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春天的脚步》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从“春”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感受到春天之美。通过分析、演唱歌曲,体验到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创造“春”的音乐活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加强学生演唱能力、合作能力;
3、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演唱作品、分析作品,能够自然、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再次掌握弱起小节、掌握音乐记号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准确分析作品,掌握音乐记号,用恰当的情绪、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再次掌握弱起小节,准确拍打节奏,明确音乐记号的含义及作用。
课前准备
组 别
道 具
模仿对象
第一组
鸟鸣哨子
各种鸟叫
第二组
塑料瓶
风声
第三组
报纸
风吹田野声
第四组
塑料袋
风吹树叶声
第五组
塑料瓶中装豆
雨下大的声音
第六组
玻璃瓶装水
流水声
第七组
打响指
春雨嘀嗒声
第八组
跳
雷声
课前预习
1.简单分析歌曲《春天的脚步》
2.预习歌曲《春天的脚步》节奏、旋律
走进课堂——音符你来唱,节奏大家拍!(基础环节)
1.用柯尔文音阶手势进行音阶练习
1=C 2/2
1 2丨3 4丨5 6丨7 i丨7 6 丨5 4丨3 2丨1 -丨丨
2.节奏节拍练习
2/4X X X 丨X X X X 丨X X X 丨 X X O X 丨X — 丨丨
设计意图:基础环节是每节音乐课的必学环节。因为学生基础差,所以通过柯尔文手势能让学生更快的掌握音高并熟练唱名;而节奏节拍的训练则能使学生更准确的分析音乐、学习作品。基础学好后学生才能更好的自学并受用终身。
情景导入
播放关于春天,万物生长、生机勃发的PPT,同时播放音频《森林之歌》。
师:朗读课本诗歌:田野上的春风是长笛声的奏响,
天空中的细雨是竖琴音的流淌。
七彩的音符是一支神奇的画笔,
它绘就了彩虹,它描绘着万象。
你听!演唱《春天的脚步》
(同学们看着美丽、充满生命力的春天,听着清脆的歌声,沉浸在如诗如画的春天里。)
师:同学们,你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么?让我们一同随着春天的脚步走进春天。(板书)请班里小画家将春之图画在黑板上。
生:
师:春天到处放射着明媚的阳光,放射着五彩的颜色,飘荡着令人陶醉的香气。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同走进这绿的世界,花的海洋!
<用时5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歌曲、PPT、学生摆放的鲜花,使整个课堂营造出春天勃勃生机、鸟语花香的氛围。
授新课
聆听·分析
师:请同学们聆听歌曲《春天的脚步》,并结合谱例分析作品。
老师自弹自唱
师:请同学们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作品,填写表格。
生讨论完成表格内容
调号
拍号
速度
音乐情绪
词曲作者
演唱形式
其他
A
4/4
快板
活泼的
任志萍词
伍嘉冀曲
二声部合唱
弱起音乐
师:根据同学们的分析请再次欣赏作品。
<用时5分钟>
设计意图:教师弹唱并注意用欢快,清脆的声音演唱歌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讨论分析作品,使学生对作品有更多的了解。
师:这是一首弱起小节的作品,请同学们看微视频重温一下定义。
师:刚才同学分析到这首作品是一首弱起小节的作品,请同学们小组讨论把所有弱起的地方画起来。例如:
4/4
3 4丨 5 5 6 5 4 3 4丨 5 i 0 3 4 丨5 5 i 5 4 3 5丨 2 --丨
天 空 上 飘 着淅 沥 沥 的 小 雨,田 野 里 刮 着飒 喇 喇 的 风 。
自主·学习
师:请同学们用2分钟的时间自行练习拍打这首作品的节奏。
学生练习并共同展示。
师:请同学们练唱旋律,熟悉唱名。
学生小组练习,
师:好,同学们练习的都非常认真,每个小组加一分。现在老师弹琴,请同学们跟着琴演唱旋律,注意音准和节奏。
(由于很多同学对音乐的唱名不是很熟悉,老师弹琴让学生自主演唱旋律。加强学生演唱唱名的能力)
师弹生唱
师:请同学们一起在节奏里读歌词,注意弱起的地方要准确。
<用时8分钟>
设计意图:1、先通过小组演唱旋律让学生学会自学、互学,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教师弹琴,学生跟唱学唱,改变以往的教师教唱。2、因为这首作品是一首弱起小节的作品,在作品当中有很多弱起的地方,所以教师提醒同学们以便更准确的演唱。
作品升华·深情演唱
师:请同学们听伴奏演唱歌曲。
师弹生唱
师:同学们现在对这首作品的旋律、歌词都非常熟悉了,那谁来说一说这首作品可以分为几部分?也就是它的曲式结构式怎样的?
