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秋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单元
总复习(教案)
4、角、相交和平行
教学内容
课本
102-103页的
角、相交和平行。
教学提示
这节课是一节复习课,在师的引导下经历角、相交和平行回顾和整理的过程,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画垂线和角的方法。让学生把前面学习的内容进行梳理。在这节课中让优生涉及一些难点的题目,让掌握的差的同学对薄弱环节进行巩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复习,加深学生角的分类与相交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培养学生画图的能力。掌握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在具体分类过程中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过程与方法: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重点、难点
重点:画垂线和计算角的度数。
难点:根据平角180°计算角的度数。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
学生准备: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知识总体回顾:
师和学生一起回忆角、相交与平行所涉及的知识点。
指导学生说出。
师和学生一起回忆所涉及的知识点。
知识包括:
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角的分类、认识垂线和平行线、测量角的度数、画垂线和画角。
师和学生交流:这节课我们从这几个方面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复习。
板书课题: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
角的分类
测量角的度数
画垂线和画角
认识垂线和平行线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节课知识进行系统回顾,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二)复习线段、射线和直线
师和学生交流:回忆一下,关于线段、射线和直线有关知识?
预设1: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长度,直线没有端点、不可以测量长度。射线有一个端点,不可以测量长度。
预设2:直直的、只有一个端点的线叫做射线,射线是无限延长的。
预设:线段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能测量长度,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
复习角
师和学生交流:回忆一下,关于线段、射线和直线有关知识?
预设1:角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
角的两边可以向没有端点的一端无限延长。
预设2:1平角=
2
直角
直角=90°
平角=180°
周角=360°
1周角=2平角=4直角
小于90°的角是锐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是钝角。
完成103页的11题。
师质疑:怎样画角呢?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个角,并简要说一说是怎样画的?
预设1:
先画一条射线;用量角器的中心点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按照所画的角的度数,在量角器相应的刻度线的地方画一个点;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过刚才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并标上所画角的度数。
预设2:利用三角板可以画出一些固定度数的角,比如:120°、105°、90°75°……。
师质疑:怎样测量角的度数?完成103页的12题。
预设:
量角要注意两对齐: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对齐。量角器的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对齐。做到两对齐后看角的另一条边对着刻度线几,这个角就是几度。看刻度要分清内外圈。
复习垂线和平行
出示103页的13题。
师让学生思考: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哪些线段是互相垂直的?
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在课本上画出来。
师质疑:关于相交和平行,你回忆起了哪些知识?
预设1: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预设2:直线a和直线b互相垂直,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直线b是直线a的垂线。
预设3: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角是直角,其它的3个角也是直角。
预设4:画垂线的方法
。
预设5: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
预设6: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组成平行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设计意图:通过先练习再回忆的学习方法,更能唤醒学生的思维。
巩固新知
107页18题
。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巩固。
反馈练习
1、填空
(1)直线( )端点,线段( )端点,射线( )端点。
(2)( )可以量出长度,( )和( )都是无限长的,无法量出长度。
(3) 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 )是线段,( )是射线,( )是直线。
(4)角的大小与所画出的边的长短( ),与两边( )有关,( )越大,角越大。
(5)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可以先把这两个角的顶点( ),再把一条边( ),最后看另一条边的位置,哪个角的另一条边在外面,那个角就(
)。
(6)计量角的单位是( )。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 )的角,记作(“ ”)。
(7)下面两幅图中,第一幅图有( )个角,第二幅图有( )个角。
2、先估计下图中每个角的度数,再量出下面每个角的度数。
3、下面是小红同学量出的四个角的度数,请你帮助找出错误原因,再改正过来。
4、判断下面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否正确,对的在( )里打“√”,错的打“×”。
5、量出下图中每个角各是多少度,并写下来。
6、判断
(1)下面每组中的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在图下( )里打“√”。
( ) ( ) ( ) ( ) ( )
(2) 下面每组中的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的一,在图下( )里打“√”。
( ) ( ) ( ) ( )
(3) 写出下面每个图形中哪两条线段是互相平行的?哪两条线段的互相垂直的?
