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
一、读拼音,写字词。(4分)
1.春天来了,草地上?shèng(
)开着一朵朵大大小小的pú(
)公yīng(
),它们像夏夜的繁星一样在闪耀着。
2.我的爸爸很xǐ(
)欢?diào?yú(
)。
3.?cuì(
)鸟有着一流的bǔ(
)鱼技术,你看,它正一动不动地站在苇秆上,警觉地看着水面有没有小鱼上来。
二、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静悄悄(qiāo)
哔啦(la)
B.合拢(lóng)
喊叫(hǎn)
C.玩耍(shuǎ)
而且(ér)
D.睡觉(suì)
鹦鹉(wú)
三、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
衔:A.含着,用嘴叼;B.相连接。
1.老师提醒我们,写作文时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
)
2.翠鸟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
)
漂亮:A.出色;B.好看,美观。
3.这次的学校活动上,在突发意外时,你及时应变,真是干得漂亮!(
)
4.夕阳西下时,天边的云彩真是漂亮,让人惊叹!(
)
四、连一连。(8分)
可爱的
鹦鹉
搭
橹
美丽的
草地
摇
船
金色的
翠鸟
捕
嘴
漂亮的
羽毛
张
鱼
五、选词填空。(3分)
不是……而是…...
因为…....所以……
…...因为......
只要……就......
1.草地的色彩会发生奇妙的变化,是(
)这些美丽的花,有时会张开,有时会合拢。
2.(
)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我们(
)会有新的发现。
3.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
)金色的,(
)绿色的。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2分)
1.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改成陈述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仿写句子)(3分)
当________________时候,__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啊!(改成陈述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春了下去。
(1)用“______”画出表示翠鸟动作的词语。我们可以用“______”这个词语来形容翠鸟的动作特点,这些词语体现了翠鸟的捕鱼技术______。(3分)
(2)我也能用连续表示动作的词来描写猫捉老鼠的过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许多事物是变化着的。如,向日葵会随着太阳转动,含羞草被碰后会“害羞”地低下头……你留意过哪些事物的变化?请你写下来吧。(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6分)
1.《金色的草地》一文写了草地颜色在一天中的不同变化。早晨,草地是
_________色的;中午,草地是__________色的;傍晚,草地是________色的。草地颜色之所以发生变化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学了《搭船的鸟》一课后,你认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搭船中的“搭”是乘、坐的意思。
B.翠鸟的可受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在美丽的外形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捕鱼的动作上。
C.翠鸟要搭船去“我”的外祖父家。
D.题目中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九、生活中的语文。(4分)
生活中你是一个认真观察的孩子吗?把你的观察所得写下来吧。(请你选一种水果写一写)
今天妈妈去超市,买回来我最爱吃的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十、阅读理解。(22分)
课内阅读(12分)
搭船的鸟(节选)
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我们坐在船舱里。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船夫披着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
)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
)的,翅膀带着一些(
),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
)的长嘴。
1.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拟声词。(2分)
例:雨(沙啦沙啦)地响
雷(
)地响
水(
)地流
2.在选段的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2分)
3.选文第二段是对翠鸟_________的描写,重点写了羽毛、_________和
_________。(3分)
4.从这段文字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翠鸟的_________之情。(2分)
5.选文第二段对翠鸟的外貌进行了描写,也请你选择一种鸟,写一写它的外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10分)
小爬虫的道理
那天我正伏案写作,“叮”的一声,一枚绿豆大小的圆形物落在桌面上。
我停下笔,正想伸手掂量那枚“小绿豆”,不料它却突然伸展成椭圆形状,十几只白色的小足在空中快速地挥舞着——这分明是一只小爬虫呀。
