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海南省中学初中组化学课堂教学比赛笫一名杜晓莹《原子的构成》教案及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年10月海南省中学初中组化学课堂教学比赛笫一名杜晓莹《原子的构成》教案及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10-30 13:01:33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人们终于抛弃了原子不可分割的陈旧观念。
1897年,汤姆生在原子内发现了电子,
汤姆生原子模型
卢瑟福原子模型
1803年,道耳顿提出:构成物质的最小
粒子是原子,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1911年,卢瑟福通过精密实验证明在原子
的中心有一个极小的核,电子绕核高速旋转。
道尔顿原子模型






+
+
+
+
+
+
+
+
+
+
+
+
2.原子核所带电荷由什么粒子决定?
1.原子内部各粒子分别显什么电性?
3.核电荷数与质子
数是什么关系?
约10-10m
10-15~10-14 m
板书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粒子种类 质量
质子 1.6726×10-27 kg
中子 1.6749×10-27 kg
电子 质子质量的1/1836
+

+
+
+



+
+
+
+
+
+
+
+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 1 0 1
氮 7 7 7
氧 8 8 8
钠 11 12 11
镁 12 12 12
请找出不同原子内部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板书
原子的质量非常小,到底有多小呢?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
1.993×10-26 kg
2.657×10-26 kg
相对原子质量(Ar) =
某原子的实际质量(kg)
标准碳原子质量(kg)
1
12
×
原子实际质量的单位为 “ kg ”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 “ 1 ” 。
2.657×10-26 kg
1.993×10-26 kg
1
12
×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
15.998

16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 kg
一个硫原子的质量为5.326×10-26 kg
5.326×10-26 kg
1.993×10-26 kg
1
12
×
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
32.068

32
原子种类 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氧 2.657×10-26 kg 16
硫 5.326×10-26 kg 32
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几种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 1 0 1
碳 6 6 6
氮 7 7 7
镁 12 12 12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中子数
(近似值)
钾 19 20 19
钙 20 20 20
1
12
14
24
板书
39
40
学完本课,你了解了哪些原子的知识
+
+
+



