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 
【法】莫泊桑 
知识卡片:关于作者 
莫泊桑,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家义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与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合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小说集《羊脂球》。 
默读文本,整体感知 
请画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不同称呼,按照故事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填写下列表格: 
{D27102A9-8310-4765-A935-A1911B00CA55}时间 
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 
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举动 
去美洲前 
去美洲后 
旅行时 
旅行后 
—— 
坏蛋、流氓、无赖、分文不值 
正直、有良心、好心、有办法 
小子、家伙、贼、讨饭的、流氓 
打发于勒到美洲去 
盼望于勒马上回来 
与于勒相见不相认 
换乘轮船,躲于勒 
品味构思,一波三折 
思考:作者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方式来讲述于勒去美洲前的情况呢?这样叙述的作用是什么? 
插叙。 
补充交代了他成为“全家的恐怖”的原因,使故事情节更完整,结构更紧凑。 
为下文写盼于勒、遇于勒却不相认的情节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更能表现出菲利普夫妇的变化多端,内容更充实,突出文章的主旨。 
细读文本,分析人物 
菲利普夫妇 
思考:请用函数关系来绘制于勒的经济状态与菲利普夫妇的态度之间的关系。 
唯利是图 
自私自利 
小组活动: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分析人物形象,完成任务。 
菲利普夫妇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菲利普 
菲利普夫人 
同 
异 
唯利是图、自私自利 
冷静、精明、工于心计 
胆小懦弱、没有主见 
菲利普夫妇 
小组活动: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分析人物形象,完成任务。 
菲利普夫妇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菲利普 
菲利普夫人 
同 
异 
唯利是图、自私自利 
冷静、精明、工于心计 
胆小懦弱、没有主见 
贪慕虚荣 
菲利普夫妇 
小组活动: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分析人物形象,完成任务。 
菲利普夫妇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菲利普 
菲利普夫人 
同 
异 
唯利是图、自私自利 
冷静、精明、工于心计 
胆小懦弱、没有主见 
贪慕虚荣 
虚伪 
菲利普夫妇 
文章主旨 
主旨:通过讲述菲利普夫妇逐于勒、盼于勒、遇于勒、躲于勒的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冷酷的金钱关系,反映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快速浏览文章,请画出“我”若瑟夫对于勒的称呼,按照时间节点,填写下列表格: 
{D27102A9-8310-4765-A935-A1911B00CA55}时间 
若瑟夫对于勒的称呼 
若瑟夫对于勒的举动 
遇见于勒之前 
—— 
遇见于勒之后 
于勒叔叔、叔叔 
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给了他十铜子小费 
叙述者“我” 
作者塑造了一个( )的孩子形象。 
天真单纯、富有同情心、重视亲情 
叙述者“我” 
“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思考:这句话采用三句的差异性。 
补充情节:开头 
一个白胡子穷老头儿向我们行乞。我的同伴约瑟夫·达伏朗什给了他五个法郎。我吃了一惊。他对我说: 
“这个可怜的人使我想起了一件事,对这件事的回忆不断地老纠缠着我,让我来讲给你听听。事情是这样的。” 
补充情节:结尾 
等我们到了防波堤跟前,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出现在我心头,我想再一次看看我的于勒叔叔,过去跟他谈几句安慰的话,亲切的话。 
但是因为没有人再吃牡蛎,他已经不见了,毫无疑问,这个可怜的人一定是下到他住的那间气味难闻的底舱里去了。 
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我父亲的弟弟! 
这就是你今后还会看见我掏出五个法郎给流浪汉的原因。 
文章主旨 
通过塑造了一个涉世未深、天真单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形象,与菲利普夫妇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对亲情的呼唤,对人性善良与美好的召唤。 
叙述者“我” 
思考:作者用“我”这一未成年人的视角进行叙事的作用是什么? 
答题角度: 
①从情节设置角度:…… 
②从人物塑造角度:…… 
③从内容主旨角度:…… 
①从情节设置上看,小说中的“我”作为叙事的主体贯穿全篇,叙述“我”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串联起小说的整个情节,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②从人物塑造上看,“我”是整个事件的见证者、陈述者,通过对若瑟夫的心理描写,体现了孩童的纯真、善良,与大人的势利、刻薄形成了对比,更好地塑造菲利普夫妇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的形象; 
③从内容主旨上看,通过对“我”所见所思的描写,寄托着作家的褒贬、爱憎、喜怒和哀乐,表达作者对金钱崇拜的批判,对亲情与人性的真善美的呼喊,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有助于揭示小说的主题。 
自然环境描写 
旅行之前 
旅行之后 
拓展探究 
“我”对于勒叔叔充满同情、满怀亲情,为什么“我”不认叔叔,也没有替叔叔说话,让叔叔回家。当“我们回来改乘圣马洛船,以免再遇见他”时,“我”也选择了默认呢?谁能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呢? 
主旨:通过叙述菲利普夫妇被生活所迫,不得不为之的行为,体现了资本主义金钱社会里小人物生活的心酸,表达了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里小人物的同情与怜悯。 
课堂小结 
《我的叔叔于勒》以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情感态度的变化为主线,以叔叔于勒的贫富变化为暗线,塑造了一个自私自利、冷漠无情、虚伪虚荣的小市民形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表现了小人物生活的心酸。同时以“我”这个未成年人为视角叙事,塑造了一个涉世未深、天真单纯、富有同情心的孩童形象,两者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亲情的召唤,对人性真善美的向往,寄寓了作者伟大的人道主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