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宝葫芦的秘密 授课课件(4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5.宝葫芦的秘密 授课课件(40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5 22:2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课文导入
精彩的葫芦娃故事或者影片相信你们都看过吧?今天我们再来一起学习课文《宝葫芦的秘密》,看看可爱的宝葫芦藏着哪些秘密呢?它会有哪些动听的故事呢?
作者简介
张天翼 (1906—1985)中国作家。
历任中央文学讲习所副主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等职。代表作品有童话《大林与小
林》《宝葫芦的秘密》《秃秃大王》,
小说《华威先生》《鬼土日记》等。他
的童话在儿童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我会认
妖怪 规矩 乖巧 撵走
丫头 拽住 冲床 瘦弱
yāo

guāi
niǎn

zhuài
shòu
chònɡ
多音字

chònɡ
chōnɡ
____( )
____( )
冲出
冲着
下课铃一响,学生们都冲( )出教室,冲( )着操场跑去!
chōnɡ
chònɡ
我会写















我会写

niǎn
组词:撵人 撵走
易写错

zhuài
组词:拽住 拖拽
易写错

kuí
组词:向日葵 葵花
易写错

shòu
组词:清瘦 骨瘦如柴
易写错
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规矩:
词语理解
造句:奶奶非常守旧,什么事情都是按规矩办。
让步:
在争执中部分地或全部地放弃自己的意见或利益。
造句:两个公司之间只有互相让步,才能达成协议。
幻想:
以社会或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
造句:小明总是幻想能有一天移民火星。
相同点
不同点
规矩
都是指必须遵守的要求、标准、法则等。
指长期延续下来的一定的行为标准、习惯和法则,多用于口语。
规则
指用以指导行动方向、约束行为,有时也指客观法则,多用于书面语和正式场合。
1.我们班的( )是:不完成家庭作业,罚打扫卫生一周。
2.按照小学生日常行为( ),我们应该端正写字的姿势。
规矩
规则
易混词
1.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主要讲一个叫王葆的小朋友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后着了迷,总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整体感知
2.作者为什么想要一个宝葫芦呢?
因为宝葫芦很神奇,能满足人不同的要求,拥有宝葫芦的人都过上了好日子。
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可是我先得介绍介绍我自己:我姓王,叫王葆。我要讲的,正是我自己的一件事情,是我和宝葫芦的故事。
课文讲解
介绍自己的姓名,并强调这是“自己和宝葫芦的故事”,表明故事的真实性,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
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思考:王葆在讲故事前为什么要自我介绍呢?
你们也许要问:“什么?宝葫芦?就是传说故事里的那种宝葫芦吗?”
不错,正是那种宝葫芦。
设问句,一问一答,设置了悬念,让读者急于了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宝葫芦。
就是传说故事里的那种宝葫芦吗?不错,正是那种宝葫芦。
写一写:你能仿写下面的设问句式吗?
北大荒你不喜欢吗?喜欢,它物产丰富、景色秀丽,让人流连忘返。
可是我要声明,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我和你们一样,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你们瞧,我是一个少先队员,我也和你们一样,很爱听故事。
这段话强调自己的普通、平凡,意在说明自己讲的故事是真实的,这样能吊足读者的胃口,吸引读者继续阅读下文。
朗读课文第5—16自然段,思考: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关于宝葫芦的故事呢?
至于宝葫芦的故事,那我从小就知道了。那是我奶奶讲给我听的。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就得给我讲个故事。这是我们的规矩。
“每逢……就……”“规矩”说明奶奶很疼爱“我”,“我”爱听故事。这句话也统领下文。
“乖小葆,来,奶奶给你洗个脚。”奶奶总是一面撵我,一面招手。
这是语言和动作描写,奶奶要给“我”洗脚,还得哄着“我”,可见奶奶是多么和蔼、慈祥、仁爱,多么疼爱“我”。
“我不干,我怕烫。”我总是一面溜开,一面摆手。
“不烫啊。冷了好一会儿了。”
“那,我怕冷。”
为了不洗脚,“我”竟然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可见“我”是一个调皮、机灵的孩子。
奶奶撵上了我,说洗脚水刚好不烫也不冷,非洗不可。
我只好让步。不过我有一个条件:“你爱洗就让你洗。你可得讲个故事。”
“让步”一词用得妙趣横生,把一次小小的“洗脚”说得像谈判一样严肃庄重,可见“我”是一个淘气又机灵的小孩。“我”提的条件是“讲个故事”,说明了“我”是一个爱听故事的小孩。
此处罗列了奶奶所讲的故事,形成排比,说明了奶奶讲的故事不但多,而且各不相同,可见好奶知道的故事多,内容丰富。
思考:奶奶都给王葆讲了哪些故事呢?
奶奶每次讲的都不一样。上次讲的是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下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
思考:奶奶给王葆讲的故事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后来呢?后来不用说,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我听了这些故事,常常就联系到自己:“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
听了故事就与自己相联系,说明了“我”是一个善于想象、幻想的孩子。“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引起下文。
朗读课文第17—21自然段,思考:王葆以后在哪些情景下幻想有一个宝葫芦呢?
一直到我长大了,有时候还想起它来。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
这是心理描写。由“8”字想到宝葫芦,说明“我”的想象力很丰富,是一个善于想象的孩子。
算术题
我和同学们比赛种向日葵 ,我家里的那几棵长得又瘦又长,上面顶着一个小脑袋 ,可怜巴巴的样儿,比谁的也比不上。我就又想到了那个宝贝:“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长得不能再棒的向日葵。”
种向日葵
这是心理描写,说明了无所不能的宝葫芦让“我”神往,时时刻刻会触动“我”的想象力。
可我总还是要想到它。那一天我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我又想到了它。“要是我有那么一个葫芦,那……”
和同学闹别扭
表明了宝葫芦对“我”的吸引力之大。
奶奶是一个和蔼、慈祥、仁爱,非常疼爱王葆,而且知道的故事多,见识广的人。
王葆是一个调皮、淘气、机灵、爱幻想、想象力丰富的孩子。
思考:你觉得本文中的奶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王葆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我是从课文的第16自然段看出这篇童话很奇妙的。因为文中的宝葫芦很神奇,能让人要什么有什么,心想事成。比如,张三想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一条狗,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思考:读了课文,你从哪里看出这篇童话很奇妙呢?举例说一说。
有关想象的名人名言
1. 在所有人当中,儿童的想象力最丰富。
——[英国]麦考莱
2. 现实的世界是有限度的,想象的世界是无涯际的。
——[法国]卢梭
3. 我们对采摘不到的葡萄,不但可以想象它酸,也很可能想象它是分外的甜。 ——钱钟书
知识拓展
宝葫芦的
秘密(节选)
课文结构
奶奶给“我”
不同故事——得到宝葫芦
洗脚
剪指甲
“我”要求讲故事
“我”
算术题
种向日葵
神奇
幻想得到宝葫芦
和同学闹别扭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中王葆的奶奶讲了很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从此王葆便经常想象自己拥有宝葫芦。本文表现了奶奶和蔼、慈祥、仁爱、见识广和王葆淘气调皮、机灵可爱、富于想象、充满好奇心的特点,说明了孩子的世界里充满了好奇心和神奇色彩。
课文主题
一、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事情 一( )少先队员
一( )算术题 一( )向日葵
一( )水蜜桃 一( )大花狗
随堂小练