原子空洞洞,核小却很重, 带着正电荷,位置在当中; 质子和中子,核里来相逢; 电子绕核转,永远不相碰。
展望
习题
1.原子核由 构成。
A.质子和中子 B.电子和中子
C.质子和电子 D.质子、中子和电子
A
B
2.一种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已知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则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 50 B. 86 C. 136 D. 222
展望
1、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
A、56 g B、56
C、9.288×10-26 kg D、1/56 g
2、一个铝原子中共有40个粒子,其中14个粒子不带电,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40   B、27 
C、26   D、28
B
展望
原子
种类 原子核 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氢 1 1
碳 6 6
铁 26 56
磷 16 31
氮 7 7
0
1
6
12
26
30
15
15
7
14
展望
道尔顿最早发现了原子,他提出的近代原子学说主要有以下观点:
1、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
2、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3、同种元素的原子,其质量、性质都相同。
展望
1、核电荷数 = 质子数
原子核
原子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
(+)
(-)
不带电
( )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返回
(1)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2)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原子中不一定含有中子(如氢原子)
(4)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在原子中:
返回
1、相对原子质量Ar =
某原子的实际质量(kg)
标准碳原子质量(kg)
1
12
×
2、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中子数
(近似值)
总结课题1 原子的构成
海口实验中学 杜晓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知道原子内部各微粒的特征;
3、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会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原子结构的模型,初步建立微观世界的观念;
2、通过对不同原子的构成的比较,培养学生从文字和表格、图形中获取信息,提高对比分析、提炼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原子构成的发现史,形成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是无可穷尽的观点。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原子的构成及原子内部各微粒的特征
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理解及其与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
2、难点:原子的构成及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理解
三、教学方法
讨论、启发、视频模拟、对比归纳
四、教学过程
【引入】自然界蕴藏着无数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浩瀚的星空,群星闪烁,距我们最近的恒星也有4.21光年。宇宙到底有多大呢?人们还在探索着。
在人们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里,同样奥秘无穷,那里有细胞、病毒、分子、原子……【教师展示】老师这里有一瓶水,构成水的微粒是水分子,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可以再分;(停顿)构成这把铁尺的微粒是铁原子。
【教师】还有比原子更小的微粒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讨的课题——原子的构成。
【板书】课题1 原子的构成
【教师】人类为了揭开物质世界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征途。让我们跟随科学家走过的脚步,一起去感受认识原子的艰难而曲折的历程:
1803年,道尔顿最先向全世界提出: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是原子,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恩格斯在评价道尔顿的原子论时说:“原子论的提出,是人类向未被征服的领域进攻的开始。”此后近一百年,关于原子结构的认识没有大的变化。
大约100年以后,汤姆生在原子内发现了一种更小的微粒,这种微粒叫什么呢?——叫电子,从此人们终于抛弃了原子不可分割的陈旧观念。同学们可以看着汤姆生的原子模型,电子就像西瓜籽一样均匀镶嵌在整个原子中。
又过了十几年,汤姆生的学生卢瑟福通过精密实验证明原子不是像他的老师说的那样是一个实心球体,而是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极小的核,我们把这个核叫做原子核,电子像行星一样围绕原子核高速旋转。
【提问】听了老师刚才讲述的历史故事,同学们认为原子是最小的粒子吗?原子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呢?
【板书】一、原子的构成:
【教师】经过了几代科学家的努力之后,现代化学认为原子内部都是类似这样一个结构:
【课件展示】原子模型
【教师】① 你能从这个模型中找出原子核和电子来吗?
② 原子核是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核呢?(点击“原子核”屏幕上出现了渐放大的原子核结构示意图)
【教师】(1)原子内部各粒子分别带多少电量?请大家阅读课本P70找到答案。
(2)原子核所带电荷是由什么粒子决定的?核电荷数与质子数是什么关系?
【板书】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
【课件展示】原子模型:原子核与原子的相对大小
【教师】我们从原子模型中看出,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占据了一个很大的空间,原子核占据的空间和电子运动的空间相比是很小很小的,原子核大约只占整个原子大小的万分之一。
如果把整个原子比做一个体育场的话,原子核的大小就只相当于一只蚂蚁,电子在这个庞大的体育场内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
【课件展示】原子内部各微粒的质量关系
【教师】 质子、中子、电子都很小,它们有一定的质量吗?
【分析讨论】质子的质量和中子的质量非常接近,电子的质量很小,几乎可以被忽略。这么看来,原子的质量分布并不均匀,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的什么部位?
【板书】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课件展示】不同原子的原子模型
【教师】 屏幕上展示的是三种不同的原子,我们从模型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它们的大小不同,结构也不同。它们结构上的不同点就在于构成原子的质子、中子、电子的数目不同。
现在老师给大家列出几种常见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请同学们先观察了解。
【思考】请找出不同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板书】不同原子内部结构的特征
【教师】老师再问你一个问题,原子在整体上是否带电?比如我们拿着一把铁尺,我们并没有触电的感觉。你能用原子结构的特征解释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吗?
【板书】原子(不显电性)
【教师】我们知道原子的质量很小,到底有多小呢?这里老师告诉大家: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 kg
【活动】这个质量小吗?给大家10s的时间把它背下来,看谁背得快。
【教师】原子的质量好记吗?
原子的质量不仅难记,而且书写和计算都不方便,怎么办?请大家阅读课本P71,看科学家是怎么解决这个难题的。
【板书】三、相对原子质量
【教师】科学家给我们想了一种好记的办法:选定以某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用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个标准值之间的列比例式,求出来的比值给它一个名称叫“相对原子质量”。大家能不能把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用一个公式表示出来呢?
【教师】比如要把氧原子的质量转换成相对原子质量,我们就用氧原子的质量与标准值列比例式,谁能试一下(黑板演算,强调单位)
【练习】请大家自己算一下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教师】我们把两次计算的结果放在一起来比较:
由于相对原子质量是将所有原子的实际质量同时除以一定的倍数算出来的,因此不同原子质量的大小关系并没有改变;实际质量大的,经过这样的换算,相对原子质量也越大。
【教师】大家感觉刚才的计算过程中觉得麻烦吗?
有一位科学家不怕麻烦,他就是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就这项枯燥烦琐的工作,他带着他的工作组总共花了13年的时间,测定并计算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并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相对原子质量的完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课件展示】查表找出常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教师】有了这些科学家无私的付出,我们使用相对原子质量就不用自己计算了,直接使用他们计算出来的结果,请大家在课本中找一下,查出以下这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教师】从这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看出,相对原子质量也只是近似等于一个整数,我们在使用时一般四舍五入取整数使用。
【设问】其实老师不用查元素周期表也可以知道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请你观察一下表格,你感觉老师是怎么算出相对原子质量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内部的微粒数目有没有什么关系?
【小结】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 质子数+中子数
【讨论小结】回顾我们今天课堂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展望】经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那原子内部的质子、中子、电子还能不能再分呢?
既然大家都预言:一定存在有比质子,电子更小的物质……那么大家现在就要注意积累、储备丰富的知识,将来去继续探索这个问题,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老师能看到用你们的名字、用我们中国人的名字命名的粒子。
【板书设计】课题1 原子的构成
一、原子的构成: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二、不同原子内部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原子中:
1、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2、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原子中不一定含有中子(如氢原子) 4、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三、相对原子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