7、过直线上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答案:1、(1)没有
2
1
(2)线段
直线
射线(3)①⑤
②⑦
④⑥
(4)没有关系
叉开程度
叉开(5)对齐
对齐
大
(6)°
1°
1°(7)3
11
略
90°
120°
145°
略
(1)
(2)
d和c
互相平行
a和d互相垂直
a和g,c和e,d和l互相平行;b和a,b和c,c和d,d和e,e和f,f和g,g和l,l和a互相垂直。
略
略
(七)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再次进行回顾。
布置作业
1、
填空
(1)直角是( )度,平角是( )度,周角的( )度,因此,1周角=( )平角=( )直角。
(2)把平角、锐角、钝角、直角按角度的大小次序填在下边的括号里。
( )>( )>( )>( )
(3)一副三角尺的角分别是( )度、( )度、( )度和( )度、( )度、( )度。
2、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线段有两个端点,能量出它的长度。………………………………………………(
)
(2)大于直角的角是钝角。………………………………………………………………(
)
(3)一条射线长5厘米。………………………………………………………………(
)
(4)锐角小于钝角。……………………………………………………………………(
)
(5)可以画一条长13分米的直线。……………………………………………………(
)
(6)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
3、先估计每个角的度数,再量出图中各角的度数。
4、以已知的一点为角的顶点,画一个直角。
5、把下面的度数填在适当的圆圈里。
6、你能用一幅三角尺画出下面度数的角吗?
7、求下面图中各角的度数
8、下图中有几个锐角、几个直角、几个钝角、几个平角?
9、在右图中,A点是小刚的家,现在要铺一条
小路,以便于到河边取水,怎样铺可以使路线最
短?把最短的路线画出来。
答案:1、(1)90°
180
360
2
4
钝角>平角>直角>锐角
45
45
90
30
60
90
(1)√(2)×(3)×(4)√(5)×(6)×
略
略
锐角:9°
15°
34°
89°
38°
1°
钝角:179°
91°
100°
略
∠2=140°
∠3=40°
∠4=140°
∠2=55°
4
3
2
2
9、
板书设计
角、相交与平行
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
角的分类
测量角的度数
画垂线和画角
认识垂线和平行线20秋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单元
总复习(教案)
1、万以上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101页的相关内容
教学提示
这节课是一节复习课,在师的引导下经历对万以上数的认识回顾和整理的过程让学生把前面学习的内容进行梳理。在这节课中让优生涉及一些难点的题目,让掌握的差的同学对薄弱环节进行巩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能正确读亿以内的数。
2、在熟练掌握多位数的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多位数,通过讨论与交流,总结出多位数的写法。
3、让学生在经历比较两个多位数大小的过程中,利用万以内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类推出比较亿以内数大小的方法。学会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
4、掌握数字编码的基本特点,学会运用数字进行简单的编码。
5、能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在复习整理中,感受分类、极限、估计等数学思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掌握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养成及时整理所学知识的好习惯。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并发展数感。感受大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万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数字的编码;用计算器计算。
难点:中间有0的万以上数的读法;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的意义;探索读数、写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
(一)知识总体回顾:
师和学生一起回忆万以内数的认识中所涉及的知识点。
指导学生说出万以内的学习内容包括:万以上数的认识、万以上数的读法、万以上数的写法、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
。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
师和学生交流:这节课我们从这样几个方面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复习。
板书课题:万以内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节课知识进行系统回顾,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复习万以上数的认识
1、认识万以上数的数位、数位顺序表、计数单位。
(1)认识数位和计数单位。
师让学生先自主整理,然后交流汇报。
多媒体出示:
用数字表示数时,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这些都是计数单位。
师强调:数位和计数单位的区别:
①数位是在一个数中每个数字所占的位置,如个位、十位、百位……例如:456这个数中4在百位上。
②计数单位是指数数的方式,是以多少为一个单位,如十、百、万等。例如,456这个数中4表示有4个百。
(2)数位顺序表。
师让学生试着在练习本上画出数位顺序表。
学生活动。
多媒体出示数位顺序表。
师和学生交流: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个位起,从右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是亿级,表示多少个“亿”……
从数位顺序表中可以看出:每一个计数单位都是由10个与它相邻的低一级的计数单位组成的,也就是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作十进制计数法。
(三)复习写数、读数
师和学生交流:不管是写数还是读数,都要用到数位,你知道数位是怎样排列的吗?
