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如果你的同学想搜集洋务运动时期的历史事件,你应建议他在下列哪段历史时期寻找(
)
A.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期
B.19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
C.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
D.19世纪70年代末期至90年代
2.下列选项中,没有被洋务派作为“夷”之“长技”而学习的是(
)
A.军事技术
B.科技教育
C.机器生产
D.议会制度
3.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洋务运动的内容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
A.创办军事工业
B.开办民用企业
C.兴办新式学校
D.派留学生出国
4.(江苏南通中考)2015年11月,经我国考古专家考证鉴定,在辽宁丹东附近海域发现的一艘沉船就是北洋舰队的致远舰。这一考古成就可直接用于研究(
)
A.黄海大战
B.辽东战役
C.威海卫战役
D.廊坊之战
5.清末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和“割台湾”与哪一次
侵略战争有关(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列强在华争夺“势力范围”时,某国提出“对于(他国)在中国的所谓利益范围或租借地内的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一概不加干涉”,
“在各自势力范围内任何口岸,对他国人港船舶所征收的人港费,不得高于对本国船舶所征收的人港费"某国最有可能是(
)
B.法国
A.英国
D.日本
C.美国
7.近代中国曾有人指...不变相法.遂为六大国制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敢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张(
)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B.
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D.发动民众
、进行革命
8.在戊戌变法法令中,属于文化教育内容的是(
)
A.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冗员
D.训练新式军队
9.光绪帝支持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
A.被康有为的言辞所打动
B.要发展资本主义
C.“不甘作亡国之君”
D.慈禧太后支持变法
10时人记载:“若纸烟,若小眼镜,甚至洋伞、洋袜,用者辄置极刑。曾有学士六人仓皇避乱,因身边刚带铅笔一支,洋纸一张,途遇团唯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这实质上反映了义和团运动(
)
A.盲目排外
C反对生活西化
B.具有爱国主义精神
D.主张实施平均主义
11、义和闭话动失收的主要原因在于(
)
①清政府的镇压
②八国联军的围剿③内部派别的斗争④领导者的骄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2.《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
,守土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一个,守土官长"观点的是(
)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13.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X马关条约X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
)
A.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
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C.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
D.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4.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称中国为“正躺在死亡榻上”的“远东病夫”,提出要将“分配这个病夫的
遗产”问题提到议事日程。这个“分配”活动的开端是(
)
A.三国干涉“还辽”
B.黄海大战的爆发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5题11分,第14题11分,共22分)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
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被焚的极大刺激与震撼,感到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了一场持续30多年(19世纪60
90
年代)的自强运动。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
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
(1)材料一中的“自强运动”指我国近代化探索中的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4分)
(2)材料二与“自强运动”相比,在“学习西方”方面有何新的认识?
(3
分)
(3)哪一运
动践行了材料二的思想?结果怎样?(4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7
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战后,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三个不平等条约。请你写出其所对应的条约名称。(3分)
(2)19世纪中后期,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的危机日益深重。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你写出一-
位这个时期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迹。(4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4
分)
参考答案
1.A
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他们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2.D
解析:本题考查对洋务运动的了解。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因此,洋务派没有学习西方的议会制度。
3.A
解析: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这体现了“制器为先”。
4.A
解析:由“北洋舰队”“致远舰”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5.C
解析: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割台湾”,据此确定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因为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马关条约》规定,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给日本。
6.C
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一概不加干涉”“不得高于”说明各国势力范围内权益全部开放,由此可知是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故本题选择C项。
7.B
解析:由“变旧法”“皇上”“更新大政”可知,材料体现的是维新思想,故选B项。
8.A解析:本题考
查对历史概念的分析理解能力。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等均属于文化教育的范畴。B项属于经济方面的内容;C项属于政治方面的内容;D项属于军事方面的内容。
9.C
解析:作
为封建统治者的光绪帝之所以支持变法运动,是因为《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清王朝统治岌岌可危,而他“不甘作亡国之君”。
10.A
解析:本题考
查对文字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题干中学士因携带西洋物件而被义和团群众杀害的现象,表现了义和团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11.A
解析: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考查理解归纳能力。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故A项正确。
12.D
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事件的认识程度和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辛丑条约》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的规定,充分说明清政府是替“洋人”办事的,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D项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的观点。
13.A
解析1842年8
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银元;1895年春,中日双方签订(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由此可知,A项符合题意。
14.答案A
解析
《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
000万两
白银作为“赎辽费”。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15.(1)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2)主张学习西方制度。
(3)戊成变法。变法触及地主阶级顽固派的利益,最终失败。
16.(1)图一:中英《南京条约》;图二:中日《马关条约》;图三:《辛丑条约》。
(2)人物:邓世昌;事迹: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或1894年),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全舰将
士与日舰展开激战,最后壮烈牺牲。(写出符合要求的一-位人物即可)
(3)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