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祖国》教案
学科:音乐
教学课题:《歌唱祖国》
授课年级:初中 八年级
课时:1课时(40分钟)
教材内容出处:上海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一、学会歌曲中出现的音乐知识。
二、能够情绪饱满的演唱《歌唱祖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诞生于1950年5月,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崭新面貌,记录了刚刚解放的中国人民雄伟奋进的步伐。这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性,又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祖国颂歌,也是一首既有进行曲风格又富有抒情性的群众歌曲。歌曲有主歌和副歌组成,在号角式的引子之后,副歌从弱拍开始,有分解的主和弦音构成的上行音调和铿锵有力的节奏,给人以豪迈雄壮的感觉。主歌包含三段歌词,在雄壮有力的音调中,糅合了真挚深切的赞美之情。主歌与副歌在节奏、音调、结构方面形成强烈的对比。
【教学重点】
能够做到有感情地演唱《歌唱祖国》。
【教学难点】
准确演唱歌曲的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
【教学准备】
电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师:同学们,每个星期一的早上我们都要在操场上进行什么仪式?
生:升旗仪式。
师:有没有人见过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
生:没有
师:那我们就跟着视频区看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看完后分享一下你们的感受。
(播放视频)
师:来谈谈你们的感受。(学生回答)
师:从庄严的升旗仪式上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的骄傲自豪。有没有发现除了国歌外还有一首曲目在出旗时出现,你们知道是什么曲目吗?(学生回答)
师:歌唱祖国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唱的歌曲,把课本翻到14页。
二、学习目标
师:全班一起齐读学习目标。
(一)学会打拍子和附点节奏。
(二)能够情绪饱满的演唱《歌唱祖国》。
三、新课教学
(一)初听歌曲,介绍作品
师:我们现在来完整的欣赏下《歌唱祖国》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边听边想它出现在哪些场合?
(播放视频)
师:它出现在哪些场合?(学生回答)
师:这首《歌唱祖国》都出现在我们国家重要的场合,代表着我们国家的形象,它又有着第二国歌的称号,那么伟大的作品我们当然要认识一下它的作者是谁。
(二)介绍作者
王莘(1948-2007),我国当代作曲家,代表作合唱歌曲《边区儿童团》、《歌唱祖国》等。
(三)音乐知识学习
师:在学唱一首歌曲之前一定要先学习歌曲中出现的音乐知识。
1、进行曲
师: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出旗的时候用它来做配乐吗?(学生回答)
师:音乐这首歌曲它属于进行曲。
进行曲主要是军队中用来统一行进步伐一致的要求,以偶数拍作周期性反复,常用2/4 拍子。
2、节拍
音乐中的强拍与弱拍有规律、周期性地反复出现,称为节拍。常见的节拍有2/4、3/4、4/4拍。
师:我们现在来学习指挥2/4和3/4拍。
(老师做示范学生模仿。学会后播放音乐让学生区分)
3、弱起小节
师:《歌唱祖国》是四几拍?它的强弱规律是什么?(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观察开始起唱在强拍还是弱拍?(学生回答)
从弱拍或次强拍起的小节叫做弱起小节。
4、附点节奏
师做示范学生跟打,学会后加入歌词打节奏。
2/4?X.X XX ︱ X - ║
多么 响 亮
2/4? X X ︱ X 0X ︱ X.X XX ║
家 乡。 英 雄的 人民
(四)学唱歌曲
1、练声
师:同学们现在正处于变声期在唱歌以前必须要开嗓,跟着老师学发音mi,ma。
2/4 12 34 ︱ 54 32 ︱1 - ║
2、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在小学就学唱过这首歌曲,现在老师伴奏让你们唱,注意刚刚学过的音乐知识运用到歌曲演唱中。
老师伴奏全班齐唱。
挑出学生不会的地方讲解并教唱。
老师指挥男生唱前半部分,女生唱后半部分。
四、课堂拓展
师:我们已经学会演唱《歌唱祖国》,老师想让同学们利用好桌子上的道具给这首歌加一些装饰。
(播放音乐让学生利用道具来表演)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打拍子、附点节奏并且运用在歌曲演唱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应该珍惜这样的学习生活,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要为祖国更好的明天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