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石头剪刀布—Python逻辑运算教学设计
课题 第10课 石头剪刀布—Python逻辑运算 授课班级 九年级 授课人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授课地点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进一步研究Python 编程知识.
掌握Python编程的布尔数据类型和逻辑运算.
学会Python程序代码的输入、运行调试和保存。
技能目标 ①能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石头、剪刀、布的逻辑关系。
②能用Python提供的布尔类型数据,来判断条件是否成立及进行简单的逻辑运算.
③能完成第一个Python游戏程序。
情感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编程兴趣、爱好及编程习惯,培养小组合作探究能力。
②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逻辑运算思维,培养学生从现在起就树立起争当编程达人、用程序改变人生、改变世界的宏伟目标和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重点 掌握Python编程的布尔数据类型和逻辑运算,能编写简单的游戏程序。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Python的数据类型和逻辑运算关系,能准确及时地完成游戏程序。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 微课演示、讲解、学生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互助等。
教学手段 Python程序软件、PPT课件、微课、游戏。
教学理念 本节课以《湖北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试行)》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指导,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以微课演示教学突破难点,采用“五步教学法”积极探索“当堂自学、同伴互学、活动展学、互动评学、教师导学”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掌握Python编程的方法,激发学生的编程兴趣,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和逻辑运算能力,为培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打下基础。
本节课设计争做“Python编程达人”的活动,旨在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中能找到自己的价值、成就感和荣誉感,从而树立起“争当编程达人,用程序改变人生和改变世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情引趣,导入课题。(5分钟) 1.教师播放《石头剪刀布获胜法入选麻省理工大奖》视频,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石头、剪刀、布的逻辑关系。
1.学生认真观看视频。
2.师生共同探讨石头、剪刀、布的逻辑关系。 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当堂自学、初探新知。(10分钟) 1.教师要求学生在Python中输入1<2,会有什么结果?(True)。为学习布尔数据类型打下基础。
2、学生自学布尔数据类型和逻辑运算。
3、微课教学。
学生通过教材、导学案进行自学。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合作探究、成果展评。(15分钟) 1、师生共玩“石头剪刀布”与电脑对战小游戏。
2、学生开展争先创优活动。
活动主题:争做“Python编程达人”。
3、教师出示任务要求小组合作完成P50面做一做,首先要求完成表10.2“石头剪刀布”手势表达式。
4、教师开展巡堂辅导。
5、组织学生开展程序展评活动。
6、教师对活动进行评价。 学生边玩游戏,边思考,边学习,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完成表10.2“石头剪刀布”手势表达式。为完成“石头剪刀布”游戏程序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积极参与争做“Python编程达人”活动。 通过小游戏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和理解“石头剪刀布”的逻辑关系和获胜法则;为完成10.2“石头剪刀布”手势表达式奠定基础。学生通过 开展互学、助学、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小组合作探究能力。
四、巩固练习,知识拓展。(5分钟) 要求学生完成P51练一练的第1,2题。
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五、交流评价,总结提升。(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交流,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
2、评选出本节课的“Python编程达人”并颁奖。
3、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小结。
4、教师安排布置课外练习。P52面的探一探,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完成。
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学生积极推荐本节课的“Python编程达人”。 通过交流评价,让老师能真正的了解到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能力。
教师学生共同评出“Python编程达人”,让学生有成就感和价值感,达到激励的作用。
六、课后反思
附:
板
书
设
计 第10课 石头剪刀布
——Python逻辑运算
布尔常量
真 True 假 False
逻辑运算
与运算(and) 或运算(or) 非运算(n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