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5单元 语文园地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5单元 语文园地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6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5 15:5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交流平台
同学们,通过这六年的学习,你养成了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同学一起交流吧。
我现在几乎每天都要读课外书,哪天不读就不习惯。而且读的大多是名著,阅读品位也在提高。
我习惯边读书边思考,用旁批或笔记把心得写下来,好像在和作者聊天,同时也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
我每次完成习作后都认真读几遍,看看通不通顺,有什么问题,然后用修改符号仔细修改。我越来越喜欢写作文了。
我碰到不懂的问题会随时向别人请教,或者去读书、查资料,琢磨解决问题的办法。勤问勤查的习惯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学习总结好的学习方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这样能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还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词句段运用
你能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下面词语的意思吗?
走马观花 自愧弗如? ?声泪俱下
不以为然 过犹不及? 赴汤蹈火
.
.
.
.
.
.
走马观花
“走”是跑的意思。可以推想词语是骑在跑着的马上看花的意思。现在还比喻观察事物或了解情况不深入细致。
自愧弗如
弗,在文言文中是“不”的意思,可以推想到“弗如”就是“不如”。整个词语可以解释为:自己觉得不如别人,感到十分惭愧。
声泪俱下
在文言文中“俱”是“都,同时”的意思。可以推想到“俱下”就是“都下来”的意思。整个词语就是
“说话声和眼泪一起下来”的意思。指一边说话,一边哭泣,形容极其悲恸或激动。
不以为然
“然”在文言文中是“是,对”的意思。可以推想这个词语的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轻蔑的意思。
过犹不及
“及”在文言文中是“达到”的意思,由此推想“不及”就是“达不到”。这个词的意思是“事情做得过了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赴汤蹈火
“汤”在文言文中有“热水”的意思。可以推想这个词语的意思是“奔赴滚烫的开水,踩踏在烈火上。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意思是为某事付出全部的勇气,不留余力地前进。”
我们的很多成语都是由古代沿用下来的。我们可以想一想在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这些字的意思,从而推想出这个词语的意思。
读下面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引用的好处。你在习作中是否也引用过名人名言?和同学交流。
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第一句话在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最后一个自然段。通过数学家华罗庚的话,更加强调
“只有善于思考,有坚持不懈精神的研究者,才能培养出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
第二句话在课文《为人民服务》中,说明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引用司马迁的名言作为论据,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我在习作中引用过马克思的话:“人要学会走路,也要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才能学会走路。”引用这段话,突出强调“失败乃成功之母”的意思,我们要不怕失败,要有迎难而上的精神。
我在习作中引用过鲁迅的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我引用这句名言,强调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书写提示
赵孟頫(fǔ)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其以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赵孟頫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三门记》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日积月累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淮南子》
句意理解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指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 说明在面临不断发展的局面时,必须要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革命。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比喻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的问题关键。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荀子用青与蓝来比喻学生如果能用功研究学问,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比他的老师更有成就。由于荀子这几句话形象深刻,通俗易懂,便为后人所常用,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的意思。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只要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只要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有的规矩。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