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课文导入
同学们,我们见过各种各样的生物,有天上飞的,有地上跑的,还有水里游的……你见过表里的生物吗,?表里的生物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作者简介
冯至 (1905-1993),中国诗人、学者。原名冯承植,字君培,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作品主要有《昨日之歌》等。
我会写
脆
玻
璃
恶
拦
怖
蟋
蟀
我会写
拦
lán
组词:阻拦 拦挡
易写错
怖
bù
组词:恐怖 可怖
蟋
xī
组词:蟋蟀
简单重复而没有变化。
单调:
词语理解
配合得适当。
和谐:
造句:这幅画的颜色很和谐。
使人摸不透,高深莫测。
神秘:
造句:无限的宇宙充满了神秘感。
由于生命受到威胁而恐怖。
造句:黑夜里突然传来一阵令人恐怖的叫声。
恐怖:
相同点
不同点
和谐
都有配合得当的意思。
含有意识活动从积极方面取得步调一致。
协调
无上面的用法。
1.山势和水势在这里别是一种格调,变化而又( )。
2.妈妈说要( )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
和谐
协调
易混词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
整体感知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文章出现了两个人物,“我”和爸爸。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我”和父亲的_____描写,“我”的______描写。
心理
对话
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没有工厂,所以也没有机器的声音。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课文讲解
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我”小的时候有个什么想法?
这是“我”幼小的想法。
能发声的都是活的生物
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
排比的句式,描述各种活的生物的叫声。
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反问句,强调自己看法的正确。
小练习:仿写句子。
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哪里有花儿会长翅膀,并且能舞出绚丽的舞姿呢?
默读课文第2-10自然段,思考:“我”对什么发生了兴趣?
可是父亲怀里的表有时放在桌子上,不但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而且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嘀嗒,嘀嗒……没有一刻的休息,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
钟表里发出声音
具体描述表里的声音。
思考:“我”对钟表的声音产生好奇时,父亲是怎么说的?
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父亲立刻把我的手拦住了,他说:
“只许听,不许动。
停了一会儿,他又添上一句:?
“小孩儿不许动表。”
反复,强调父亲不让“我”动。
思考:父亲的说法增加了什么?
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父亲的话激发了“我”的好奇心。
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
爸爸终于答应了“我”的要求。
神态描写。写出“我”对表的好奇。
默读课文11-19自然段,思考: “我”看到表里有什么?
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
一个美丽的世界
写父亲答应自己要求后的激动。
详细描述自己见到的表里的景象。
思考:看到了表里的情形,“我”又提出了什么要求?
此后我就常常请求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有时父亲答应我,有时也拒绝我,这要看他高兴不高兴。
“我”对表的痴迷不改。
思考: “我”又有了怎样的问题,父亲是怎么回答的?
“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
“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你。”
“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父亲没有回答。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父亲有个蝎子在表里
默读课文第20、21自然段,思考:对父亲的回答,“我”相信了吗?
怀表,英文名称是POCKET WATCH,意思就是口袋里的表。同手表名称相比,根据怀表的中文名称顾名思义,应该是佩戴在胸前、怀里的表。它表端有一条链子可以固定在身上,可以是装在西装背心口袋里的袖珍钟。
知识拓展
表里的生物
课文结构
怀表——有声音
被迷住
心理描写
见人就说
童真童趣
本文通过写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课文主题
一、给下列生字组词。
脆( )( ) 拦( )( )
怖( )( ) 蟋( )
随堂小练
清脆
干脆
阻拦
拦住
恐怖
可怖
蟋蟀
二、写出下面红体字的反义词。
1.它坚硬( )的表壳里会发出清脆( )的声音。
2.我看得入神( ),唯恐父亲把这美丽( )的世界盖上。
3.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 )极了。
低沉
柔软
走神
丑陋
伤心
三、给下面一段话加标点。
后来我见人就说 我有蟋蟀在钵子里 蝈蝈在葫芦里 鸟儿在笼子里 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
:
”
,
,
。
,
1.默读课文,联系课题,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后习题解析
解析:(1)默读就是无声阅读,是用大脑直接感受文字的意思,而不必将文字转化为声音。我们默读课文时,应做到“一用两不能”,即用眼睛看书,不能用手指文章,也不能小声叨念。“?出声”则会影响阅读速度,“用手指文章”则影响眼睛的扫视幅度。另外,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默读速度。
(2)主要写了“我”小时候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其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表现了“我”童年时代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有丰富的想象力的孩子。
2.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再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解析:(1)这段话是对“我”心理活动的描写。“吓了一跳”是因为表里的生物在“我”的想象中不会是蝎子,“感到愉快”是因为弄清缘由之后,证实了 “我”关于“表里有一个活的生物”的猜测,于是感到愉快和满足。
(2)这句话是对“我”的心理描写,再次反映了儿时的“我”心中充满美妙的东西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
(3)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有着丰富的想象力的孩子。
这样的句子还有: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
3.选做
课文的结尾写道:“?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你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和同学交流。
参考答案:那是在我五岁的时候,有一次,妈妈买回一些蔬菜,?让我洗菜,我一看,哇!妈妈买的菜真多啊!有绿如翡翠的白菜,有紫莹莹、嫩生生的茄子,有细长细长的豆角,还有身披红外衣的西红柿……这么多的蔬菜,怎样才能很快洗完呢?我飞快转动大脑,突然眼前一亮,一个想法诞生了——用洗衣机来洗菜。我小心翼翼地把菜放
进洗衣机里,盖上盖子,摁下开关,然后坐在洗衣机旁得意地看起书来。
好不容易,“呼呼呼”的洗衣机声终于停止了转动,我心花怒放地打开了洗衣机的盖子。呀!出乎我的意料:白菜成了光杆司令,茄子千疮百孔,西红柿早已无影无踪……见此情景,我吓出了一身冷汗。心想:惨了,惨了,这下完蛋了,妈妈肯定会责怪我的,我该怎么办呢?我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最后妈妈微笑着对我说:“你真是我的‘得力小助手’啊!”
课后作业
请爸爸妈妈说说他们童年的趣事,和他们共同分享童年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