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
一、用“/"划去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3分)
胳臂(?bì?bei)
栽树(?zǎi?zāi)
沉浸(?jìn?qìn)
磨刀(mó
mò)
抹粉(mā
mǒ)
人参(?cān?shēn)
二、读拼音,写字词。(5分)
1.这座?hǎi?bīn(
)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jié(
)。
2.人们称海洋为“蓝色的聚bǎo(
)盆”,这是因为海洋里含有盐、鱼、xiā(
)等许许多多的东西。
3.只有不忘?chū?xīn(
),我们党才能不断扬fān(
)远航、造福人民.
我父亲是个经验丰富的yú(
)夫,每每出海总会满zài(
)而归。
三、下列词语搭配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密集的树林
色彩斑斓的图画
B.宝贵的肥料
酸甜可口的葡萄
C.浩荡的大海
许许多多的野花
D.紫色的天空
可爱的西沙群岛
四、按要求,写ー写。(5分)
1.例:又肥又厚的脚掌
又(
)又(
)的(
)
又(
)又(
)的(
)
2.看到“颤巍巍”这个词语,你的眼前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你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10分)
(
)群(
)队
各(
)各(
)
(
)光(
)色
瑰丽(
)(
)
咯(
)咯(
)
(
)(
)实实
1.霞光把天空映得(
)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图景。
2.早晨,密密层层的竹叶把整片竹林封得(
)的,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阳光从叶缝里射出来,金光闪闪的,美极了!
3.要下雨了,我们看见(
)的蚂蚁在往山上爬。
4.西湖公园里栽种着(
)的花草,散发出扑鼻的芬芳。
六、“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_________。”(7分)
1.把诗句补充完整。(1分)
“出”的意思是(
)。(1分)
A.往外拿
B.来到
C.发生
D.出现
3.对“两岸青山相对出”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两岸青山/相对出
B.两岸/青山/相对/出
C.两岸/青山/相对出
D.两岸青山/相对/出
4.整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用简笔画画出诗句所描绘的景象。(2分)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分)
1.街道被人们打扫得干干净净。(改成“把”字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照样子,写拟人句)(2分)
蝴蝶披着绚丽的衣裳在花从中飞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含门前的草地上。(用加点的词写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3分)
(1)“__________”一词写出了枝条的颜色,表示绿色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2)“抽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从这个词可以体会到枝条生长得快速而
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小兴安岭春天的________________。
八、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7分)
1.“欲把西湖比西子”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________________》,西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
2.《富饶的西沙群岛》从海面、___________、海滩和___________等方面介绍了西沙群岛的优美风景和丰富物产;《美丽的小兴安岭》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展现出小兴安岭既是一座美丽的___________,又是一座巨大的___________。
3.根据《海滨小城》课文内容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A.课文按由近及远的顺序为我们呈现了小城的美丽景色。(
)
B.课文先写海滨,再写小城,更加突显了小城的美丽。(
)
C.文中描写了小城的庭院、公园、街道三处景物,突出了小城美丽、整洁的特点。(
)
D.作者在描写浩瀚的大海和海滩的景色时,突出景物色彩的描写,更能展示出海滨小城的美丽。(
)
九、生活中的语文。(3分)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美丽的家乡,请你选择家乡的一处美景或者一种物产,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十、阅读理解。(19分)
课内阅读(10分)
美丽的小兴安岭(节选)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笼笼,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
)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
)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分)
2.文中画“~~~~”的句子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体现出阳光的________,描绘了阳光________的美好景致。(4分)
3.对“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一句中的“浸”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用“浸”字来形容雾中的森林,使人感到森林就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有一种朦胧美。
B.用了比喻的手法,好像是有人故意把森林放到雾里一样,很生动形象。
C.“浸”字点明了小兴安岭的雾很多很浓,使整个森林都浸泡在雾中。
4.作者抓住树木、________、________、草地、________这些景物来突出小兴安岭夏季的美丽。(3分)
(二)课外阅读(9分)
西
湖
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是镶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极目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一群群白鸥掠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好看极了。
围绕着西湖的是一圈树木织成的绿色镶边。十里明湖中,葱绿的孤山显得格外秀美典雅。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掩映在録树丛中。明净的湖水晃动着録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
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清风徐来,湖水荡漾。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远处,不时飘来悠扬的琴声。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都溶化在月色里了。
1.“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是一个________句,从“硕大的银镜”一词可以体会到西湖水面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分)
2.短文最后一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写的,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2分)
A.总结概括
B.承上启下
C.点明中心
3.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3分)
(1)“人间天堂”中的“天堂”是指西湖。(
)
(2)选文第二自然段介绍了山峦和湖面的美丽景色。(
)
(3)白堤和苏堤都在孤山的东边,风景都很优美。(
)
4.选文描写了白天和__________的西湖,表达了作者对西湖__________的感情。(2分)
第三部分:习作表达
十ー、习作。(30分)
花园、田野、小河…我们周围有许多美丽的地方。请你仔细观察身边的美景,把这种美景介绍给大家。注意要把美景的样子写清楚,并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中心来写。题目自拟,3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bì
?zǎi
qìn?