指导学生说出数位的排列是: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1)读数
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出读数的方法。并全班交流。
预设:读万以上数的方法:对照数位顺序表,从高位到低位,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读万级或亿级时,按个级的读法去读,每一级读完,在后面加上级名。每一级末尾的零不读,每一级的中间不管连续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预设:“0”的读法:对数位分级后,每个数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当“0”处在数级中其它数字前面时,要读出来,若这种情况下几个“0”连在一起,只读一个“零”。
师强调:每一级的中间不管连续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2)写数
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出写数的方法。并全班交流。
师让学生思考:在写数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指导学生说出:在写数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数位和数字一一对应。写数的关键是确定最高数位,并处理好0的占位问题,写完,可将写出的数读一遍,看是否有误。
师:请同学们完成总复习101页第1题
。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集体订正。
(四)复习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师让学生完成101页的第2题。
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这两道题目。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学生完成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师:将整万数或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先分级,然后去掉“万”或“亿”级后面的0,最后在数的末尾加上一个“万”或“亿”字。
师质疑: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预设: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或以“万”为单位求近似数,只看千位上的数,然后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同理,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或以“亿”为单位求近似数,只看千万位上的数,然后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根据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来确定是“舍”还是“入”。分级是为了更准确的找到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
(五)复习数的顺序、大小比较
师让学生思考:怎样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
引导学生说出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如果位数相同,那么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次高位上的数,依此类推,直到比较出两个数的大小。
学生完成101页第3题。
师让学生用掌握的比较方法比较出这些数的大小。学生比较,比较时不但要求学生说出结果,还要求学生说出比较的方法。
师:这样掌握了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就可以把数按大小顺序进行排列了。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建立单元的知识网络图,并向学生渗透这种整理方法。在复习中我没有让学生自主的梳理,而是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在大家的交流中分享大家的知识。
(六)巩固新知:
课本104页1、2、3、4题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这几道题,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
(七)达标反馈
1、填一填。
(1)一个数由三千万,四十万和八百组成的,这个数是( )。
(2)一个数由47个万和350个一组成的数,读作:( )。
(3)73041308这个数是由7个( ),3个( ),4个( ),1个( ),3个( )和8个( )组成的。
(4)最大的六位数是( ),最小的7位数是( )。
(5)甲数是七位数,乙数是五位数,这两个数相比,( )数大于( )数。
(6)在52后面添( )个0,这个数就是五十二万;把234变成二千三百四十万,要在4后面添写( )个0。
(7)把70387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时,省略的尾数部分是( ),这部分的最高位是( )位,这位上的数是( ),所以要( )(填“舍去”或“入一”),这个数的近似数是( )万。
(8)把9038008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时,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 )位,这位上的数是( ),所以要( )(填“舍去”或“入一”),这个数的近似数是( )万。
(9)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15700○9800 99999○100000 98135○98531
7058000○7508000
40万○3999999
3700000○370万
(10) 在○里填写“=”或“≈”。
800000○80万 13455010○1346万
804000○80万 13460000○1346万
2、把下面的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4790000=( ) 15800000=( )
2040000=( ) 12000000=( )
3、把下面各数四舍五入到万位。
145600≈( )万 5674921≈( )万
3897560≈( )万 40978≈( )万
4、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890000比90万小。………………………………………………………………(
)
(2)30600000与306万相等。…………………………………………………………(
)
(3)四(1)班同学们的平均身高约是139厘米,这是个准确数。……………………(
)
(4)马跑得足够快时,能达到每小时69000多米;箭鱼游得快时,每小时的速
度将近119000米。这两个数都是近似数。…………………………………………(
)
(5)2001年春节期间,全国共接待旅游人数达到四千四百九十六万人次。这
是一个近似数。…………………………………………………………………………(
)
5、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再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1)据2000年统计,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有一千七百万二千人口,居世界第三。
写作:( ) 近似数是:( )
(2)2000年,江苏省小学有学生七百一十八万五千五百人。
写作:( ) 近似数是:( )
(3)太阳是个球体,它的直径约有一百三十九万二千千米。
写作:( ) 近似数是:( )
6、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69000 690000 60900 600900 609000 60000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30400800(2)四十七万零三百五十
(3)千万
百万
万
千
百一(4)999999
1000000(5)甲
乙(6)4
5
(7)3870
千3
舍去70(8)千
8
入一
904(9)>
<
<
>
<
=(10)=
≈
≈
=
479万
1580万
204万
1200万
15
567
390
41
(1)√(2)×(3)×(4)√(5)√
(1)17002000
1700万(2)7185500
719万
(3)
1392000
139万
60900<69000<600009<600900<609000<690000
(八)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再次进行回顾。
(九)布置作业
读一读,写一写
(1)10个一万是(
),10个一百万是(
)。
一个五位数的最高数位是(
)位。请写出一个你喜欢的五位(
)。
(3)2个百亿,3个百万和4个百组成的数是(
)。
(4)30060005000是一个(
)位数,6在(
)位上,表示6个(
),3
在(
)位上,表示(
)个(
)。
在○内填上“>”、“<”或“=”。
82006○82600
900000000○9亿
1234000000○1000002340
用6、7、8、9和三个0组成一个最小的七位数,并且这个数中一个0也不读,这个数是(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
)。
请你来当小裁判(对的打“√”,错的打“×”)
(1)读40025600时,只读一个零。………………………………………………(
)
(2)300041>30万。………………………………………………………………(
)
(3)一个七位数不一定比一个八位数小。…………………………………………(
)
(4)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
(5)最小的六位数是100000。……………………………………………………(
)
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里.
