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上)《语文园地(四)》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峡谷里,人迹罕至,只见小溪liú tǎng( ),浪花fēi jiàn( ),豺狼 
虎豹páo xiào( )之声不时在山谷回荡,听着就让人感到万分jiū xīn( )。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流淌(tǎng tāng) 自作自受(zuō zuò) 废话(huì fèi) 
 势不可挡(dàng dǎng) 飞溅(zhàn jiàn) 喃喃自语(nán lán) 
 熄灭(xí xī) 不假思索(jiǎ jià) 
三、给下面的添上偏旁,组字,组词。 
 尚 ( ) ( ) 
 南 ( ) ( ) 
 每 ( ) ( ) 
 申 ( ) ( ) 
四、下面句子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A、心理描写 B、动作描写 C、语言描写 D、外貌描写 
1、自行车上头骑着个大方脸的家伙:头上留个大偏分,嘴上叼颗烟卷儿,白闪闪的一身 
 绸裤褂,衣襟在风里飘得泼拉拉响。 ( ) 
2、小嘠子心里忽然一动:“对,狗汉奸才报了信儿,鬼子赶忙出发了。我不如跟他们上摩 
 云渡,要赶上八路军揍他个伏击,还许捡个洋落儿呢!” ( ) 
3、“不沾亲。”那人说,“以前在她家待过一会儿,吃过一顿饭。”( ) 
4、老罗探着半截身子,朝小嘠子招手。小嘠子赶紧蹬小瓮,爬大缸,翻上墙头。( ) 
五、按要求写句子。 
 1、老人很凶。(改写成比喻句) 
 
2、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缩句) 
 
3、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改成陈述句) 
 
4、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改成把字句) 
 
5、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民造成深重的苦难。(改成反问句) 
 
六、补充古诗,完成练习。 
回乡偶书 
 ,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3、给加点字注音。 
 少( ) 乡( ) 鬓( ) 处( )。 
 4、说说为什么“儿童相见不相识”? 
 
 5、诗人离开家乡的时候是“ ”,回到家乡的时候是“ ”。不变的是“ ”,改变的是“ ”,儿童却以为他是“ ”。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周末,儿子回家:“爸,我不想读书了。我这成绩恐怕连高中都考不上。”“你……”父亲老树皮一样的僵在空中。那夜,父亲在院子里坐成了一尊古铜色的雕塑。 
第二天一大早,父亲便催儿子起床:“随我去卖猪崽。”儿子揉着惺忪的睡眼,心想,莫非父亲默许我不上学了。赶场卖猪崽也比上学好。父亲对儿子说:“赶远场,猪崽贵,我挑四只,你背一只。”儿子问:“不骑摩托?”父亲冷冷地说:“摩托坏了。” 
③一只猪崽二十多斤,儿子紧跟在父亲后面,心中颇为惬意。可猪崽在背篼(dou)里似乎在往大里长,变得越来越沉。儿子双腿渐渐像灌了铅,汗水如泉船淌 了下来。与父亲的距离也越拉越远,儿子盼父亲倒回来帮着背。可是,父亲放下担子,却没有回来的意思。儿子恨恨地赶上了父亲。见见父亲被汗水湿透的衣衫能拧出水来。 
④儿子气喘吁吁地说:“你,这三十多里路,我恐怕走不了。”父亲黝黑红亮的脸抽搐了一下:“背回去?前功尽弃了!”儿子摇摇头,又点点头。 
⑤父亲:“你有背到大石头那里吗?”儿子一看,山脚有一块大石头,很近,于是说:“能.” 
⑥又启程,父亲在前,儿子在后,来到大石头跟前。歇息不久,父亲催儿子动身。儿子说:“爸,再歇一会儿吧,我实在走不动了。”父亲催促“赶紧走,晚了就卖不上好价钱。能背到前面那棵大树那里吗?”儿子抬眼一看,前面确实有一棵大树,很近,于是说:“能。” 
⑦来到大树下面歇息。父亲:“能背到半山腰吗?”儿子看了看,半山腰很近,于是说:“能.” 
⑧在半山腰歇息时父亲问:“能背上山顶吗?”儿子抬眼一看,山顶不远,于是说:“能。” 
⑨往山顶走,准确地说,儿子弓着腰垂着双臂,是爬。儿子说:“爸,我实在迈不动步了。”A、父亲的背也早被压弯了,但他喘着粗气,把担子换了个肩膀:“咬咬牙,力气又有了。”爬上山顶,儿子一屁股软坐在地上,集镇就在前方。父亲说道:“B、这么远的路都走过来了,好样的!路就是这样一步一个目标地走过来的。 
⑩猪崽换成了钞票,父子俩美美地吃了早餐。儿子说:“回家走路就轻松了。”父亲回答:“不,回家搭车。”车上,儿子太疲倦了,渐渐进入了梦乡。一觉醒来已经到家了。儿子对父亲说:“爸,我要继续读书上。”父亲说:“好,上学,我用摩托车送你。”儿子纳闷:“摩托不是坏了吗?”父亲的声音传来:“没坏。”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A处是对父亲的 描写。这里父亲给你留下的印象是 ; 
 B处是对父亲的 描写。这里父亲给你留下的印象是 。 
3、这篇文章父亲翻山时的对话似乎显得重复,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4、小说的结尾 父亲说摩托车“没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附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流淌,飞溅,咆哮,揪心。 
二、选正确读音。tǎng,zuò,fèi,dàng,jià,nán, xī, jiàn 
三、组字组词。淌(流淌),倘(倘若),喃(喃喃自语),楠(楠木) 
 梅(梅花),霉(倒霉),伸(伸手), 绅(豪绅) 
四、选描写方法。1、外貌描写。2、心理描写。3、语言描写。4、动作描写。 
五、按要求写句子。1、老人像要吃人老虎一样凶。 
 2、孩子正在瞅着。 
 3、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做样,但是觉得非这样做。 
 4、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把身板挺了挺。 
 5、第二次世界大战难道没有给人民造成深重的苦难吗? 
六、补充古诗完成练习。1、少小离家老大回,笑问客从何处来。 
 2 、唐,贺敬之, 
 3、shao ,xiang,bin,chu 
 4、因为离家时间太久,儿童不认识, 
 5、少小,鬓毛衰,乡间,人变老了。远方的游客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父亲用走路的方法教育儿子要好好上学。 
 2、外貌描写,父亲也很累,语言描写。将深刻的道理寓于平常事例中。 
 做得很好。 
 3、没有重复,这样写,有深刻揭示文章中心。 
 4、这样写前后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