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习题(含解析)教科版
一、填空题
1.(______)可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
2.人的(______)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
3.耳由(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4.如果把手放在耳后,并朝向声音发出的方向,我们听到的声音会(______)。
5.(______)是我们的听觉器官。依靠它我们可以听到各种声音。
6.外界的声音引起(______)的振动,(______)将振动传达到(______),并刺激(_________)产生信号,(______)接收到信号,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7.我们人耳里面的______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8.(______)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9.内耳中有一个像蜗牛模样的物体,我们称它为(______)。里面充满了液体、布满了神经末梢。
10.把纸卷成喇叭状,将小的一端放在耳朵上,这时会感到听到的声音比平时大 ,这说明耳郭的作用是(______)。
二、选择题
11.人的耳郭有( )的作用。
A.收集声音 B.产生振动 C.传播声音
12.关于人的耳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没有耳郭很难看,耳郭的主要作用是增加美观度
B.耳郭主要是为了防止杂物进人耳道中
C.耳郭主要是聚集外界声音,使人听得更加清楚
13.声音传播的路径是( )
A.声源—中耳—外耳—内耳 B.声源—外耳—中耳—内耳
C.声源—内耳—中耳—外耳
14.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检查身体,这是因为听诊器口杯能( )。
A.改变声音 B.减少声音分散 C.加强振动
15.下图是一个模拟鼓膜振动的装置,它是用气球皮、口杯和橡皮筋做成的。这个模型中代表鼓膜的是( )。
A.音叉 B.气球皮 C.碎纸屑
16.耳朵分为( )。
①外耳②中耳③内耳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17.在图书室等公众场合,我们( )。
A.可以大声说话 B.不能大声喧哗 C.垃圾丢在桌上
18.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经常掏耳朵 B.遇到过强的声音要捂住耳朵、张开嘴巴
C.不能对着同学大声说话
19.人体能感受振动的器官是( )。
A.鼻 B.耳 C.口
20.当人用手指将双耳堵住后,可出现的情况是(?????? )
A.完全失去听觉 B.对听觉没有影响
C.可以听见外界极微弱的声音
21.我们把手放在耳廓后面,是为了( )。
A.扩大耳廓听得更清楚 B.控制声音进入耳朵 C.为了好看
三、判断题
22.在耳朵的各个部分中,能将声音转化为振动的是听小骨。(______)
23.耳郭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______)
24.耳朵是由外耳、中耳两部分构成的。(______)
25.耳郭会振动,所以我们能听到声音。(______)
26.鼓膜很厚而且有弹性,有声音时它会产生振动。(______)
27.耳郭属于中耳的一部分。(______)
28.大脑接收到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______)
29.声音越强,鼓膜振动幅度越小。(______)
30.耳郭的作用主要是为了美观。(______)
四、连线题
31.把人耳各部分的名称与主要功能用线连起来。
外耳道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鼓膜 传递声波到中耳
听小骨 传递声波到内耳
耳蜗 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听觉神经 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五、排序题
32.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请你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填一填。(填序号)
外界传来的声音→(______)→(______)→鼓膜→(______)→(______)→(______)→大脑
①外耳道 ②听觉神经 ③耳蜗 ④耳郭 ⑤听小骨
六、实验题
2219325559435做的实验,他将橡皮筋将一块绷紧的气球皮扎在杯口上,并在气球皮上撒一些纸屑,然后在杯子的上方敲击音叉,观察实验现象。根据实验装置图完成下面各题。
33.这是模拟( )的装置。
A.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B.耳朵鼓膜振动
C.液体溶解
34.实验时用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 )。
A.低 B.强 C.弱
35.实验中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通过( )传到气球皮上。
A.音叉 B.空气 C.杯子
36.实验时用力敲击音叉,观察到气球皮上的碎纸屑( )。
A.被音叉吸引 B.不动 C.在气球皮上跳动
37.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我们耳朵里有一个( ),它很薄而且有弹性,它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A.听小骨 B.耳蜗 C.鼓膜
七、综合题
38.仔细观察下图,写出耳朵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2847975260985观察下面这张图,同学丙在写字,同学甲和同学乙都能听到同学丙写字的声音。
39.同学甲和同学乙听到的声音相比,( )。
A.同学甲听到的声音会更清楚些
B.同学乙听到的声音会更清楚些
C.他们听到的声音样清楚
40.甲同学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他耳朵的,乙同学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她耳朵的。
A.固体、气体 B.气体、固体 C.液体、气体
参考答案
1.听小骨
【解析】
【详解】
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构成。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听小骨和鼓膜。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耳朵的结构中,直接接受声音刺激的是鼓膜,它能将声波转变为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的耳蜗,转变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听觉神经传到大脑的一定区域,形成听觉。
2.外耳道
【解析】
【详解】
人的外耳道就是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3.外耳 中耳 内耳
【解析】
【详解】
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构成。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听小骨和鼓膜。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
4.更加清楚
【解析】
【详解】
耳廓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当想听的声音很远很微弱时,把手放在耳后,手可以帮助耳廓收集声波,声音就更加清楚。
5.耳朵
【解析】
【详解】
耳是听觉器官,它使我们听到各种声音,帮助我们判断事物,所以保护听觉很重要。
6.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听觉神经 大脑
【解析】
【分析】
【详解】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外界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声波由空气传入耳内,耳廓是收集声波,外耳道传递声音,鼓膜对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对传递振动到内耳,耳蜗对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对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点睛】
本题考查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要求学生掌握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
7.鼓膜
【解析】
【详解】
耳郭把外界的声波收集起来,经外耳道传人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再将这种振动传给与它相连的听小骨,听小骨再将振动传给耳蜗和半规管,经处理后传至有关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再将声波信号传送到大脑产生听觉。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让人听到声音。
8.鼓膜
【解析】
【详解】
耳廓把外界的声波收集起来,经外耳道传人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再将这种振动传给与它相连的听小骨,听小骨再将振动传给耳蜗和半规管,经处理后传至有关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再将声波信号传送到大脑产生听觉。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让人听到声音。
9.耳蜗
【解析】
【详解】
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构成。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听小骨和鼓膜。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内耳中的耳蜗跟蜗牛模样很像,里面充满了液体、布满了神经末梢。
10.收集声音
【解析】
【详解】
