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二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试题
2020年11月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填空题两部分共24题,共100分,共4页。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S-32 Ba-137
第Ⅰ卷 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
1.水溶液呈酸性的是( )
A.NaCl B. C.HCOONa D.
2.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 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H2(g)+1/2O2(g)===H2O(g) ?H1=a kJ·mol-1
②2H2(g)+O2(g)===2H2O(g) ?H2=b kJ·mol-1
③H2(g)+1/2O2(g)===H2O(l) ?H3=c kJ·mol-1
④2H2(g)+O2(g)===2H2O(l) ?H4=d kJ·mol-1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ad>0 C. 2a=b<0 D.2c=d>0
4.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纯碱溶液去油污
B.实验室配制溶液时,需将 (s)溶解在较浓盐酸中,然后加水稀释
C.明矾可以做净水剂
D.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
5.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会导致测得的NaOH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滴定前滴定管中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B.碱式滴定管量取NaOH溶液时,未进行润洗操作
C.滴定时达到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D.锥形瓶取用NaOH待测液前加少量水洗涤
6.为了配制的浓度与Cl-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可在NH4Cl溶液中加入( )
① 适量的HCl ② 适量的NaCl ③ 适量的氨水 ④ 适量的NaOH
A.①② B.③ C.③④ D.④
7.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pH=7的NH4Cl与氨水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Cl-)>c()>c(H+)=c(OH-)
B.将pH=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C.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D.常温下,同浓度的Na2S与NaHS溶液相比,Na2S溶液为pH大
8.类似于水的离子积,难溶盐AmBn也有离子积K?sp且Ksp=〔C(An+)〕m·〔C(Bm-)〕n,已知常温下每升水中可溶解BaSO42.33×10-3g,则其Ksp为 ( )
A.2.33×10-4 B.1×10-5 C.1×10-10 D.1×10-12
9.20 mL 0.100 0 mol·L-1氨水用0.100 0 mol·L-1的盐酸滴定,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中和滴定适宜用酚酞作指示剂
B.两者恰好中和时,溶液的pH=7
C.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中:
D.当滴入盐酸达30 mL时,溶液中
10.25℃时,的,。关于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水解常数
B.的电离程度大于的水解程度
C.加水稀释时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的pH增大
D.
11.为了除去酸性溶液中的,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这种试剂是( )
A. B.NaOH C. D.
12.一定温度下,用水稀释的一元弱酸HA溶液,随着稀释的进行,下列数值一定增大的是( )
A. B. C. D.
1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水电离出的:
B.在 的溶液中:
C.在0.1 mol/L的溶液中:
D.使甲基橙溶液变红的溶液中:
14.常温下,将pH=8和pH=10的两种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的pH为( )
A.8.3 B.9 C.9.7 D.无法确定
15.常温下,在pH=11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为( )
①1.0×10-7mol/L ②1.0×10-6mol/L ③1.0×10-3mol/L ④1.0×10-11mol/L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6.广义的水解观认为:无论是盐的水解还是非盐的水解,其最终结果是反应中各物质和水分别离解成两部分,然后两两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且无化合价变化。根据上述观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的水解产物是和 B.的水解产物是HClO和
C.的水解产物是和 D.的水解产物是两种酸
17.采取下列措施后,溶液颜色变深的是(?? )
A.加热明矾溶液(滴有酚酞试液)
B.加热溶液(滴有酚酞试液)
C.氨水(滴有酚酞试液)中加入少量固体
D.小苏打溶液(滴有酚酞试液)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
18.有4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浓度均为0.1 mol/L的2种溶液混合而成:①溶液与NaCl溶液;②溶液与NaOH溶液;③溶液与溶液;
④溶液与 溶液。混合溶液中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②>④>③>①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①>④>③>②
19.对反应aA(g)+bB(g) cC(g)+dD(g) ΔH,反应特点与对应的图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①中,若p1>p2,则a+b>c+d
B.图②中,若T2>T1,则ΔH<0且a+b=c+d
C.图③中,t1时刻改变的条件一定是使用了催化剂
D.图④中,若ΔH<0,则纵坐标不可能是反应物的转化率
20.常温下,向20 mL 0.2 mol·L-1 H2A溶液中滴加0.2 mol·L-1 NaOH溶液,滴加过程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变化绘制在下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V(NaOH)=10 mL时,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B.当V(NaOH)=20 mL时,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当V(NaOH)=30 mL时,溶液中存在以下关系:c(A2-)>c(HA-)
D.当V(NaOH)=40 mL时,溶液中存在以下关系:
第Ⅱ卷 填空题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21.(8分)现有、、、、、、、、、、,请按要求填空:
