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方差与标准差(第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0.3方差与标准差(第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1-10-30 15:4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二数学§10.3 方差与标准差(2) (总第 课时)
预习目标:
1、知道可以用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去推断总体方差、总体标准差。
会运用方差、标准差解释统计结果,并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
进一步熟练进行样本方差、标准差的计算。
预习重点:可以用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去推断总体方差、总体标准差。
预习内容:
任务一、阅读课本101-102页内容,回答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任务二、学习课本101页例2及102页例3学会用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去推断总体方差、总体标准差。
学习101页例2回答:
根据题意分别计算出两个样本的平均数、方差。(要求:有计算过程)
对比(1)中的数据,应该推荐谁参加技术比赛?为什么?
由此例题我们知道选取样本时,必须具有: 性和 性。
学习102页例3回答:
(1)根据题意分别计算出种玉米6年平均产量、方差。(要求:有计算过程)
(2)对比(1)中的数据,哪种玉米的产量较稳定?为什么?
思考: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 ,方差越小,说明数据越 ,方差越大,说明数据越 。
预习诊断:
课本103页练习1、2.(要求:做在下面)
课中实施:
(一) 展示交流。
(二) 反思拓展。
1、当平均水平相同时,选择哪一个的标准应该根据 的大小,一般情况下,方差越大,结果越 ,方差越小,结果越 。
2、根据“广角镜”的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甲乙两名队员的成绩如下:
甲:2次5分,5次6分,10次7分,13次8分,14次9分,6次10分。
乙:4次5分,4次6分,16次7分,2次8分,12次9分,12次10分。
(1)为了比较成绩的普及情况,应选 参赛。为什么?
(2)为了选拔骨干,应选 参赛。为什么?
系统总结。
限时作业:
1、已知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都是5,甲组数据的方差是0.5,乙组数据的方差是0.6,则( )(2分)
A、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的波动大。 B、乙组数据比甲组数据的波动大。
C、甲组数据与乙组数据的波动一样。 D、甲组数据平均数的代表性比乙组数据小。
2、根据课本104页习题A组第2题的表格计算:(4分)
(1)2004年和2005年的平均数分别是多少?
(2)哪一年饲养猪的体长比较一致?(要求:通过计算回答)
3、根据104页B组第2题的表格计算:(4分)
70摄氏度和80摄氏度的平均数分别是多少?
70摄氏度和80摄氏度的方差分别是多少?比较谁的断裂力比较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