读一个大数时,(
)的0都不读。
每级前面
B、每级中间
C、每级末尾
(2)555550000从右往左数,第(
)个5表示5个百万。
二
B、三
C、四
比99999999多100的数是(
)。
A、99999099
B、100000099
C、10000099
(4)2□8700000≈2亿,□里最小可填(
)。
A、0
B、4
C、5
(5)48□965≈49万,□里应填(
)
A、小于5的数
B、大于5的数
C、大于或等于5的数
4、按要求写数
6
2
0
4
0
1
5
组成最大的七位数(
)
组成最小的七位数(
)
只读一个零的七位数(
)
两个零都读的七位数(
)
一个零也不读的七位数(
)
答案:1、(1)十万
一千万(2)万
33333(答案不唯一)(3)20003000400(4)11
千万
千万
百亿
3
百亿(5)<
=
>
(6)6000789
600万
(1)√(2)√(3)×(4)×(5)×
(1)C(2)B(3)B
(4)B
(5)C
(1)6542100(2)1002456(3)1002456(4)1024056(5)6542100(答案不唯一)
板书设计
万以上数的认识
万以上数的认识
万以上数的读法
万以上数的写法
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
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
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
四舍五入
教学资料包
教学精彩片段
复习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师让学生完成101页的第2题。
师:同学们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学生完成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师:将整万数或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先分级,然后去掉“万”或“亿”级后面的0,最后在数的末尾加上一个“万”或“亿”字。
师: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生: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或以“万”为单位求近似数,只看千位上的数,然后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同理,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或以“亿”为单位求近似数,只看千万位上的数,然后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根据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来确定是“舍”还是“入”。分级是为了更准确的找到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20秋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单元
总复习(教案)
3、问题解决
教学内容
课本
102页的问题解决。
教学提示
在师的引导下经历问题解决进行回顾和整理的过程,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学生把前面学习的内容进行梳理。在这节课中让优生涉及一些难点的题目,让掌握的差的同学对薄弱环节进行巩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整理做工问题、路程问题和简单的归一问题的解决方法。
掌握一题多解。
过程与方法:在复习过程中掌握一些解决方法,养成自觉进行知识的整理和复习的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重点、难点
重点:做工问题、路程问题和简单的归总问题的解决方法。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知识总体回顾:
师和学生一起回忆问题解决所涉及的知识点。
指导学生说出学习内容。
预设:做工问题、路程问题和简单的归总问题。
师和学生交流:这节课我们从这样几个方面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复习。
板书课题:问题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节课知识进行系统回顾,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复习路程问题
多媒体出示:
甲地距乙地48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2小时行驶1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到达乙地一共需要多少小时?
师让学生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所运用的数量关系式。并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解决。
预设:数量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已知条件:
(1)甲地距乙地480千米;
(2)2小时行驶160千米;
照这样的速度。
问题:到达乙地还多少小时?
