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的色彩》
一、教学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作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美术第7册的第一课,《四季的色彩》是以了解色彩知识为主线,以认识国内外多样的表现形式为基点,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色彩变化与魅力的一节“欣赏·评述”课。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有较深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情境设计,引发学生对大自然四季色彩变化的联想,寻找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的关联;通过欣赏名家名作,认识不同的绘画形式和风格,使学生感受“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独特魅力。
学生感受四季色彩,欣赏名家名作,并对作品进行分析,表达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感受,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表达能力。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具备简单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通过三年级的美术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美术表现技法和色彩基础知识,在欣赏·评述方面接受过多次训练,对欣赏绘画作品有一定的基础,多数学生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认识和感受。
本课是一节以色彩知识为主线,以中外著名画家不同绘画表现形式的作品为载体的“欣赏·评述”领域课程。教师要在巩固学生已有的欣赏、评述技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表达对画面色彩、意境的感受。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分析艺术作品,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及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了解本课介绍的四位画家以及四幅作品的表现方法;初步掌握风景画的欣赏评述方法,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作品进行初步分析,并写出短文,以表达对作品的认识与感受。
过程与方法:运用体验式学习方法,感受四季色彩的变化;采用小组合作式、问题式的学习方法达成本课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科欣赏,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四季的色彩特点,能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2.教学难点: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课前准备:
课件,在不同季节拍摄的照片或相关资料
六、教学设计:
(一)、游戏激趣,导入课题
大屏幕显示四幅图画,请学生谈谈画面中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属于哪个季节,思考后将“春”、“夏”、“秋”、“冬”四季的名称分别填入括号内。
(眼尖的学生可以看出这是一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篇文章——“四季”,学生回顾、感受四季的美,并说一说自己印象中的四季。)
教师:语文书中,作家们用文字来赞美四季;而美术书中,我们即将要欣赏到的是画家们运用手中的画笔去描绘四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四季的色彩”,去感受和欣赏四季的不同魅力。
教师板书课题:四季的色彩
(二)、学习新知
1、考考你。
①.你是如何判断上述四幅图画分别是一年中的哪个季节的?是图中的景物?色彩?还是。。。。。请用合适的词语分别形容四个不同的季节。
②.猜猜看这些分别是什么季节的叶子?你是从哪个方面猜出来的?形状?大小?还是颜色?
③.你能从颜色中分辨出下面这些图片属于什么季节吗?
课件展示四季风景图片。教师将学生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小组,每组一个季节观察讨论,每个季节主要的颜色有哪些?表现四季的色彩十分丰富,形容季节的词语也特别丰富,用你学过的表示颜色的词语形容一下各个季节:这个季节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
板书:
春季——嫩绿
夏季——翠绿
秋季——红色、橙色
冬季——白色
春季是希望的季节,是生机勃勃的季节,是细雨蒙蒙的季节,是色彩斑斓的季节,是春意融融的季节,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五颜六色的季节,是春光明媚的季节,是嫩绿的季节,是花开的季节……
夏季是绿树成荫的季节,是炎热的季节,是游泳的季节,夏季是汗流浃背的季节,夏季是吃雪糕的季节……
秋季是金黄的季节,秋季是枫林如火的季节,秋季是秋雨绵绵的季节,秋季是凉爽的季节,秋季是丰收的季节,秋季是天高云淡的季节,秋季是果实飘香的季节……
冬季是白色的季节,冬季是寒冷的季节,冬季是冰天雪地的季节,冬季是白雪皑皑的季节,冬季是北风呼啸的季节,冬季是银装素裹的季节,冬季是万物休眠的季节……
④.学生以春夏秋冬为四个小组,讨论:如果让你画一幅画,你将用哪些内容和色彩来表现你们组的季节
2、佳作欣赏
同学们对四季的色彩把握的真好,接下来我们欣赏一下画家的作品,看看画家笔下的四季。
按照我们原来的分组,小组观察讨论你们组所属季节的作品,回答作品名称、作者;表现的什么季节?画面内容是什么?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小结:
①.《早春之路》是一幅写实性、装饰性较强的日本画。画面主要使用了绿色和蓝色。嫩绿色的草地,把蜿蜒的小路送向了画面的深处,那一抹新绿还悄悄地爬上了树梢,将春的天空点缀得含情脉脉。
②.《夏》画家使用了深浅不同的绿色,运用了细碎而完整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夏的明亮苍翠。透过夏日灿烂的阳光,白桦林以其丰富、深厚的绿色,展现了夏天的生命力,更显示出画家的激情。眼前的一片绿色,是树林、光与影的奏鸣曲。油画颜料以其卓越的色彩表现力,让我们感受着绿色的多姿多彩,更领略了艺术大师列维坦超凡的绘画技巧。
③.《金秋》画面主要使用了黄色、橙色和红色,画面用色浓重。这是我国画家林风眠将中国画的写意情怀与西洋画的浓重色彩进行了大胆结合。在苍山的衬托下,亮丽、耀眼的黄色和橙色,将金秋的风韵渲染于纸上。水中的倒影给画面带来几分恬静,使画面热烈的颜色与幽深的意境完美地统一。
④.《冬猎》这是一幅冬日经典作品。主要用了棕色、土黄、绿色。画面深远的透视效果把我们的眼界带进了无边的冰雪世界。冬天里,似乎万物进入了休眠,天与地静静地孕育着春的力量。而画中人物则是静谧中动的分子。打猎归来的人们带着他们的猎犬,带着几分疲惫,进入画面左下角。顺着他们的路线抬眼望去。我们看到了在湖面上忙碌的人们,虽是渺小的身影但一样可以体会到冬日里人们忙碌的气氛。
(三)、深入探究
以《早春之路》为例,深入分析作品。指导学生根据以下问题进行小组探究:
作品主要运用了哪些色彩?
这些色彩分别表现了什么景物?
什么色彩最吸引你?
作者为什么用蓝色表现大树?
、对比探究
1.对比《早春之路》和《桦树林》
提问:两幅作品中哪一幅作品中的绿色更丰富,体现了画家怎样的情感?
2.对比《早春之路》、《桦树林》、《金秋》、《冬猎》四幅作品,请学生思考:
①.大自然的四季与绘画作品中的四季有什么不同?
②.四幅作品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③.四幅作品的用色各有什么特点
(五)、艺术实践,分析四季
(1)这四幅作品你最喜欢哪一幅?
(2)请选一幅你喜欢的作品,把今天的收获提炼成几句简短的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感受(主要从作者、作品的表现内容、艺术风格、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
(六)、展示交流,多元评价
1.引导学生交流、展示作品:谁来读一读自己的短文
2.评一评:认真聆听同学的短文,哪位同学对作品的分析写得特别好?你还有什么感受需要补充吗?
(七)、拓展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四季的色彩,并感受了它们独特的魅力,其实这些美丽的色彩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像滨河两岸的春色、王羲之故居的夏景、银杏林的深秋。。。。。。它们的色彩无不让我们为之心动。老师希望我们同学在课余时间能够多走向户外,去感受大自然送给我们的这份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