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构成。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听小骨和鼓膜。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把纸卷成喇叭状,将小的一端放在耳朵上,这时会感到听到的声音比平时大 ,这说明耳郭的作用是收集声音。
11.A
【解析】
【详解】
耳郭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当想听的声音很远很微弱时,把手放在耳后,手可以帮助耳郭收集声波,声音就听得比较清楚了。人的耳郭有收集声音的作用。
12.C
【解析】
【详解】
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构成。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听小骨和鼓膜。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耳郭主要是聚集外界声音,使人听得更加清楚。
13.B
【解析】
【详解】
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构成。外耳的作用:收集并传递声波。中耳的作用:产生并传递振动。内耳的作用:产生信号并传递给大脑。声音传播的路径是声源—外耳—中耳—内耳。
14.B
【解析】
【详解】
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然后根据经验判断是否有病症。
15.B
【解析】
【详解】
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构成。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听小骨和鼓膜。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鼓膜的作用是产生振动。它的特点是很薄而且有弹性,我们可以用气球皮模拟鼓膜。
16.B
【解析】
【详解】
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中耳和内耳在头的内部,我们看不见。外耳由耳郭和外耳道组成。中耳由鼓膜、听小骨等组成。鼓膜是椭圆形的半透明的薄膜。内耳由耳蜗等构成,耳蜗与听神经相连。
17.B
【解析】
【详解】
公共场所需要每个人去维护,如果声音过大,会影响他人的生活体验,我们可以从自身出发,营造良好的公共环境。否则会影响他人的生活,给他人带来困扰。在图书馆、地铁等公共场合要注意控制自己的声音,并注意保护公共环境卫生。
18.A
【解析】
【详解】
保护听力的方法,尽量避开噪声,不能对着同学大声说话、遇到过强的声音要张开嘴巴都是保护听力的措施。经常掏耳朵不利于保护听力。
19.B
【解析】
【详解】
人体有许多感受内、外刺激的感受器,耳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听觉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所以人体能感受振动的器官是耳。
20.C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人用手指将双耳堵住后,可出现的情况是可以听见外界极微弱的声音。
21.A
【解析】
【详解】
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把手放在耳廓后面可以扩大耳廓收集声波的面积,能够更好地接受声音。
22.×
【解析】
【详解】
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的振动。在耳朵的各个部分中,能将声音转化为振动的是鼓膜,听小骨将振动传递到内耳。
23.√
【解析】
【详解】
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构成。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听小骨和鼓膜。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耳郭的作用是收集声音。
24.×
【解析】
【详解】
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构成。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听小骨和鼓膜。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
25.×
【解析】
【详解】
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构成。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听小骨和鼓膜。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耳郭的作用是收集声波,能产生振动的是鼓膜。
26.×
【解析】
【详解】
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构成。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听小骨和鼓膜。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鼓膜的作用是产生振动。它的特点是很薄而且有弹性,我们可以用气球皮模拟鼓膜。
27.×
【解析】
【详解】
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构成。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听小骨和鼓膜。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
28.√
【解析】
【详解】
物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题目说法正确。
29.×
【解析】
【详解】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鼓膜可以接收声音并产生振动,声音越强,鼓膜振动的幅度越大。
30.×
【解析】
【详解】
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构成。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听小骨和鼓膜。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耳郭的主要作用是收集声波。
31.
【解析】
【详解】
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构成。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听小骨和鼓膜。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外耳道作用是传递声波到中耳,鼓膜作用是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作用是传递声波到内耳,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32.④ ① ⑤ ③ ②
【解析】
【分析】
【详解】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物体的振动在空气中激起声波,声波由空气传入耳内,耳廓是收集声波,外耳道传递声音,鼓膜对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对传递振动到内耳,耳蜗对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对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点睛】
本题考查耳朵的结构与功能,要求学生掌握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
33.B
34.B
35.B
36.C
37.C
33.
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人体鼓膜的作用就是声音传导,耳廓收集来的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发生振动。这是模拟耳朵鼓膜振动的装置,所以B符合题意。
34.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用力敲击音叉,音叉的振动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所以B符合题意。
35.
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实验中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到气球皮上,所以B符合题意。
36.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用力敲击音叉,观察到气球皮上的碎纸屑在气球皮上跳动,所以C符合题意。
37.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物体的振动在空气中激起声波,声波由空气传入耳内,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又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我们耳朵里有一个鼓膜,它很薄而且有弹性,它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所以C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考查声音,要求学生掌握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38.
【解析】
【详解】
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听小骨等构成,鼓膜是椭圆形的、半透明的薄膜。内耳由半规管、耳蜗、听觉神经构成,耳蜗与听神经相连。
39.A
40.A
39.
声音在各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一样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快,所以同学甲听到的声音会更清楚些。
40.
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通过观察图可知:甲同学听到的声音是通过固体传播的,乙同学听到的声音是通过气体传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