小爬虫仰躺在书桌上,一个劲儿朝空中乱踢着。我用尺子轻轻一拨,希望将它弄近一点,谁知刚刚碰到它的背壳,它立刻缩成一团。
我好奇地看着它小心地展开身体。它那乳白色的小足不断地蹬着,聚集着力量使自己“庞大”的身躯翻转过来。但是不知是用力不当还是别的原因,它只能平躺或者侧向某一边,却无法使整个身子翻转站立起来。
我站起来打开窗户看看外面的蓝天白云,对这只小爬虫能够翻身站起来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当我返回书桌时,这只原来还仰躺在桌面上奋战正酣的小爬虫(
)已经翻身站起,并在书桌上敏捷地爬着。我好奇地把它的身体翻过来,看它怎样“东山再起”。
小爬虫顽强地挥动着小足。它慢慢地挪近了那把尺子,十几只小足一拥而上紧紧抓住尺子的边沿,接下来沿着尺子快速地爬开去。我将尺子翻过来,那小爬虫居然也背朝下贴着尺面爬着。
一把尺子、一张薄纸、一片树叶,甚至平面上的一个折点都可能给它提供成功的机会。它需要的只是永不放弃的努力而已。为了生存,它正是这样永不懈怠地奋斗着。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1分)
居然
果然
2.文中“东山再起”的意思是(
)。(2分)
A.太阳从东边升起。
B.东边的山再次起来。
C.再一次回到原来的状态。
3.细读作者观察小爬虫不懈努力,终于翻转身体爬行的语段,完成排序。(2分)
(
)小爬虫还会背朝下贴着尺面爬行。
(
)小爬虫翻身站起,在书桌上敏捷地爬着。
(
)小爬虫不断蹬足,努力想让自己站起来。
(
)小爬虫挪到尺子上,抓住尺子快速爬开。
(
)小爬虫仰躺在书桌上,一碰它的背売,立刻蜷成一团。
4.文中两次提到“好奇”,第一次“好奇”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好奇”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文章的题目是《小爬虫的道理》,那么作者描写书桌前的小爬虫,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习作表达
十ー、习作。(30分)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就会有许多新的发现。请你认真观察,把自己印象最深的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观察时要细致,要注意写出事物的变化,如果能写出自己的感受就更好了。题目自拟,3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盛
蒲
英
2.喜
钓鱼
3.翠
捕
二、C
三、1.B
2.A
3.A
4.B
四、
可爱的
鹦鹉
搭
橹
美丽的
草地
摇
船
金色的
翠鸟
捕
嘴
漂亮的
羽毛
张
鱼
五、1.因为
2.只要
就
3.不是
而是
答题指导:本题是对关联词语的考查。第1句前一分句和后一分句是因果关系,因此所选关联词语是“因为”。第2句前分句是出现后一分向的必要条件,因此所选关联词语是“只要…就……”。第3句前一分句否定草地是金色的,后一分句肯定草地的颜色是绿色,因此所选关联词语是“不是……而是
六、1.它不会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
答题指导:本题是对反问向改陈述句的考查。把这个反问句改陈述句时,先把句子中的“要”改为“不会”,再把“难道”和“吗”去掉,最后把向子末尾的问号改为句号。、
知识讲解: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①把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否定词或把否定词改肯定词,也就是有“不”去“不”,没“不”加“不”。②把反问句中表示反问的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③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2.蒲公英花瓣合拢的
这片草地
变成绿色的了(答案不唯一,仅供参考)
3.很有趣的蒲公英。
4.(1)冲
飞
衔
站
吞
敏捷
高超
(2)示例:突然,一只老鼠从它的身旁窜了过去,猫飞快地跳了起来,紧紧地抓住老鼠,再用雪亮的牙齿,死死地咬住老鼠的脖子。(答案不唯一,仅供参考)
七、提示:只要把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的变化写出来即可。示例:下雨天或天气潮湿时滴水观音(一种花)会出现“吐水现象”。(答案不唯一,仅供参考)
八、1.绿
金
録
蒲公英的花有时会张开有时会合拢
2.C
九、提示: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水果来写可以抓住水果的外形、颜色、味道等特点来写。
十、(一)
1.轰隆轰隆
哗啦啦
2.彩色
翠绿
蓝色
红色
3.外貌
翅膀
长嘴
4.喜爱
5.示例:一身乌黑发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二)
1.居然
2.C
3.⑤③②④①
4.想知道小爬虫仰面躺着还能不能起来想知道小爬虫到底是怎样起来的
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遇到困难只要不泄气,坚持到底一定会取得成功。
答题指导:本题是对文章总结概括能力的考查。一只小小的爬虫在四脚腾空的情况下要想翻身,这是小爬虫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但最终靠自己的努力成功翻身再联系文末最后的“它正是这样永不懈怠地奋斗着”这句话,其中“不懈”就是不泄气、坚持到底的意思。因此,这篇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遇到困难,不要泄气,坚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
方法归纳:可联系文章主要内容和关键句子或词语来理解文章要说明的道理
十ー、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