(1)在水溶液中,水解后溶液呈碱性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水溶液中,水解后溶液呈酸性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既能在酸性较强的溶液中大量存在,又能在碱性较强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
(4)既不能在酸性较强的溶液中大量存在,又不能在碱性较强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
22.(10分)研究和深度开发CO、CO2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I.CO可用于高炉炼铁,已知:
Fe3O4(s)+4CO(g)=3Fe(s)+4CO2(g) =a kJ·mol-1
3Fe2O3(s)+CO(g)=2Fe3O4(s)+CO2(g)=b kJ·mol-1
反应Fe2O3(s)+3CO(g)=2Fe(s)+3CO2(g)= kJ·mol-1
Ⅱ.某温度下,在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8mol CO2(g)、16 mol H2(g)发生反应
CO2(g)+H2(g)CO(g)+H2O(g)。
反应15min后达到平衡,此时CO2的转化率为75%。
(2)0~15min内用二氧化碳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计算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Ⅲ.捕碳技术是指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的各种科学技术的统称。目前NH3和(NH4)2CO3,等物质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
(3)用(NH4)2CO3捕碳的反应为。为研究温度对(NH4)2CO3捕获CO2效率的影响,将一定量的(NH4)2CO3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保持其他初始实验条件不变,分别在不同温度下,经过相同时间测得CO2气体浓度,得到的趋势图如图所示。
①c点的逆反应速率和d点的正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v逆c (填“>”“=”或“<”)v正d。
②b、c、d三点的平衡常数Kb、Kc、Kd 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
23(10分).现有浓度均为0.1的五种电解质溶液:①溶液;②溶液;③溶液;④溶液;⑤NaOH溶液。
已知:
(1)25 ℃ 时,⑤的pH=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五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
(4)在上述五种溶液中分别加入溶液,能产生大量无色无味气体的是__________。
(5)将五种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时,其pH变化最大_____________。
24.(12分)现用盐酸标准溶液来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实验操作如下:
①向溶液中加入2~3滴指示剂,
②取20.00 mL标准溶液放入锥形瓶中,
③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终点,
④重复以上操作,
⑤配制250 mL盐酸标准溶液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实验过程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填序号),上述操作②中使用的仪器除锥形瓶外,还需要__________,用__________作指示剂。
(2)滴定并记录的初、终读数。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滴定次数 1 2 3 4
20.00 20.00 20.00 20.00
(初读数) 0.10 0.30 0.00 0.20
(终读数) 20.08 20.30 20.80 20.22
(消耗) 19.98 20.00 20.80 20.02
某同学在处理数据过程中计算得到平均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他的计算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通过仪器测得第4次滴定过程中溶液pH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a__________(填“>”“<”或“=”)20.02。
长春二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试题答案
2020年11月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溶液为中性,故A错误;
B.?,溶液为酸性,故B正确;
C.?,甲酸根水,溶液显碱性,故C错误;
D.?,碳酸氢根电离:,碳酸氢根水,水解大于电离,因此溶液显碱性,故D错误。
2.答案:B
解析:A.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一水合氨电离出的OH?导致溶液中c(OH?)增大而抑制水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故A错误;
B. 加入固体硫酸氢钠,硫酸氢钠电离出H+而使溶液中c(H+)增大,所以抑制水电离,但温度不变,离子积常数不变,故B正确;
C. 加入NaOH固体,电离出的OH?导致溶液中c(OH?)增大而抑制水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但温度不变离子积常数不变,故C错误;
D. 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c(H+)、c(OH?)增大导致离子积常数增大,溶液的pH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3.答案:C
4.答案:D
解析:A. 碳酸钠中弱离子碳酸根的水解导致溶液显碱性,碱性溶液能去除油污,与盐类水解有关,故A不选;
B. 氯化铁是强酸弱碱盐,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HCl,为了防止氯化铁水解,配制三氯化铁溶液时应将三氯化铁溶于浓盐酸,再加水稀释至所需浓度,与盐的水解有关,故B不选;
C. 明矾电离出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具有较大吸附面积,能够净水,与盐的水解有关,故C不选;
D. 硫酸氢钠在溶液中发生电离:,与盐的水解无关,故D选;
故选:D。
5.答案:A
解析:A、滴定前滴定管中有气泡,滴定后消失,造成V(标准)偏大,根据c(待测)=
c(标注)×V(标准)
V(待测)
分析,可知c(待测)偏大,故A正确;
6.答案:B
解析: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由于水解,导致溶液中c()<c(Cl-),溶液呈酸性,为了配制与Cl-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须增加铵根离子浓度;或减少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
①加入适量的HCl,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增大,则溶液中c()<c(Cl-),故①错误;
②加入适量的NaCl,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增加,铵根离子浓度不变保持,导致c()<c(Cl-),故②错误;