mò
mā
cān
1.海滨
洁
2.宝
虾
3.初心
帆
4.渔
载
三、B
四、1.大
圆
西瓜
香
脆
薯片
2.示例:看到“颤巍巍”这个词语,我仿佛看到一个老奶奶在过马路,为了不耽误来在的车辆,她想走得快些,但是老奶奶年纪大了,走得快了就会有些不稳,颤巍巍的,看着让人很担心。在生活里,对待老人我们应该多一点耐心。
答题指导:本题考查对“颤”这个词语的理解情況。“颤”一词可以用来形容人,多是形容老年人走路抖动、不稳的样子。
方法归纳:根据词语写画面,要先明确这个词语的意思,再绕词语的意思来描写呈现在眼前的画面。
五、成
结
种
样
五
十
无
比
吱
吱
严
严
1.五光十色
2.严严实实
3.成群结队
4.各种各样
答题指导:本题考查对词语意思的掌握情况。完成此题时要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通读向子,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天空在霞光的映照下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因此句1选填的词语是“五光十色”。密密层层的竹叶会把竹林封得没有一点缝隙,因此句2选填的词语是“严严实实”。下而的时候会有许多妈蚁排成队往山上爬,因此句3选填的词语是“成群结队”。公里的花会有许多不同的种类,因此句4选填的词语是“各种各样”。
方法归纳:根据句子选择合道的词语填空,要先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再根据句子描写的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六、1.孤帆一片日边来
2.D
3.C
4.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意思对即
可)
5.提示:要画出两岸高耸的青山和滚滚奔流的长江水,还有日出和江面上缓缓驶来的一叶孤舟。(图画略)
七、1.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
答题指导:本题是对“被”字句改“把”字句的考查。改句子时把“人们”和“街道”的位置互换,把“被”字改成“把”字,再把“打扫得千千净净”写在后面即可。知识讲解“被”字句改“把”字句的方法。
①把“被”字前后的事物进行互换;②把“被”字改成“把”字,其他部分照着写下来
2.它们有的在同花儿说悄悄话
有的在和同伴玩捉迷藏
3.兔子的眼晴像红宝石一样漂亮。
4.(1)嫩绿
碧绿
翠绿
(2)长出
有力
勃勃生机
八、1.饮湖上初晴后雨
西施
2.海底
海岛
大花园
宝库
A?×
答题指导:这篇课文先写了浩瀚的大海再写海淮的景观,最后写美丽的小城,是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写的。
举一反三:文章的写作顺序有:一、写人、写事、写景时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记叙,比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是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二、写游记、参观记时可接地点变换的顺序写;三、写事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
?B.?√
C.√?
D.√
九、提示:选择家乡的一处美景或者一种物产进行描写,注意要以导游的身份进行介绍,注意用词要符合导游的身份。
十、(一)
1.严严实实
各种各样
2.阳光
利剑
锐利
明媚
3B
4.晨雾
阳光
野花
(二)
1.比喻
又大又平
2.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
答题指导:本题是对中心向的考查。最后一段描写了月光下西湖的美景,是围绕
第一句话写的。
举一反三:能够高度概括这段话的中心意思的句子,就是这段的中心向。《海滨小城》在描写庭院、公园和街道美景时,每段都是围绕第一句话来写的。“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小城的公园更美”“小城的街道也美”分别是这三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B
3.(1)×(2)√(3)×
4.夜晚
无比喜爱
十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