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汤姆亚索历险记 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汤姆亚索历险记 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5 15:2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课文导入
21世纪初,电影《哈利·波特》风靡了整个世界。一夜之间,哈利·波特成了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与英雄。其实,早在一百多年前,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就塑造了一个家喻户晓的青少年偶像,他就是汤姆·索亚。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汤姆·索亚历险记》。
作者简介
马克·吐温(1835—1910) 美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借儿童的眼光,对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及种族歧视等作了辛辣的讽刺,语言流畅、诙谐。后期创作思想深化,用笔更趋老辣。其作品以方言和民间口语写活生生的现实,开辟了新的现实主义道路。
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祈祷:
词语理解
(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荒唐:
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
吹嘘:
诚心诚意:
形容连续不断(多指话多)。
滔滔不绝:
光辉灿烂。
辉煌:
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衣衫褴褛:
衣服破旧,布料破烂不堪。
(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
喧嚷:
造句:千万别把事情喧嚷出去呀!
光辉灿烂。
辉煌:
造句:大厅里灯火辉煌,非常热闹。
衣服破旧,布料破烂不堪。
造句: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有气无力地走在街上。
衣衫褴褛:
相同点
不同点
绝望
都可做动词;都表示没有希望,失去了希望的意思。
侧重于断了希望的念头,没有一点儿希望;语义较重。
失望
侧重于无信心,不愉快,希望未能实现或未能完全实现;语义较轻。
绝望
失望
易混词
1( )占据了他的全身心,几乎要将他击垮了。
2.一次小小的失败难免会带来一点儿( ),但我们还有的是机会。
默读节选片段,说说片段主要写了什么?
整体感知
讲述的是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
撒切尔太太病得厉害,大部分时间都在说胡话。人们听见她呼喊孩子,看见她每次抬起头侧耳听上好久,然后一边呻吟着一边软弱无力地垂下头去,那情景真是让人心碎。
课文讲解
朗读课文第一段,想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撒切尔太太很伤心?
“说胡话”“呼喊”“抬起头”“呻吟”等动作写出了撒切尔太太内心的无限悲痛。
表示很急切。
贝琪,贝琪……
波莉姨妈已经陷入了悲痛和绝望之中,她那满头的灰发几乎全变白了。
对波莉姨妈“满头的灰发几乎全变白了”这一细节描写,突出了她悲痛、绝望的心情。
描写撒切尔夫人时,作者略带夸张地写了她的动作和神态;对波莉姨妈则主要写了她外貌(头发)的变化。
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描述一下两个孩子回来之后的温馨场景。
半夜时分,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不一会儿,街道上就挤满了衣衫不整却欣喜若狂的人,他们高声喊着:“快来看!找到他俩了!”
表示人们着急见到这两个孩子。
表示很兴奋。
表示人们很激动。
小镇人们听闻孩子们获救消息后的兴奋,折射出人们的善良。
在孩子们回来后的半个小时,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同时还使劲握住撒切尔太太的手,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虽然汤姆和贝琪不是自己家的孩子,但镇上的人们却好似找回自己的宝贝一样开心。由此可见,全镇人们亲如一家,体现了村民们的质朴和善良。
写出了人们因为孩子平安归来不禁喜极而泣的温馨场景。
比喻 夸张
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说一下汤姆和贝琪是怎么一步步脱离险境的。
汤姆躺在一张沙发上,身边围满了热切的听众。他给他们讲着这次精彩的历险过程,同时还夸张地吹嘘了一番,最后又描述了他怎样离开贝琪去探险,如何在风筝线能达到的情况下顺着那两条通道向前探路,又是怎么去探索第三条通道,直到风筝线不够用了为止。
“夸张地吹嘘了一番”,可见汤姆在历险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人们把他们回来看作是奇迹,他也觉得自己成了英雄。从他讲述自己的历险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汤姆是个勇敢、机智的孩子。
他又讲述了他怎样回去找贝琪,告诉了她这个好消息,而她却让他别拿这些无聊的谎话来烦她,因为她很累,知道自己快要死了,她也愿意死掉。
侧面描写,烘托出汤姆的勇敢与坚强。
从贝琪的想法说明贝琪已经对出去失去信心,可见汤姆和贝琪已经极度疲乏,濒临绝境,为下文他们俩出洞后在家养了好多天做铺垫。
汤姆利用放风筝的绳子离开贝琪寻找出口,在绳子拉尽时发现了亮点,他摸索到那里钻出一个小洞,看到了密西西比河。于是他回去找贝琪,把好消息告诉她,并成功让贝琪相信。他们钻出小洞,从里面出来后遇到了几个划小艇的人,向他们说明情况后,他们把汤姆和贝琪送回家来。
洞中迷路——摸索出口——找到出口——说服贝琪——爬出洞口——进行呼救——安全脱险
历险经历:
阅读课文第5-7自然段,你对汤姆又有了怎么样的认识?
