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2019)三年级上册 信息技术 3.2 添加角色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2019)三年级上册 信息技术 3.2 添加角色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11-24 13:4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会玩Scratch
第2节 添加角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进一步熟悉Scratch软件的界面与操作;了解Scratch软件中角色与造型的关系;学会“外观”模块中关于“造型”的控件使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变脸表演”为学习情境,迁移到“角色造型的切换”;通过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脚本的搭建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作品创作,了解国粹变脸表演,体验程序设计的乐趣。
行为与创新:通过创作作品,尝试用程序设计的方式进行个性表达。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角色与造型的关系,尝试脚本搭建。
难点:了解“切换到……”与“下一个……”的关系,学会添加、切换多种造型及背景的方法。
教学过程
生活实例导入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又认识了一位新朋友——Scratch…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变脸的视频,请大家在看的时候思考两个问题:①表演中有几个演员?②他变了多少张脸?(播放视频)你们能回答刚才的两个问题吗?
生:只有一个演员,变了三张脸。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虽然表演中换了很多张脸,但是演员始终只有一个。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结合本课学习内容创设“变脸”的情境,同时通过问题让学生了解表演中“演员”和“脸谱”的关系,为Scratch学习中“角色”与“造型”的关系做好铺垫。
师(整理板书):通过刚才的观察和分析,我们明确了,在变脸的表演中演员只有一个,但脸谱却有很多个,演员通过一些机关设计,完成变脸的表演。那么我们的小猫能学会变脸吗?对比一下,演员是谁?脸谱准备好了没有?机关又该怎么设计?应该先制作脸谱还是先设计机关?
生:小猫就是演员,但没有脸谱,也没有设计好机关,我觉得应该先为小猫制作一些脸谱,然后再来设计机关。
设计意图: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了解解决问题的方式,迁移到程序设计学习中解决问题的一般方式,学生不仅知道要做什么,更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学会知识的同时,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2.任务一:角色造型的制作
师:如何为小猫制作不同的脸谱呢?老师这里有两个视频,你们可以任选其中的一个来学习,当然如果时间宽裕,两种方法都可以学。学会以后,可以在各自的学件——“小猫学艺”中亲自试一试。
师:同学们已经为小猫制作好了脸谱,哪位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方法?(学生演示一种方法)哪位同学用的是不同的方法?(学生演示不同方法)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位同学的作品,你们发现什么问题了吗?(教师引导学生纠正出现的共性问题:这位同学用的不是添加造型的方法,而是添加了新的角色,这样舞台上就不止小猫一个演员了)
师:两种方法都可以为小猫制作更多的造型,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添加了多少个造型,但演员只能有一个!
设计意图:本课预设了两种制作造型的方法,虽然方法不同,但难度接近,故使用微视频的方法,让学生自学,再通过反馈与交流的方式,请学生演示不同的方法。同时注意课堂中生成的个别问题,适时强化“角色”与“造型”的关系,解决本课学习的重点。
添加角色:试一试,做一做
( 1 )从角色库里选择角色
( 2)绘制新角色, 添加到舞台
( 3)从本地文件中上传图片作为角色
3.任务二:舞台背景切换
师:这么精彩的变脸表演,在哪里演出比较好?我们能不能给小猫一个更大更广阔的舞台来展示呢?(PPT演示:添加背景的问题提示)在“舞台”的“外观模块”中也有两个和造型切换相似的控件,试一试,能不能用它们实现小猫的梦想呢?
师:通过尝试,很多同学都让小猫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了变脸的表演,谁来说一说“下一个……”和“切换到……”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概括)
师:如果给你们两个词语——“指定”和“轮流”,你们能把它们和刚才两个控件对应起来吗?(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下一个……”对应“轮流”,“切换到……”对应“指定”)
设计意图:在Scratch程序设计的学习中,“舞台”可以作为一种“特殊角色”来处理,“舞台”的很多控件与“角色”的控件类似,这也就为学生从任务一到任务二的学习迁移带来了可行性。最后两个关键词既是对学生理解的归纳,也是对这两个新知控件用法的总结。
4、操作:动手学一学,做一做
1).尝试为舞台添加一个合适的背景。
2).你还知道哪些添加、删除角色或者添加、更改背景的方法?
5、小组内、小组间交流分享、交流、评价:
通过学习,你学会了哪些本领?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解决的?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