这是一道路程问题。
先求汽车的速度:160÷2=80(千米);再求行完全程需要多少小时:480÷80=6(小时)
480÷(160÷2)
=480÷80
=6(小时)答:到达乙地一共需要6小时。学生板书
师小结:这是一道稍复杂的路程问题,但在解决的过程中根据的关系式是: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复习做工问题
多媒体出示:
王师傅加工450个零件,前5天加工了225个,照这样计算,完成这项任务一共需要多少天?
师让学生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所运用的数量关系式。并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解决。
预设:数量关系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已知条件:
(1)加工450个零件;
(2)前5天加工了225个;
照这样的速度。
问题:完成这项任务一共需要多少天?
这是一道做工问题。
先求王师傅的工作效率:225÷5=45(个);再求完成任务一共需要多少天:450÷45=10(天)
450÷(225÷5)
=450÷45
=10(天)答:完成这项任务一共需要10天。学生板书
师小结:这是一道稍复杂的做工问题,但在解决的过程中根据的关系式是: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归总问题
出示102页的8题。
师让学生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所运用的数量关系式。并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解决。
预设:数量关系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已知条件:
(1)每人每天调试75台;
(2)11天;
(3)3人。
问题:这批电脑有多少台?
这是一道归总问题。
方法一:先求3位王师傅每天调试多少台:75×3=225(台);再求3位师傅11天调试多少台:225×11=2475(台)
75×3×11
=225×11
=2475(台)答:这批电脑有2475台。学生板书
方法二:先求每位师傅11天调试多少台:75×11=825(台);再求3位师傅11天调试多少台:825×3=2475(台)
75×11×3
=825×3
==2475(台)答:这批电脑有2475台。学生板书
师小结:这是一道归总问题,思路不同就能列出不同的算式。在解决的过程中根据的关系式是: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五)巩固新知
课本105-106页10、11、12、13、14、15、16、17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巩固。
达标反馈
1、下表是文具店售出文具的记录表,请你根据“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把表填写完整。
品 名
单价
/
角
数量
/
支
总价
/
角
铅 笔
6
343
钢 笔
70
8400
圆珠笔
64
768
2、想一想表中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再把表填完整。
交通工具
速度(千米
/
时)
时间
/
时
路程
/
千米
自行车
20
19
小轿车
11
990
轮 船
35
560
3、1台织布机9小时织布486米。照这样计算,同样的12台织布机3时能织布多少米?
4、水果店运进540千克桔子,运来的苹果比桔子的3倍还多150千克,水果店运进苹果多少千克?
5、李村和虞城相距340千米,李师傅驾驶小卡车从李村出发,如每小时行驶85千米,4小时能到达虞城吗?
6、幸福面粉厂上午运出面粉102袋,下午运出130袋。每袋25千克,全天共运出面粉多少千克?
7、我们村有720人,现有电脑120台。如果要平均每4人1台电脑,还差多少台?
8、两辆小汽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驶8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75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9、果园里一共收了220吨苹果,用13辆卡车运了一趟后还剩下12吨,每辆卡车一趟能运多少吨苹果?
元旦前,四年级(1)班的同学决定自己做拉花去装饰教室,他们分成6个小组,每小组9人,共做了864朵拉花,平均每位同学做了多少朵拉花?
答案:1、2058
120
12
2、380
90
16
3、486÷9×12×3
=54×12×3
=612×3
=1836(米)答:同样的12台织布机3时能织布1836米。
4、540×3+150
=1620+150
=1770(千克)答:水果店运进苹果1770千克。
5、85×4=340(千米)340=340
答:4小时能到达虞城。
6、102×25+130×25
=2550+3250
=5800(千克)答:全天共运出面粉5800千克
。
7、720÷4-120
=180-120
=60(台)答:还差60台。
8、85×3+75×3
=255+225
=477(千米)答:AB两地相距477千米。
(220-12)÷13
=208÷13
=16(吨)答:每辆卡车一趟能运16吨苹果。
10、864÷9÷6
=96÷6
=16(朵)答:平均每位同学做了16朵拉花。
(七)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再次进行回顾。
布置作业
刘叔叔带了630元买饲料,买了20袋饲料.剩下30元,每袋饲料的价钱是多少元?
张教练买了12个排球,每个32元,如果用买排球的钱用来买足球,可以买16个足球,每个足球多少元?
