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3.2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关系(基础+能力+知识点)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3.2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关系(基础+能力+知识点)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24 08:0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关系
(基础+提升)
打卡物理:让优秀成为习惯
【好题精选】
1.(2020·陕西高陵高一月考)某同学利用如图(a)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
(1)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弹力大小F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x0=______cm,劲度系数k=______N/m。
(2)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c)所示时,读数为______N。
2.(2020·大庆铁人中学高一月考)为了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某同学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图像。
(1)从图像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照实验要求做,从而使图像上端成为曲线,图像上端成为曲线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________
N/m和________N/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若要制作一个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________(选填“甲”或“乙”)。
3.(2020·常州市第一中学高一月考)在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关系的实验中,第一组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在弹簧两端各系一轻细的绳套,利用一个绳套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另一端的绳套用来悬挂钩码。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长度,再将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钩码静止时相应的弹簧总长度L,再算出弹簧伸长的长度x,并将数据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测量次序
1
2
3
4
5
6
弹簧弹力F/N
0
0.5
1.0
1.5
2.0
2.5
弹簧的总长度L/cm
13.00
15.05
17.10
19.00
21.00
23.00
弹簧伸长的长度x/cm
0
2.05
4.10
6.00
8.00
10.00
①在图2所示的坐标纸上已经描出了其中5次测量的弹簧弹力大小F与弹簧伸长的长度x对应的数据点,请把第4次测量的数据对应点描绘出来,并作出图线________。
②根据①所得的图线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弹簧弹力大小与弹簧的总长度成正比
B.弹簧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的长度成正比
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5N/m
D.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0.25N/m
③第二小组同学将同一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完成试验。他们得到的F?x图线用虚线表示(实线为第一组同学实验所得)。下列图线最符合实际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④某同学想粗略测量一个原长约20cm的弹簧的劲度系数,但他手头只有一个量程是20cm的刻度尺,于是他在弹簧的中央固定一个用于读数的指针,如图3所示。弹簧下端未悬挂钩码,静止时指针对应的刻度未l1;弹簧下端挂一质量为m的钩码,静止时指针对应的刻度为l2。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可表示为___________。
4.(2019·甘肃城关·兰州一中高三期中)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如下问题:把一开口向右、内壁光滑、深度为h=0.25m的小圆筒水平固定在桌面上,同时把一轻弹簧一端固定于小圆筒内部左端,没有外力作用时弹簧的另一端位于筒内.如图甲所示,如果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出筒外弹簧的长度l,现要测出弹簧的原长l0和弹簧的劲度系数,该同学通过改变所挂钩码的个数来改变l,作出F-l图线如图乙所示.
(1)由此图线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N/m,弹簧的原长10=______m.
(3)该同学实验时,把弹簧水平放置与弹簧竖直悬挂放置相比较,优点在于______.
5.(2020·山东寿光市第五中学高三月考)橡皮筋也像弹簧一样,在弹性限度内,伸长量x与弹力F成正比,即,k的值与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时的长度L、横截面积S有关,理论与实践都表明,其中Y是一个由材料决定的常数,材料力学上称之为杨氏模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杨氏模量的单位应该是_______。
A.N
B.m
C.N/m
D.Pa
(2)有一段横截面是圆形的橡皮筋,应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测量出它的杨氏模量Y的值。首先利用测量工具a测得橡皮筋的长度,利用测量工具b测得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时的直径,那么根据所测的数据推测,测量工具b应该是_______。
(3)下面的表格是橡皮筋受到的拉力F与伸长量x的实验记录。请作出图像_______,由图像可求得该橡皮筋的劲度系数k=_________N/m。
拉力F/N
5
10
15
20
25
伸长量x/cm
1.6
3.2
4.7
6.4
8
(4)这种橡皮筋的杨氏模量Y=__________。
6.(2020·全国高三零模)某科技小组想测定弹簧托盘秤内部弹簧的劲度系数k,拆开发现其内部简易结构如图(a)所示,托盘A、竖直杆B、水平横杆H与齿条C固定连在一起,齿轮D与齿条C啮合,在齿轮上固定指示示数的指针E,两根完全相同的弹簧将横杆吊在秤的外壳I上。托盘中不放物品时,指针E恰好指在竖直向上的位置。指针随齿轮转动一周后刻度盘的示数为P0=5
kg。
科技小组设计了下列操作:
A.在托盘中放上一物品,读出托盘秤的示数P1,并测出此时弹簧的长度l1;
B.用游标卡尺测出齿轮D的直径d;
C.托盘中不放物品,测出此时弹簧的长度l0;
D.根据测量结果、题给条件及胡克定律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k;
E.在托盘中增加一相同的物品,读出托盘秤的示数P2,并测出此时弹簧的长度l2;
F.再次在托盘中增加一相同的物品,读出托盘秤的示数P3,并测出此时弹簧的长度l3;
G.数出齿轮的齿数n;
H.数出齿条的齿数N并测出齿条的长度l。
(1)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得出一种方案的操作顺序,即a方案:采用BD步骤。
①用所测得的相关量的符号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k,则k=________。
②某同学在实验中只测得齿轮直径,如图(b)所示,并查资料得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
m/s2,则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请你根据科技小组提供的操作,设计b方案:采用:________步骤;用所测得的相关量的符号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k,则k=________。
试卷第1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3页
【参考答案】
1.4
50
4.6
【解析】(1)[1][2]弹簧处于原长时,弹力为零,故原长为4cm;弹簧弹力为2N时,弹簧的长度为8cm,伸长量为△x=4cm=0.04m
根据胡克定律F=k△x

