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第二十九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第二学程考试
高二地理试卷(文)
答题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选择题(每个2分,共50分)
每一个区域都有特定的地理环境,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读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系图,回答1~3题。
1.在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早期发展阶段,制约该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河网密布 B.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C.土质黏重 D.红壤广布
2.该地区密集的河网对区域工业化阶段所产生的有利影响主要是提供( )
A.工业原料和动力 B.生活水源
C.生产水源和便利的水运条件 D.丰富的水产品
3.目前,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粮仓”地位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人口稠密,粮食商品率低
C.国家政策的调整 D.技术落后,被东北、华北超越
叠图分析是科学选址最常用的方法。结合下图,回答4~5题。
4.叠图分析最常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5.选定的区域适合建设( )
A.大型垃圾处理场 B.大型仓储式超市C.汽车加油站 D.水源保护区
读图,回答6~7小题。
6.图中圆内裸地表示沙层裸露或固定沙丘活化,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过度樵采 B.过度开垦 C.过度砍伐 D.过度放牧
7.A、B两图的荒漠化分别表现为( )
A.大面积草场被破坏 斑点状荒漠化圈
B斑点状水土流失 大面积水土流失
C.斑点状荒漠化圈大面积草场被破坏
D.大面积水土流失 斑点状水土流失
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其中在中卫和甘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图所示)。人们为了保护包兰铁路不受腾格里沙漠的侵袭,在沿线的流动沙丘上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设方格状的沙障。据此完成8~10题。
8.图示地区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位于内陆,气候干旱 B.全球变暖,气候异常
C.地壳运动,地势上升 D.过度开发,水土流失
9.采用扎设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来防沙、治沙,主要是因为( )
A.可以增加土层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
B.能降低风速,减少沙丘面风沙的吹蚀
C.有利于保持水分,增加当地年降水量
D.麦草这一类原料丰富,成本低廉
10.为促进图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
A.利用铁路交通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
B.利用黄河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C.扩大麦草方格沙障的范围,对沙漠进行大规模改造
D.利用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发展旅游业
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形成了脆弱的生态环境,水土流失严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11-12题。
11.关于黄土高原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深居内陆,且位于阶梯交界处
B.水土流失严重,但地质地震灾害较少
C.位于从半干旱向干旱过渡的地区
D.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交错,自然环境条件不够稳定
1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较南方丘陵山区严重,其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
A.黄土高原降水量较南方丘陵山区大
B.黄土高原降水强度较南方丘陵山区小
C.黄土高原植被破坏较南方丘陵山区严重
D.黄土高原上黄土抵抗侵蚀能力极低
读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分布图,回答13~14题。
13.关于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茂密的雨林植被能防风固沙,减弱土地沙漠化的作用
B.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深刻地影响着地球大气的碳氧平衡
C.雨林能起到类似海绵的作用,促进水循环、调节水平衡
D.雨林是世界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14.刚果河流域雨林大面积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
A.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 B.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
C.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 D.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
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读图,回答15~16题。
15.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有( )
①煤、气、盐资源丰富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市场广阔④科技力量雄厚 ⑤国家政策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16.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
①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②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
③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④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关于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但航运价值小
B.流域内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C.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水量丰富但不稳定
D.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是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
读东北地区轮廓图,回答18-20题。
18.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包括黑、吉、辽三省全部,被称为“东北三省”
B.位于我国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夏温较高,水热条件配合较协调
C.春小麦、大豆、玉米为本区三大主粮
D.本区跨四个温度带,作物均可一年一熟
19.关于东北地区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的西、北、东三面分别为小兴安岭、大兴安岭和长白山
B.东北平原由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组成
C.该区地形最突出的特征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D.东北平原的特征为面积广大,多丘陵地貌
20.关于东北地区土地资源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面积大,但分布分散
B.宜农荒地多,但肥力不高
C.有大面积肥沃的红土地
D.东北平原地势平坦,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领开放之先,珠江三角洲现实占优;得开放之利,珠江三角洲成为中国大陆经济的增长极。据此回答21-23题。
21.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利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②工业基础雄厚,产值高 ③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④良好的区位条件 ⑤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⑥煤、石油等资源丰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⑥
2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
A.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C.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D.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23.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其原因是( )
A.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都处于优势,产业层次已经处于较高水平
B.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由原来扩大市场规模转变为追求降低成本
C.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国内腹地较大
D.许多外资企业由珠江三角洲地区迁往长江三角洲及国内的其他地区
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项目, 被称为北煤南运大通道,起于内蒙古浩勒报吉,经乌审旗后进入靖边、延安北、韩城北,经山西运城、河南三门峡、湖北襄阳、湖南岳阳后止于江西吉安,全长约1860km。结合下图, 完成24-25题。
24.华中地区煤炭调入的最佳方案是来源于( )
A.贵州 B.东北地区 C.新疆 D.陕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地区
25.北煤南运大通道建设的意义主要有( )
①缓解铁路运力不足的矛盾 ②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③减小华中地区的能源缺口 ④降低运输成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综合题(45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共11分)
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年平均降水量由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50毫米以下。长期的干旱,使这里形成的独特的自然景观。其要素如图6所示:
图6
(1)按相关关系将下列字母填在框图相应的位置上(2分)。
A、干旱 B、降水稀少
(2) 是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其主要原因是 ,由于降水量的差异,自然景观自东向西依次是草原 、 、 。(4分)
(3)西北地区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其荒漠化产生的人为原因?(3分)
(4)为了制止西北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2分)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河北作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简述其优势条件。(6分)
(2)简述企业把研发和总部留在北京的主要原因。(6分)
(3)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实现互利共贏,试说出京、冀两地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分别“贏”在哪里。(6分)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北大荒”指20世纪50年代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中尚未开发的区域。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国家加大了对“北大荒”荒地资源的开发力度。经过10~20年的草甸开垦和沼泽治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材料二
(1)分析“北大荒”沼泽地形成的原因。(6分)
(2)近年来,北大仓土地质量下降,有人说“北大仓”又将变成“北大荒”,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3)说说该地区沼泽的生态功能。(6分)
延展题——区域定位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F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 ,所属的半球是________,所属的纬度地带为________,F点在E点的________方向。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B C D D A A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D A C C D B B C D
21 22 23 24 25
C B D D D
1、答案:(1)B A
(2) 气候,干旱;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并有山岭阻隔,海洋水汽输送到这里的数量很少; 荒漠草原 荒漠
(3)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4) C
2.答案:(1)具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地价低、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大、重工业基础好.交通便利、距离近。
(2)社会协作条件好,专业化服务水平高;地处中心地带(交通中心、信息中心、物流中心、政治中心);科技、教育发达,高素质人才数量多。
(3)河北: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北京:分散非首都职能,缓解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交通、就业等问题;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
3、答案(1)气温较低,蒸发微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季节性冻土融化,下层为永久冻土层,水分不易下渗,造成积水。
(2)随着人们对“北大荒”的不断开发,黑土将大量流失,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生产能力下降乃至丧失。
(3)沼泽是湿地(水源地、蓄水池),它可以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环境;是丹顶鹤、天鹅等珍稀动物的栖息地。
答案
(1)(70°N,180°) 北半球、西半球 高纬度 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