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地理Ⅲ(湘教版)
湖南千亿巨资规划打造“中国莱茵河”
2010-03-16 08:24:00 来源: 湖南在线-湖南日报(长沙)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打造中国莱茵河 《湘江流域管理规划》顺利通过评审 中国日报网消息
湖南卫视新闻联播连续播出“打造东方的莱茵河”2010-5-1 来源:湖南省环境保护厅公众网为全面反映湘江流域水污染整治的成就,展现省委省政府努力改善湘江水质、保障人民群众的坚强决心,从4月27日起,湖南卫视新闻连续播出系列报道“打造东方的莱茵河”。文章链接:中国环保设备展览网http://www.hbzhan.com/Company_news/Detail/10419.html
美丽的莱茵河
鲁尔区概况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
1、丰富的煤炭资源
鲁尔区煤炭储量为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开采量约220亿吨,占全国的90%
鲁尔区凭借煤炭的优势可以发展哪些工业部门?
思考:
鲁尔区并没有铁矿,为什么钢铁工业发达?
鲁尔区的发展还有哪些有利的区位条件?
活动探究
P59活动1:
离铁矿区较近
从海外进口瑞典、俄罗斯等国的铁矿石到荷兰鹿特丹,再经过莱茵河运到鲁尔区。
通过陆上交通就近从法国洛林铁矿区进口。
便捷的水陆交通
内河交织成网,且与海洋相通,水运便利;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充沛的水源
莱茵河
利珀河
鲁尔河
区内有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及4条运河,提供了充沛的水源。
广阔的市场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鲁尔区的区位特点
丰富的煤炭资源
离铁矿区较近
充沛的水源
便利的水陆交通
广阔的市场
小结
主要工业城市:埃森、多特蒙德、杜伊斯堡
2、鲁尔区的主要工业部门
二、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
1、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20世纪50年代,随着廉价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一方面,煤炭的消费比重逐渐下降;另一方面,新技术炼钢耗煤量也逐渐降低,鲁尔区爆发了历时十年之久的煤业危机。
年 份 1800年 1900年 1985年
煤 4 2 0.75
铁矿石 2 1.8 1.3
2、传统工业的地位下降
由于技术的发展,钢铁、汽车、造船业所需的劳动力也逐渐减少。
由于二战以后, 产钢、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加之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造成世界性钢铁过剩。
鲁尔区的工业部门主要是采煤、钢铁、化学和机械制造工业,其中以煤炭工业为基础,钢铁工业为主导,工业部门以重工业为主,并高度集中于少数工业部门,生产结构单一,某一工业部门的衰落,将会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80年代,鲁尔工业区出现了严重的发展危机。
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着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东西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成为灰色。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学工厂林立的莱茵河,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
——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鲁尔区
3、环境污染严重
污染严重的莱茵河
污染源 能源、化工、冶炼企业
污染物 工业废水
对环境的影响 水质恶化,鱼类几乎完全消失,生态环境遭破坏
廉价石油的竞争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技术的发展
传统工业的地位下降
环境污染严重
鲁尔区衰落
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小结:
1、燃煤和酸雨形成的关系?
2、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P59-60页
目前人们一般把pH值<5.6的雨水称为酸雨。人类活动燃烧煤炭等化石燃料,不断向大气小排放硫和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硫和氧化氮这些酸性气体,随大气降水降落形成酸雨。
经济发展较快,高耗能工业发展也较快,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人口增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用能源需求增多。
活动探究
3、我国能源利用引发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
①燃煤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产生温室效应;②酸雨③排放的大量粉尘、煤烟等污染环境
①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对煤炭的利用;②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③改造设备,增加除尘装置;④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⑤加强植树绿化
问题:
措施:
一、煤炭与鲁尔区
的繁荣
二、煤炭与鲁尔区
的衰落
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2、鲁尔区的主要工业部门
1、丰富的煤炭资源
2、传统工业的地位下降
1、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3、环境污染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