汤姆听说哈克病了,星期五便去看他,谁知道被挡在了门外,星期六、星期天一连两天也都没让他进去。
说明哈克十分担心他朋友。
自己已经十分疲劳,但是听说朋友病了,还是去探望,可见汤姆是个十分重义气的孩子。
法官和他的几个朋友逗他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有的人还用嘲弄的口吻问他是否还想再去那个山洞走一趟。汤姆说,他认为他不会在意的。
有的人在嘲笑汤姆。
汤姆并不在意再去一趟。
人们嘲弄他,他还是不在意再去一趟,可以看出,汤姆是一个喜欢冒险,勇敢的孩子。
阅读课文8-15段,为什么汤姆的脸“立刻变得煞白”?
汤姆的脸立刻变得煞白……“哎呀,法官,印江·乔埃还在洞里呢!”
因为汤姆听到法官说山洞被封上了,印江·乔埃虽然是个坏人,把他关起来也是大快人心,但是想到一个活人就这样死去,汤姆还是接受不了,因此脸立刻变得煞白。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心地善良的品质。
通过这些历险你对汤姆有了什么样的了解?
天真活泼
聪明淘气
正义
勇敢
敢于探险,追求自由
知识拓展
马克吐温洞穴:洞内像迷宫,是马克·吐温小时候经常探险的基地。如今成为旅游景点,里面标明了马克·吐温小说里主人公曾经出现的地点和当时的故事。洞穴旁边还有个露营区,一些小说迷们在白天探洞还不过瘾夜晚还手持蜡烛进洞。
幽默是指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的荒谬和不通情理之处。它是一种经过艺术加工的语言形式,是艺术化的语言。幽默的文字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会心一笑,从而对文章别有青睐,甚至爱不释手。轻松、幽默的语言是马克·吐温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比如,“他给他们讲着这次精彩的历险过程,同时还夸张地吹嘘了一番”这句诙谐幽默的语言把汤姆历险后那种得意的心理和在人们面前炫耀的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写作方法
课文结构
走失后,人们悲痛
回来后,人们喜庆
汤姆讲山洞经历
汤姆看望伙伴
汤姆·索亚历险记
敢于探险
足智多谋
有同情心
有正义感
《汤姆·索亚历险记》讲述了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作品成功塑造了汤姆·索亚这个“顽童”形象,让我们看到他身上所具有的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精神。
课文主题
随堂小练
一、用“√”画出下面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嘀嗒
·
(l?ng lóng)
吹嘘
·
·
·
·
·
寡妇
煞白
褴褛
笼罩
(guān gu?)
(shà shān)
(xū xù)
(lán jiān)
(dān dā)






二、补全词语。
( )心( )意 软弱( ) ( )
欣喜( ) ( ) 灯火( ) ( )
衣衫( ) ( ) 滔滔( ) ( )












如果碰巧是晚上,他绝不会看见那一小块太阳光,也就找不到这条通道了。
1.碰巧是晚上。 他不会看见那一小块太阳光,找不到这条通道了。(用关联词语组成一句话)
三、句子练习。
2.汤姆的脸立刻变得煞白。(改为比喻句)
汤姆的脸立刻变得像雪一样煞白。
课后作业
和父母一起读一读原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