3、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600千克蜂蜜。小林家养了这样的蜜蜂12箱,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
4、某县城到省城的公路长360千米。一辆汽车走高速路的速度是90千米/时,走普通公路的速度是60千米/时。从县城去省城走高速路比普通公路节省多少时间?
亮亮看一本故事书,11天看了121页,照这样计算,亮亮32天一共能看多少页?
水果店运来苹果、香蕉各12箱。苹果每箱30千克,香蕉每箱15千克。一共运来水果多少千克?
7、
8、李明和王军赛跑,李明的速度是90米/分,用11分钟跑到了终点,王军比他早2分钟到达。王军的速度是多少?
光明玻璃厂生产了4920个玻璃杯,如果每箱装8盒,每盒装15个杯子。一共需要多少个箱子才能装完?
10、王大伯带800元买化肥,每袋化肥42元,买化肥后剩下170元,王大伯买化肥多少袋?
答案:1、
(630-30)÷20
=600÷20
=30(元)答:每袋饲料的价钱是30元。
2、32×12÷16
=384÷16
=24(元)答:每个足球24元。
3、600÷5×12
=120×12
=1440(千克)答:一年可以酿1440千克蜂蜜。
4、360÷60-360÷90
=6-4
=2(小时)答:从县城去省城走高速路比普通公路节省2小时。
5、121÷11×32
=11×32
=352(页)答:一共能看352页。
6、30×12+15×30
=360+450
=810(千克)答:一共运来水果810千克。
7、120÷2=60(元)240÷3=80(元)
60×6+80×6
=360+480
=840(元)答:应该准备840元。
8、90×11÷(11-2)
=990÷9
=110(米)答:王军的速度是110米/分。
9、4920÷8÷15
=615÷15
=41(个)答:一共需要41个箱子才能装完。
(800-170)÷42
=630÷42
=15(袋)答:王大伯买化肥15袋。
板书设计
问题解决
480÷(160÷2)
=480÷80
=6(小时)答:到达乙地一共需要6小时。
450÷(225÷5)
=450÷45
=10(天)答:完成这项任务一共需要10天。20秋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单元
总复习(教案)
5、条形统计图与不确定现象
教学内容
课本
103-104页的条形统计图与不确定现象。
教学提示
这节课是一节复习课,在师的引导下经历条形统计图与不确定现象回顾和整理的过程,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让学生把前面学习的内容进行梳理。在这节课中让优生涉及一些难点的题目,让掌握的差的同学对薄弱环节进行巩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复习,加深学生条形统计图与不确定现象理解,提高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培养学生制图的能力。进一步在活动中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能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对不确定现象进行描述。
过程与方法: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不确定现象。
难点:制作并分析条形统计图。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知识总体回顾:
师和学生一起回忆条形统计图与不确定现象所涉及的知识点。
指导学生说出。
知识包括:
认识条形统计图、制作条形统计图、分析条形统计图和分析不确定现象。
师和学生交流:这节课我们从这几个方面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复习。
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
不确定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节课知识进行系统回顾,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复习条形统计图
师和学生交流:回忆一下怎样制作条形统计图、分析条形统计图?
预设1:画条形统计图时,在纵轴的左侧标明单位长度,纵轴最上面注明单位。数据较大时,可用1格代表2个或多个单位。根据数据大小在对应的位置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标上数据、标题。然后根据直条的分布趋势,进行分析或估测。
预设2:条形统计图绘制完成后可以从里面得到一些信息。比如:哪个身高范围的人数最多、哪个身高范围的人数最少、哪个身高范围的人数相等……。
根据课下的调查,完成103页的14题。
多媒体展示。
设计意图:利用103页的14题进行练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存在与周围世界中,从而有利于学生体会统计知识的应用价值。
(三)复习不确定现象
出示104页的15题。
师让学生回忆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预设1: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不能确定的现象是不确定现象。
预设2: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能确定的现象是确定现象。
(四)巩固新知
107页19、20题
。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巩固。
反馈练习
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青山农场2001~2003年培育树苗情况统计表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松 树 苗
4000
5500
6500
青山农场2001~2003年培育树苗情况统计图
(1) 哪一年松树苗培育的最多?
(2)2002年培育的松树苗比2001年少多少棵?
(3)3年松树苗一种培育了多少棵?