③加入适量氨水,通过增加一水合氨浓度从而抑制铵根离子的水解,增加溶液中铵根离子的浓度,并保持氯离子浓度不变,故③正确;
④加入适量NaOH,会发生反应:+OH-=NH3?H2O,越来越少,氯离子浓度不变,导致c()<c(Cl-),故④错误;
故选:B
7.答案:D
解析:A.常温下,pH=7的溶液中c(H+)=c(OH-),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所以c(Cl-)+c(OH-)=c()+c(H+),所以c(Cl-)=c(),故A错误;
B.醋酸是弱电解质,稀释醋酸溶液时促进醋酸电离,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浓度都减小,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所以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故B错误;
C.pH相等的醋酸和盐酸溶液,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盐酸,等体积等pH的醋酸和盐酸溶液,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与酸的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醋酸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多,故C错误;
D.常温下,硫离子的第一步水解程度大于第二步,所以同浓度的Na2S与NaHS溶液相比,Na2S溶液的pH大,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C
9.答案:C
解析:恰好反应时生成氯化铵水解,溶液显酸性,该中和滴定适宜用甲基橙作指示剂,A错误;两者恰好中和时生成氯化铵水解,溶液显酸性,溶液的pH<7,B错误;达到滴定终点时生成氯化铵,铵根水解,根据质子守恒可知溶液中:,C正确;当滴入盐酸达30 mL时,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D错误。
10.答案:A
解析:
11.答案:D
解析:欲达到除杂目的,尽量不引入杂质离子,故所选试剂阳离子最好含,阴离子能使沉淀或水解且易除去,综合考虑,应是,D对。
12.答案:D
解析:温度不变,不变,A项不符合题意;根据,推出,加水稀释时,HA的电离程度增大,减小,增大,则减小,B、C项不符合题意;加水稀释时HA的电离程度增大,但是减小,由不变,可知增大,D项符合题意。
13.答案:D
解析:A. 是有色离子,在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故A错误;
B. 可以和反应生成和沉淀,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 25℃ 时,,所以,故溶液显碱性,此溶液中的和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 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说明溶液显酸性,但此时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D正确;故答案选D。
14.答案:C
解析:由于两种溶液均为强碱溶液,故应先求溶液中的,再求和pH。设混合前两种强碱溶液的体积均为,,故,。
15.答案:D
解析:本题易错之处是忽视了溶液中可能有离子促进水的电离。pH=11即的溶液是碱性溶液,碱性溶液一般有两种:一是碱溶液,二是强碱弱酸盐溶液。解此题要注意一个关键问题,由水电离出的始终等于由水电离出的。若为碱溶液,由水电离出的与溶液中的相等,等于;若为强碱弱酸盐溶液,由水电离出的。本题选D。
16.答案:B
解析:的水解产物是HCl和。
17.答案:B
解析:A选项,明矾溶液中铝离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加热后铝离子的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的酸性增强,故溶液颜色无变化;B选项,醋酸钠溶液中醋酸根离子水解,使溶液呈碱性,加热后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的碱性增强,溶液的颜色变深;C选项,加入氯化铵固体,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减弱,溶液的碱性减弱,则溶液的颜色变浅;D选项,加入NaCl固体,小苏打溶液的酸碱性不变,溶液的颜色没有变化。
18.答案:B
解析:①发生水解;②NaOH为强碱,NaOH电离的大大抑制了的水解,浓度最大;③二者恰好反应生成,的电离程度较小,溶液中浓度最小;④水解后的溶液显碱性,抑制了的水解,但抑制程度小于②。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混合液中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②>④>①>③,故选B。
答案:C
20.答案:D
解析:
21.答案:(1)、、、、
(2)、、
(3)、、
(4)、
解析:(1)弱酸根离子水解后溶液显碱性,部分酸式酸根离子若其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则溶液也显碱性,即、、、、水解后溶液呈碱性。
(2)、、属于弱碱的阳离子,水解后溶液呈酸性。
(3)是强碱的阳离子,和是强酸的阴离子,它们既能在强酸性溶液中存在又能在强碱性溶液中存在。
(4)、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22.答案:(1)
(2)0.2mol·L-1·min-1;1.8
(3)①<②;Kb>Kc>Kd
23.答案:(1)13
(2)
(3)⑤③①②④
(4)①②
(5)⑤
解析:(1)25 ℃ 时,0.1 NaOH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为0.1,,pH=13。
(2)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
(3)五种电解质溶液的阳离子相同,氢氧化钠为强碱,pH最大,其他阴离子对应的酸越弱,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大,酸性:醋酸>碳酸>碳酸氢根离子>偏铝酸;浓度相同,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大,pH越大,故pH为④<②<①<③<⑤。
(4)在题述五种溶液中分别加入溶液,、可与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产生大量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气体。
(5)在、、、溶液中都存在水解平衡,氢氧化钠是强碱,完全电离,将五种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时, NaOH溶液pH变化最大。
24.答案:(1)⑤②①③④⑥;酸式滴定管;酚酞
(2)不合理;第3次滴定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明显偏大,该值应舍去;<
解析:(1)在用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已知浓度的盐酸的操作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⑤②①③④⑥。操作②取20.00 mL标准溶液放入锥形瓶中,使用的仪器除锥形瓶外,还需要酸式滴定管;为了使滴定结果准确,可用酚酞作指示剂,以减小滴定误差。(2)该同学的计算不合理,原因是第3次滴定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明显偏大,偏离真实值,应舍去。根据滴定曲线可知,在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pH=7.0,此时没有达到滴定突跃(指示剂未变色),所以。
高二化学试题 第8页 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