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2020-2021学年度上期高二期中考试
地 理 试 题
考试范围:必修三第1—4章;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60分)
阅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完成1—3题。
1、造成田纳西河流域土地肥力消耗大、土地退化的主导因素是( )
A.长期高强度种植棉花 B.为扩大耕地和炼铜而毁林、烧炭
C.大规模开采当地矿产 D.炼铜企业大量排放SO2形成酸雨
2、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在“统一管理,综合开发”的过程中,将下列哪个因素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
A.河流的洪涝治理 B.流域内农业发展
C.流域内矿产开发 D.河流的梯级开发
3、提高库区水质的有效措施有( )
A、大力发展旅游业 B、保护水源涵养林
C、禁止沿岸工业发展 D、大力发展养殖业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毫米)”,完成4—6题。
4、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太阳辐射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东北地区农作物的分布,正确的是( )
A.玉米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增多
B.水稻多种植于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溉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C.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D.苹果主要在长白山区
6、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是( )
① 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② 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③ 不合理溉,土壤盐碱化 ④ 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据2008年8月15日能源部消息,我国发改委再一次叫停了“煤制油”计划,这将对我国“黑金三角”资源的深加工产生一定的影响。据此完成7—9题。
7、我国的“黑金三角”是指( )
A.东北三省 B.云贵地区
C.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 D.新疆、西藏、青海
8、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① 加强在海外投资能源的开发和经营 ② 加速研究开发新能源及替代产品
③ 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 ④ 建立多元化的能源进口渠道
⑤ 加速国内能源资源的勘探与开采
A.②③①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
9、对“黑金三角”而言,启动“煤制油”战略的意义表现为( )
①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③减轻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 ④缓解铁路运输紧张的状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社会发展进程,如今出现急剧变化,城市间快速交通网络呈现出全面接轨态势,农民向城市迁移,经济一体化措施纷纷启动,以工业化为重心的社会发展开始转向工业化与城市化并行的新阶段,“3小时都市圈”呼之欲出。据此回答10—11题。
10、制约长江三角洲“3小时都市圈”形成的瓶颈是( )
A.信息传递 B.交通建设 C.市场营销 D.农副产品
11、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将把15座中心城市、55座中等城市、1446座小城镇全部纳入自己的“怀抱”,城市的这种集聚效应,有利于( )
①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②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
③获得规模效益,实现共同繁荣 ④改善城市环境 ⑤缓解内城衰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下图是甲—戊6个国家三个产业就业人口结构的等边三角形图,据图完成12—14题。
12、城市化程度最低的国家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3、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 )
A.丁 B.乙 C.丙 D.戊
14、经济发展阶段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期的国家是( )
A.甲 B.乙 C.丙 D.戊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各区生产总值构成表(%),据此完成15—16题。
全市区
①
②
③
④
第一产业
6.0
1.2
11.2
15.0
10.5
第二产业
52.6
53.1
57.2
68.2
55.8
第三产业
41.4
45.7
31.6
16.4
33.7
15、对于该市各区生产总值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经济总量空间分布均衡 B.第二产业的空间布局相对均匀
C.第三产业的空间布局差异较小 D.各区一、二、三产业比例相当
16、该市第二产业多为纺织服装、化工塑料、食品医药、印刷包装、工艺玩具等低加工度的产业,所以其工业类型主要为( )
A.原料指向型 B.市场指向型 C.技术指向型 D.劳动力指向型
中国国家测绘局派测量员参加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科考,以期对大峡谷进行实际测量,最终测得大峡谷的极值深度为6009米,长度为504.6千米,用实测数据证明了大峡谷为世界之最.据此回答17—18题。
17、科考人员测得峡谷的深度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18、该地理信息技术的功能在于( )
A.为用户提供精密三维坐标 B.为用户提供飞机遥感影像
C.为用户提供卫星遥感图像 D.供用户查询有关地理信息
叠加分析就是将同一地区的两层或多层地图要素重叠在一起进行图层和属性运算,产生新的图层和属性的过程,图中甲、乙分别为同一地区两种要素分布图。据此完成19—20题。
19、若将甲、乙两图层进行叠加,得到的新图是( )
20、若甲、乙分别为城市交通网和地租等值线图层,加后的新图层可以用来进行( )
A.土地利用类型区分 B.污染工业布局规划
C.科技与文化区规划 D.城市商业区布局规划
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被称作“地球的癌症”。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此完成21—23题。
21、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 )
A.地质灾害频发,盐渍化加剧 B.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C.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 D.臭氧层破坏,紫外线增多
22、我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
A.西北、华北地区 B.西北、西南地区 C.华南、西南地区 D.东北、东南地区
23、防治荒漠化最有效的途径是( )
A.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B.恢复自然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
