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同步检测14.1电是什么(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同步检测14.1电是什么(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24 19:2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4.1电是什么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60分)
1.
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荷,这是因为摩擦使玻璃棒
?
A.
得到一些电子
B.
失去一些电子
C.
得到一些质子
D.
失去一些质子
2.
如图所示,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部分正电荷就通过金属杆转移到金属箔上
B.
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部分负电荷就通过金属杆转移到金属箔上
C.
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金属箔部分正电荷就通过金属杆转移到带电体上
D.
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金属箔部分负电荷就通过金属杆转移到带电体上
3.
细心的小雪发现家中台式电脑的荧光屏表面更容易积累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
A.
灰尘的自然堆积
B.
玻璃吸附灰尘的能力较强
C.
台式电脑工作时荧光屏温度较高,容易吸附灰尘
D.
台式电脑工作时荧光屏表面带有静电,容易吸附灰尘
4.
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
塑料安全帽
B.
橡胶手套
C.
玻璃杯
D.
不锈钢盆
5.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B.
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C.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带负电荷
D.
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
6.
下列运用科学方法的实例中,正确的是
?
A.
由功率的定义得出其定义式,运用了等效法
B.
研究固体的微观结构时,把分子比作座位上的同学,运用了拟人类比法
C.
由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重物下落时会砸伤人,据此制成重垂线,运用了缺点列举法
D.
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在斜面小车实验基础上,通过理想化推理得到结论,运用了模型法
7.
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如图所示,已知丙带正电,则
?
A.
甲、乙均带正电
B.
甲、乙均带负电
C.
乙带正电,甲一定带负电
D.
乙带正电,甲可能不带电
8.
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B.
原子由中子和质子组成
C.
原子核由中子和电子组成
D.
原子核不能再分
9.
现有丝绸、玻璃、塑料薄膜三种材料,通过实验发现,当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用丝绸摩擦过的塑料薄膜靠近时,两者相互吸引。据此可排出三种材料的顺序,使前面的材料跟后面的材料摩擦后,前者总是带负电。这个顺序应是
?
A.
丝绸、玻璃、塑料薄膜
B.
塑料薄膜、玻璃、丝绸
C.
塑料薄膜、丝绸、玻璃
D.
丝绸、塑料薄膜、玻璃
10.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先合拢后又张开,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验电器原来带负电,后来带正电
B.
验电器原来带正电,后来带负电
C.
验电器先后都带正电
D.
验电器先后都带负电
11.
有三只分别用细线悬挂着的通草球,它们任意两只球靠近时都相互吸引,关于这三只通草球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只带正电,两只带负电
B.
一只带负电,两只带正电
C.
两只带负电,一只不带电
D.
两只带异种电,一只不带电
12.
下列学习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
不锈钢刻度尺
B.
橡皮
C.
塑料笔杆
D.
木质笔筒
13.
太阳系中属于恒星的是
?
A.
太阳
B.
地球
C.
月亮
D.
冥王星
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B.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C.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作负电荷
D.
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15.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擦起电说明物体能自发产生电荷
B.
雾霾是由于固体分子不停运动形成的
C.
卢瑟福根据实验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
地球等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二、填空题(共6小题;共30分)
16.
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时,橡胶棒带
?电,毛皮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17.
细线
下端悬挂一个小球,静止时如图甲所示,若将底座右端向上倾斜一个角度
,如图乙所示,则小球静止时所指的方向是
?。
A.
B.
C.
18.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的
?
电跟核外
?
总共带的
?
电荷数量相等,整个原子是
?
的,对外不显电性。
19.
宇宙是一个有
?
的天体结构。大多数宇宙科学家都认为宇宙诞生于距今约
亿年的一次
?。
20.
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上,这两片金属箔带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由于互相
?(选“吸引”或“排斥”)而张开。
21.
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英国物理学家
?
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
?

?
组成的。
三、简答题(共1小题;共10分)
22.
请用你学过的电学知识解释:为什么电线芯线常用铜或铝来做?而电线芯线外面的包层常用橡胶或塑料来做?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解析】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因为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缺少电子带正电,丝绸因有多余电子带负电,故B正确。
2.
B
【解析】A、C项,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核外缺少电子,验电器就有一部分电子转移到带电体上,故AC项错误;
B、D项,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核外多余电子,则这些负电荷一部分就通过金属杆转移到金属箔上,故B正确,D项错误。
3.
D
【解析】电脑工作时,由于电子运动到了屏幕上,使屏幕带了电,而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把灰尘吸引到了屏幕上。
4.
D
5.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粒子和宇宙知识,难度较小。宇宙没有中心,A说法错误;电子的发现说明了原子是可分的,B说法正确;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C说法错误;电子、质子和原子中电子的尺度最小,其次是质子,最大的是原子,D说法错误。
6.
B
【解析】由功率的定义得出其定义式,即利用了比值法定义的,故A错误;
研究固体的微观结构时,把分子比作座位上的同学,运用了拟人类比法,故B正确;
由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重物下落时会砸伤人,据此制成重垂线,运用了缺点利用法,故C错误;
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在斜面小车实验基础上,通过理想化推理得到结论,这是利用的科学推理法,故D错误。
7.
D
【解析】乙、丙相互排斥,说明乙、丙一定带同种电荷,丙带正电,则乙一定也带正电;甲、乙相互吸引,说明乙带负电或乙不带电.
故选D.
8.
A
【解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9.
C
10.
B
11.
D
12.
A
13.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天体的分类和生活常识。常见的天体分类有恒星、行星、卫星、小行星等。恒星是指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故在太阳系中,属于恒星的是太阳。故选A.
14.
B
15.
C
【解析】A、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的转移,所以
A
错误;
B
、雾霾是固体颗粒,直径在
左右,而一般分子的直径在
左右,所以雾霾不是分子的运动,所以
B
错误;
C
、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根据
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示意图,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所以
C
正确;
D
、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绕太阳公转,太阳是宇宙中的一颗恒星,并不是宇宙的中心,所以
D
错误。
第二部分
16.
负;失去
17.
B
【解析】若将底座右端向上倾斜一个角度
,重力的方向不会改变,始终是竖直向下的,小球静止时所指的方向沿着重力的方向,则小球静止时所指的方向是

18.
正;电子;负;中性
【解析】题目考查了原子的结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和电子所带负电荷数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
19.
层次;大爆炸
20.
同种;排斥
【解析】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有多余的电子),用它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橡胶棒上多余的电子会转移到验电器上,则验电器也带上负电,即验电器的金属球和两个金属箔片上都带上了同种电荷——负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其两个金属箔片会张开。
21.
汤姆生;原子核;电子
第三部分
22.
因为铜或铝是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用它们做芯线可以导电;而橡胶或塑料是绝缘体,用它们包在芯线外面可以防止电线漏电和人触电。所以,电线芯线常用铜或铝来做,芯线外面的包层常用橡胶或塑料来做。
第6页(共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