利用“可能”、“不可能”、“一定”填空。
太阳(
)从东方升起。
人(
)会老。
这棵树(
)会开花。
数学测验我(
)100分。
太阳(
)从西方升起。
一天(
)有25小时。
1、
(1)2003
(2)5500-4000=1500(棵)答:2002年培育的松树苗比2001年少1500棵。(3)4000+5500+6500=16000(棵)答:3年松树苗一种培育了16000棵。
2、(1)一定(2)一定(3)可能(4)可能(5)不可能(6)不可能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再次进行回顾。
布置作业
1、看图填空
人民商场2014年第一季度销售冰箱台数情况统计图
(1)在第一季度中,( )月份销售冰箱的数量最多,是( )台。
(2)在第一季度中,( )月份销售冰箱的数量最少,是( )台。
(3)在第一季度中,冰箱一共销售了( )台
。
2、判断对错。
(1)酒一定是辣的。……………………………………………………………………(
)
(2)小明投篮10次,不可能投进10次。……………………………………………(
)
(3)小明掉了1角钱,一定被别人捡走了。…………………………………………(
)
(4)地球每天都在转动。………………………………………………………………(
)
(5)人不可能用左手写字。……………………………………………………………(
)
(6)长方形一定有4个角。……………………………………………………………(
)
(7)100米短跑比赛,亮亮可能获得第三名。………………………………………(
)
(8)线段不可能没有端点。……………………………………………………………(
)
答案:1、(1)一月份
89
(2)三月份
51
(3)216
2、(1)×(2)×(3)×(4)√(5)×(6)√(7)√(8)√
板书设计
条形统计图和不确定现象20秋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单元
总复习(教案)
2、数的运算
教学内容
课本101页的相关内容
教学提示
这节课是一节复习课,在师的引导下经历对万以上数的认识回顾和整理的过程让学生把前面学习的内容进行梳理。在这节课中让优生涉及一些难点的题目,让掌握的差的同学对薄弱环节进行巩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乘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能灵活应用因数和积的关系,正确熟练地计算。
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除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能灵活应用商变化的规律正确熟练地计算。
通过复习,回忆加法运算律及加减法的关系。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5、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难点: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知识总体回顾:
师和学生一起回忆数的运算中所涉及的知识点。
指导学生说出数的运算内容包括:三位数乘除两位数、用简便方法计算、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用计算器计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
师和学生交流:这节课我们从这样几个方面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复习。
板书课题:数的运算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节课知识进行系统回顾,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二)复习三位数乘除两位数
1、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
出示:690×32
师让学生先自主完成,然后交流汇报。
让学生说出计算方法。
预设: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把两个因数的非0数字对齐,把非0数字相乘,算出得数,数一数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非0数字积的末尾加上几个0。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出示:480÷24
396÷53
师让学生先自主完成,然后交流汇报。让学生说出计算方法。
预设:
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大,就在十位上商,用被除数的前两位减去除数和商的乘积,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用第一次除的余数和落下的个位合在一起,继续除。商要写在个位。如果前两位数不够除,就看前三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
(三)用简便方法计算
出示:102页第5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并思考运用了哪一个运算律。
预设1: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的性质:
那么a-b-c=a-(b+c)。
预设2: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的数,加法中加数比整百数多要加上多减的数。(多加)
减法中减数比整百数多要减去多的数。(多减)
复习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出示:102页第6题。
学生自主完成,并思考一下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
预设:加数十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复习用计算器计算
出示:102页第7题
学生在练习本生完成,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预设:
使用计算器时,要先按下开机键
,再按数字键
,当屏幕上出现按下的数字后,再按需要按下四则运算键,再按数字键,最后按下等号键(=)。屏幕上出现计算结果。输入完毕后,要按清除数据键。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建立单元的知识网络图,并向学生渗透这种整理方法。在复习中我没有让学生自主的梳理,而是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在大家的交流中分享大家的知识。