二、照样子,写词语。
介绍介绍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平平常常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可怜巴巴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呼吸呼吸
活动活动
高高兴兴
热热闹闹
想入非非
秋风习习
三、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一面……一面…… 因为……所以……
如果……就……
1.( )张三也好,李四也好,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 )幸福极了。
2.奶奶总是( )撵我,( )招手。
3.他( )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 )得到了一个宝葫芦。
不管

一面
一面
因为
所以
1.默读课文,说一说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课后习题解析
解析:因为宝葫芦非常神奇,能让人要什么有什么,心想事成,过上幸福的生活。王葆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或不顺的时候,就想拥有宝葫芦,靠宝葫芦来解决困难。
2.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故事?选一个,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
解析:奶奶给王葆讲了四个故事,分别是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李四出去远足旅行,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赵六掘地掘出了一个宝葫芦。
创编故事:张三很善良,虽然自己很穷,但还是经常接济比自己更穷的人。一天早晨,他打开大门,发现一个白胡子老头躺在大门外的路上。他赶
紧跑上去把老人扶到家里,给他倒热水喝,把家里仅有的馒头拿给他吃。老人喝了水、吃了馒头,恢复了元气,把身上的一个葫芦摘下来,送给张三。张三再三拒绝,但老人很坚持,张三只得收下葫芦。夜里,葫芦散发出亮光,并说道:“主人,只要你说出想要的东西,我就可以满足你的要求。”张三喜出望外,他说:“我要吃水蜜桃。”于是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从此,他想要什么就会出现什么,善良的张三把东西分享给自己的邻居,人们都跟着他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课后作业
假如你拥有了一个宝葫芦,你会用它来
做什么呢?课下和同学们讨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