C 9.D 10.(1)凝固 (2)凝华 (3)先升华后凝华 (4)凝华 (5)蒸发(或汽化) 11.C 12.B 13.C 14.A 15.D 16.D 17.C 18.B 19.A 20.D
21、问题:剥开冰棒包装纸的冰棒为什么冒白气” ?
简答: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棒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22、(1)0℃ 吸收 (2)渗漏 蒸发 (3)升华 吸收
固态
气态
升华 (吸热)
凝华 (放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