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枣庄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24 22:29:39

文档简介

0~2021学年度
段质
高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朝代:图5:秦
部长城;地方推行郡县制;(
图6:汉
郡国并存;都城在长安。(3分
元朝,理由:地方推行行省制度;宣政院辖
限制族际间的人口流动,实行差
次,各民族自主权越来越
清王朝民族管理的专制色彩突出;第三,清
朝民族管理政策为王朝统治服务。(6分
分)均田制崩溃
主势力强大,绅士阶层缺乏稳固地位,国家与地方社会治理脱
;王安石变法通过三舍法
改革最终失
方案未被统治者采纳;南宋学者试图将科举理学化,有助于绅士阶层获得功名身份;绅
阶层地位的提升是利益集团博弈的产物。(10分
8.(16分)(1)材料一;(2分
第一手史料,是研究《民法典》最原始、最直接的史料。(2分)
简介:法国大革命时期,为了稳定社会秩序,拿破仑政府颁布了《民法典》。(2分)《民
》内容丰富、条文清晰、语言简洁;继承了罗
不可侵犯等原
分)《民法典》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法国大革命反
封建反特权的成果;有利于欧洲资
义的发展;对后来很多资
义国家的立法产
很大影
种类和形式的多样化;考试内容政党色彩深厚(或
党统治);考核上流
没有严格执
评述:受西方文明的影响,逐步法制化;初步建
务员体系,有利于人才选拔
有利于维护国民党的统治;社会动荡,法令无法严格
腐败现象严
历史参考答案第保密★启用前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
2020.11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
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选择题答案按
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试卷
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交回答题卡、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传统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进行
人口控制;《唐律·户婚律》规定“父母在,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明代户分军民匠
等,所有人户不得随意迁居或者是外出……我国历朝重视户籍管理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社会动荡
B保证为抵御外族入侵提供足够兵源
C征调人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D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
2.下表为唐朝科举考试考生的三种来源。由此可见,唐朝的科举考试
类型
来源
生徒国家最高学府和地方州县官办学校考试合格者
乡貢自学成才,向州县官府投牒自举并考试合格者
制举皇帝临时下诏选拔的“非常之才”,由内外文武官员举荐者
A.继承了九品中正制的优点
B成为读书人人仕的唯一途径
C.是自上而下选拔人才的制度
D体现了多种选拔方式的结合
3明朝时期,就职权和地位而言,阁臣最终成为
品大员,位居六部之上,地位尊祟;内阁
能够“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这说明内阁
A能够左右皇帝的决策
B已参与处理国家机务
C成为国家正式机构
4右图为明朝徽州地区部分乡村纠纷处理方式比
D.能够直接统领六部
例图。这反映
A民间风俗和习惯对基层社会治理发挥决定作用
B基层社会的矛盾体现出明代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C国家法与习惯法在基层治理中相互配合与交融
D明朝徽州地方政府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已失效
口经乡村各种调停和钟战解决日经当事人之间读判解决
■提起诉讼后经调停和解解决日提起诉讼后经地方官截定解决
高二历史试题第1爽(共6页)
5.下表是780年唐朝开始实行的两税法的上要内容。它的实施
(1)取消祖、庸、调和一切杂徭、杂税,但丁额不废
(2)不论土户、客户,一律编入现居州县的户籍,按丁壮和财产多少定出户等
(3)元额以大历十四年(公元799年)垦田数为准,分别按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分
年分夏、秋两次征收
A增加了财政收入
B加强了对农民的控制
C∴使税制更加紊乱
D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6.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
“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
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
7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勇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右边一组图片。他要为这组图片
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应是
I张骞通西域
图2鉴真东渡
图3玄奘西行
图4郑和下西洋
中外交往
B.祖国统
C.民族团结
D抵抗侵略
8.养济院是中国古代由官方倡导实行的一种恤养机构
州县
坐落位置
创办/重建时间创办人
通许县
旧在城北凤形冈
洪武年间
县丞范世英
杞县
县治东北
洪武六年
知县张淮
鄹陵县
旧在德星台侧,徙于天甯寺前
嘉靖十四年
知县王时中
仪封厅
旧在县治西南隅,后移建重道门外
顺治年间
知县崔维雅
新郑县
在县治西北隅
康黑三十二年知县朱廷
上表为明清时期开封地区养济院的设置及分布情况,据此可知
A关注民生是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B清代官员更注重前代民生事业的传承
C地方官员较之乡绅更热衷于慈善事业D.社会救济是地方政府维护稳定的手段
9每年高考后,一个省一个分数线和“本地化”特色高考录取制度总会成为吐槽主题。其实
这种类似于“分地而取”的原则可以追溯到唐代之后,那时由于南北政治、经济差距拉大
导致科举结果南北中试者人数失衡。为此统治者在科举制中开始实行“南北卷”,即南北
分开录取。实行“南北卷”的做法
高二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