C.增加地表湿度,消除沙质地表 D.改善荒漠化区小气候,降低风速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完成24—25题。( )
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表示流水侵蚀作用 B.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C.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D.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25、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
A.沙尘暴 B.新月型沙丘 C.泥石流 D.土地荒漠化
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森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却遭到严重破坏。读下图完成26—28题。
6280159525海洋
降水
水分被带离
亚马孙地区
50%的大气水来自海洋
50%的大气
水来自雨林
海洋
降水
水分被带离
亚马孙地区
50%的大气水来自海洋
50%的大气
水来自雨林
26、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①大气中C0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②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
③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④雨林区物种灭绝速度将加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7、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 )
A.生物残体和有机质分解速度快 B.植物生长速度慢
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植物体的地上部分 D.群落以高大密集的乔木为主
28、关于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对热带雨林的破坏不应再负任何责任
B.亚马孙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是矛盾的,不可调和
C.禁止商业开发,保护热带地区雨林生态环境
D.保护亚马孙雨林是全人类共有责任和义务
2008年12月16日至18日,在由国家林业局举办的“林业碳汇与生物质能源发展际
研讨会”上获悉:目前,我国森林面积达到1.75亿公顷。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29—30题。
29、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① 增加木材产量 ② 提高生态质量 ③ 提高农民收人 ④ 调整农业结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0、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C.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 D.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大题,40分)
31、(20分)读塔里木河流域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933450323850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
(1)该河所在流域是我国沙漠面积最大的地区,该河流域沙漠面积大的自然原因是:
(2)近年来该河流域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其主要人为原因是:
(至少总结三点)
(3)防治该地区荒漠化面积扩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至少总结三点)
32、(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由原来的2.2元/kg,降到现在的1.6元/kg,降幅近30%。
材料二: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
产地
含油量
运输费用(元)
产生成本(元/kg)
生产方式
中国
17
0.18
1.60
粗方式
外国
19
0.16
1.28
集约式
材料三: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km2)及谷物单产(kg/km2)的比较(2002年)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人均耕地面积
0.31
0.21
0.10
0.02
0.07
0.05
0.10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
4916
5872
5870
7044
6207
6175
4885
(1)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化水平较高的农业区,从自然条件来看,这里有利于机械化、水利化建设的因素是 。
(2)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的主要原因是 和 。
(3)由于受进口大豆的冲击,我国东北大豆生产呈现萎缩之势。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使东北大豆生产走出困境,重振雄风。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改良品种,提高大豆品质 B.加大劳动力的投入,提高单产
C.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D.大量施用无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4)从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看,东北地区比长江三角洲地区 。请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
(5)通过计算,可以得出黑龙江省的人均谷物产量比江苏省的人均谷物产量 。这种现象也同时存在于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其它省份。请进一步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
高二地理第二次月考参考答案(20201113)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A 2.D 3.C 4.C 5.B 6.B 7.C 8.B 9.B 10.B
11.A 12.D 13.B 14.A 15.B 16.D 17.B 18.A 19.A 20.D
21.C 22.A 23.B 24.B 25.C 26.A 27.C 28.D 29.D 30.C
二、综合题(共2小题,40分)
31.(每空2分,共20分)。
(1)远离海洋;(2分)地形闭塞;(2分)气候干旱。(2分)(共6分)
(2)过度樵采、(2分)过度放牧、(2分)过度垦殖、(2分)水资源利用不当、(2分)工矿和交通建设破坏地表(2分)等。(共6分,任意答三点即可给满分)
(3)封沙禁牧、(2分)禁止樵采、(2分)合理利用水资源、(2分)生态移民、(2分)跨流域调水、(2分)发展节水农业、(2分)营造防护林,保护现有植被和其他自然资源。(2分)(共8分,任意答三点即可给满分)
32.(每空2分,共20分)。
(1)地势平坦开阔,(2分)耕地集中连片。(2分)
(2)价格低,(2分) 含油量高(2分)
(3) A C(2分)
(4)低 (2分)东北地区纬度高,水热条件较差;(2分)生长期短。(2分)
(5)高 (2分)东北地区人少地多,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人均占有粮食多。(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