(六)巩固新知:
课本105页5、6、7、8、9题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这几道题,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
(七)达标反馈
1、口算
130×5=
2×380=
150×6=
18×3=
23×4=
460×2=
180÷60=
360÷40=
240÷60=
800÷40=
420÷60=
540÷30=
2、估算
59×103
≈
720×12≈
315×72≈
408×18
≈
209×29≈
556÷70≈
715÷92≈
543÷90≈
350÷68≈
485÷70≈
3、用竖式计算。
245×27
=
530×48=
509×50=
802×37=
948÷38=
893÷47=
576÷48=
756÷84=
4、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99+228
807-98
456+123+244
480-72-128
5、不计算,直接写出下面的商。
792÷24=33
396÷12=
1584÷48=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456000+21300
457100-21300+45609
32022×56
6400000÷125
567890-32401+450678
67809-32104
计算
421×(123-78)
112+512÷64
360-624÷12
540÷90×123
207×35-320
125×24÷25
8、下表是某市体育学校2012年、2015年三种体育项目运动员人数调查情况。
2012年
29人
34人
14人
2015年
348人
612人
182人
(1)2015
年棒球运动员人数是2012年的( )倍;
(2)2015年击剑运动员的人数是2012年的( )倍;
(3)2015年高尔夫运动员的人数是2012年的( )倍。
1、650
760
950
54
92
920
3
9
4
20
7
18
2、5900
7200
21000
8000
6000
8
8
6
5
7
3、
4、
99+228
=100+228-1
=328-1
=327
807-98
=807-(100-2)
=807-100+2
=707+2
=709
456+123+244
=456+244+123
=700+123
=823
480-72-128
=480-(72+128)
=480-200
=280
5、33
33
6、477300
481409
1793232
512000
986167
35705
7、421×(123-78)
=421×45
=18945
112+512÷64
=112+8
=120
360-624÷12
=360-52
=308
540÷90×123
=6×123
=738
207×35-320
=7245-320
=6925
125×24÷25
=3000÷25
=120
8、(1)12(2)18(3)13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再次进行回顾。
布置作业
1、口算
310×6=
8×120=
180×6=
180×30=
230×40=
240×20=
420÷70=
960÷40=
480÷30=
400÷20=
210÷70=
270÷30=
2、估算
159×45
≈
361×11≈
489×23≈
332×17
≈
108×39≈
486÷70≈
717÷78≈
543÷61≈
350÷54≈
345÷72≈
3、用竖式计算。
232×18
=
270×24=
302×70=
608×47=
474÷19=
936÷12=
864÷36=
638÷11=
4、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01+778
544-108
605+221+195
450-36-164
根据441+59=500填空。
(
)-441=59
(
)-(
)=441
6、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578900+111200
453200-16700+23145
1456×23
820000÷125
12345320+324010-54608
67809×231
7、计算
221×(456-223)
452+256÷32
405-312÷12
720÷80×304
105×42-670
750×11÷50
8、根据360÷60=6,不计算并快速写出下面各式的结果。
360÷6= 180÷60= 3600÷60=
360÷12=
360÷24= 720÷60=
9、 仔细观察表中的相对应的数,找出规律后填表。
被除数
18
180
360
540
1800
3600
除数
3
30
60
90
300
600
商
10、填表
(1)下表是铅笔厂包装车间四个组包装铅笔的箱数,算出各组平均每小时包装铅笔的箱数。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小时数
38
43
39
45
箱
数
874
903
975
990
平均每小时
包装的箱数
(2)一篇891个字的文章,小英为打字员、办公人员、学生小明三个人作了一个调查,请你帮小英把表填完整。
打字员
办公人员
小明
打字速度
99个/
分
81个/
分
33个/
分
所用时间
答案:1、1860
960
1080
5400
9200
4800
6
24
16
20
3
9
2、8000
3600
10000
6000
4000
7
9
9
7
5
3、
4、
104+778
=100+778+4
=878+4
=882
544-108
=544-(100-8)
=544-100+8
=444+8
=452
605+221+195
=605+195+221
=800+221
=1021
450-36-164
=450-(36+164)
=450-200
=250
5、500
500
59
6、690100
459645
33488
6560
12614722
15663879
7、221×(456-223)
=221×233
=51493
452+256÷32
=452+8
=460
405-312÷12
=405-26
=379
720÷80×304
=9×304
=2736
105×42-670
=4410-670
=3740
750÷50×11
=15×11
=165
8、
360÷6=60 180÷60=3 3600÷60=60
360÷12=30
360÷18=20 720÷60=12
9、6
6
6
6
6
6
10、(1)23
21
25
22
(2)9
11
27
板书设计
数的运算
三位数乘除两位数
用简便方法计算
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用计算器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