(2)[3]弹簧的最小分度值为0.2,因此不估读到下一位,由图c得到弹簧的读数为4.6N。
2.形变量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66.7
200

【解析】(1)[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则此规律不成立,所以所给的图像上端成为曲线,是因为形变量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2)[2][3]甲、乙两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
[4]要制作一个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一定的外力作用时形变量大的弹簧,故选弹簧甲。
3.见解析
BC
C
【解析】
[1]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内描出对应点,然后作出图象如图所示
[2]AB.由图示图象可知:弹簧的弹力F与伸长量r的图象是过原点的一条倾斜直线,P与x成正比,故A错误,B正确;
CD.由胡克定律:F=kx可知,劲度系数为
由图示图象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
[3]弹簧竖直悬挂时,弹簧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要伸长,即竖直悬挂时弹簧的原长比水平放置在桌面上所测原长要长,两种情况下弹簧的劲度系数相同,两图象平行,由图示图线可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由题意可知,弹策的伸长量
由胡克定律与平衡条件得
解得
4.弹簧弹力和弹簧形变量成正比
100
0.15
水平放置可以消除由于弹簧自身重力造成的误差
【解析】(1)[1]从乙图中可以看出为定值,即弹簧弹力和弹簧形变量成正比
(2)[2]从乙图中可知,当外力为零时弹簧的长度为
根据胡克定律可得
图乙中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故有
[3]从乙图中得出当时,,代入可得
(3)[4]该同学实验时,把弹簧水平放置与弹簧悬挂放置相比较,优点在于避免弹簧自身所受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5.D
螺旋测微器
见解析
3.1×102
5×106
Pa
【解析】
(1)[1]在弹性限度内,弹力F与伸长量x成正比,,由题意可知

解得杨氏模量
各物理量取国际单位得杨氏模量的单位是,故选D。
(2)[2]根据精确度判断可知b为螺旋测微器。
(3)[3]根据表格数据,描点、连线,可得图像如图所示
[4]根据斜率的物理意义表示劲度系数k,可知
(4)[5]根据
求得
6.
7.96×102
N/m
CAEFD
【解析】(1)[1]①弹簧的伸长量与齿条下降的距离相等,而齿条下降的距离与齿轮转过的角度对应的弧长相等,齿轮转动一周对应的弧长即为齿轮周长,即托盘中物品质量为P0=5
kg时弹簧的伸长量:Δx=πd
因此只要测出齿轮的直径d即可计算其周长,然后由胡克定律得:2kΔx=P0g
解得k=;
[2]②游标卡尺读数为0.980
cm,代入:k=
得k=7.96×102
N/m;
(2)[3]直接测出不同示数下弹簧的伸长量也可以进行实验,即按CAEFD进行操作,实验不需要测量齿轮和齿条的齿数,GH是多余的;
[4]求解形变量
Δx1=l1-l0
Δx2=l2-l0
Δx3=l3-l0
则:k1=,k2=,k3=
则:k=
联立解得:k=。
【知识链接】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1.实验目的
知道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定量关系,学会利用列表法、图象法、函数法处理实验数据.
2.实验原理
弹簧受到拉力作用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外力大小相等;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弹力也就越大,超过弹性限度后F=kx不再成立.
3.实验器材
弹簧、毫米刻度尺、铁架台、钩码若干、坐标纸.
4.实验步骤
(1)将弹簧的一端挂在铁架台上,让其自然下垂,用刻度尺测出弹簧自然伸长状态时的长度L0,即原长.
(2)如图所示,将已知质量的钩码挂在弹簧的下端,在平衡时测量弹簧的总长并计算钩码的重力,填写在记录表格里.
1
2
3
4
5
6
7
F/N
L/cm
x/cm
(3)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以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为横坐标.
(4)按照在图中所绘点的分布与走向,尝试作出一条平滑的曲线(包括直线)使曲线过尽可能多的点,不在曲线上的点要注意使曲线两侧的点数大致相同.
(5)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再考虑二次函数.
5.注意事项
(1)安装实验装置:要保持刻度尺竖直并靠近弹簧.
(2)不要超过弹性限度:实验中弹簧下端挂的钩码不要太多,以免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3)尽量多测几组数据:要使用轻质弹簧,且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
(4)观察所描点的走向:不要画折线.
(5)统一单位: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
答案第1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