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一、教学目标
(1)
经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获得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及概括能力.
(2)
理解法则,能正确用“>”或“<”连接,初步学会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推理和书写.
(3)
感受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索和应用.
难点:
1.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的法则探究;
2.两个负分数比较大小的推理过程及规范表述.
三、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步骤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活动1:请写出5个你认为不同类型的有理数,并说出这样写的依据.师生活动: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巡视,选一位学生板书,如:2,,0,-1,-2.5.师:对于以上5个数,你会比较哪两个数的大小呢?师生活动:学生口答即可.追问: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哪些数之间的大小呢?师生活动:学生说,教师板书:负数与0,正数与负数,负数与负数.
1.既回顾有理数的分类,又为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做好铺垫.2.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引导发现合作探究
活动2:师: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生活与数学息息相关.你能借助哪些生活经验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呢?学生:学生可能想到的气温,海拔高低,楼层等.师:如果这5个数分别表示温度计上的示数.你能将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吗?师:而温度计可以看作数轴模型,这样我们可以把这5个数表示在数轴上.
师:(1)观察数轴上这5个数中的任意两个,右边的数与左边的数哪个大?
(2)观察数轴上,正数、负数和零的位置,归纳这三类数的大小关系.师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发现结论.得出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2)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1.联系生活经验比较数的大小,初步感知利用数轴比较大小的方法,渗透数形结合思想.2.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观察---发现---概括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学以致用巩固新知
例1.在数轴上表示?4,0,?0.5,2,?3,4.5,并将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
连接起来.师生活动: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实物投影展示,说出解题的依据.解:将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4<
?3<
?0.5
<0<2<4.5
通过例题精练,巩固新知,掌握解题方法.
提出问题点拨释疑
活动3:师:如果不借助数轴,你能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吗?
师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学生可能发现的方法有:①负数与负数比较大小,数字大的数反而小.②负数与负数比较大小,相反数大的数反而小.③负数与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让学生充分感悟这些方法的实质是一样的,师生共同得出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的法则: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数”的抽象又是借助于“形”的直观.通过生生、师生互动,从数和形两方面感悟方法的本质联系.
学以致用
例2.请比较下列每对数的大小,并说明理由:(1)1
与-10
(2)-0.001与0(3)│+0.3│与
(4)
师生活动:(1),(2),(3)小题让学生口答完成,对于第(3)小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强调先化简绝对值,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第(4)小题,先由学生自主尝试完成推理过程,生生点评,教师再规范书写.解:(4)
因为
;;
<
,所以
->
-.
灵活运用,规范书写.
课堂回眸
你学会了几种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在获取法则的过程中,你有何收获?你还有何疑惑…
培养学生反思学习的习惯,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当堂检测
猜一猜:写一个有理数,使它大于
-
4.5,且不大于3.游戏规则: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符合条件的数,让甲同学(背对黑板)猜,每猜一次其他同学只能提示大了或小了,看看几次能猜对?活动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1.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积极有效参与,以达到巩固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的目的.2.
活跃课堂气氛,享受学习的乐趣.
作业
1.必做题:课本第16,17页练习和习题.2.选做题:有理数a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位置如下图.下面关于a,-a,1的大小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a<1<-a
B.
a<-a<1
C.
1<-a<a
D.
-a<a<1
分层作业,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附板书:
1.4有理数的大小比较一、利用数轴比较大小(形)
二、利用法则比较大小(数)5个有理数:2,,0,-1,-2.5.
法则: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例2:请比较下列每对数的大小,并说明理由:解:(4)
因为
;;
<
,所以
->
-.
0
4.5
1
-3
0
2
-2
-1
3
4
5
-0.5
-4
-3
-4
2
0
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