生:两部分“春天”前是一部分;“春天”后是二部分。
师:非常好!给XX同学加1分。这首作品的曲式结构是:
二段体——A+B。
A部分描写春天的景色:B部分抒发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师:那这首作品除了给你活泼地感觉外,还有哪些音乐感觉呢?
生:轻松、愉快、欢快、调皮的音乐情绪。
师:回答的非常棒,加1分。老师对比范唱,请同学们说一说哪种更好听,为什么?
生: > 重音记号 V 换气记号
mp 中弱 f 强
师:同学们都是小小音乐家,欣赏、分析的很到位。那现在请我们有感情地演唱这首作品,并注意准确演唱音乐记号。
学生深情演唱
学生作画完毕,老师在路引书写本节课重点。
<用时10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进一步的作品分析、音乐记号的学习使学生更准确的了解作品音乐情绪,从而有感情的演唱作品。
情景·创意
师:春天里除了有美妙的歌声外,还有很多来自大自然的声音,现在就请大自然到我们的课堂做客。
请同学们把课前准备的物品拿出来,按组顺序依次演奏听辨其模仿对象。
活动:播放PPT,听旁白,学生演奏自制乐器。
师:冬天已渐渐走远,带着它白色的嫁衣悄悄地走了。冰雪融化,水声潺潺,春天披着绿色的装扮轻盈的向我们走来。花儿开了,鸟儿鸣叫,你瞧,雨点如丝的飘向我们,轻轻拍打着地面;(沙锤轻轻摇晃)风姑娘缓缓走来;(口吹塑料瓶)走进树林——树枝头的花骨朵;树叶欢呼着(轻揉塑料袋);你听,她又朝田野走去,漫山遍野的野草喜庆着(轻轻荡报纸)跟随着风的节奏、雨的旋律,开始了生命的新旅程。不一会儿,雨越下越大。风姑娘也咆哮着(吹塑料瓶、摇沙锤、揉塑料袋、报纸一同响)。雷公公也赶来奏响这来自大自然的交响曲。(学生大跳)风雨交加,电闪雷鸣。
不一会儿,雷公公走了,风姑娘也渐渐走远了,树林和田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春雨滴答、滴答播响最后一根琴弦。你看,几只鸟儿在树头翩翩起舞,(学生吹口哨)你听,远处传来孩子们美妙的歌声……(学生齐唱“春天的脚步”)
<用时10分钟>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张学生自制乐器并通过这些乐器的演奏营造出自然的声音,通过自己的手把大自然请到课堂上。打开学生创新之路,相信生活中到处都有音乐。
体验二声部合唱
老师教唱二声部,请部分同学体验,为下节课做基础。
课堂·小结
师:刚才我们一同奏响春天的乐章,本节课也即将进入尾声,请同学们一同回忆本节课讲了哪些内容?
生:
师:这节课我们分析、学唱了《春天的脚步》,也一同奏响了“春天的脚步”。希望同学们多到大自然中走走,同样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今天我们的课就到这,下课!
<用时7分钟>
设计意图: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除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外,充分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板书设计
春天的脚步
作品分析
曲式结构 A + B
描景 抒情
弱起小节
音乐记号
导学反思
1、基础环节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音准、节奏,但还不够,要加强学生视唱水平的相关练习;
2、学生分析作品很到位,通过分析深入了解作品,从而有感情地演唱;
3、学生自行演唱旋律的水平还需提高,在课堂上应大胆让学生自学、互学;
4、音乐小拓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演奏自制乐器感受其乐趣,但学生在表演时放不开,还需平时多多锻炼;
5、不经常尝试的二声部合唱,学生很感兴趣,而且有部分学生学习的很快,很好的影响了班里其他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