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孔雀,告诉你》教案
教材版本: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授课年级:二年级上册
学生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小学二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同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可能性的问题,不大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建立学生的表象。同时将所学到了理论进一步在生活中应用,从而达到教者的目的。
教材分析:《小孔雀,告诉你》是已故作曲家施光南的作品。歌词的思想性很明显。即:好孩子“不比穿戴比学习。”由于孔雀产于云南傣族居住地区,因此曲调具有傣族民歌风格,并采用了富有地方特色的衬词“啊罗哩”。全曲共有三个乐句,4 4 4第三乐句歌词均为衬词,这一乐句实际上是乐段的补充部分。第一、二乐句的第三、四小节处于对应位置,但为了强调歌词中的动词“抖”和“穿”,两句中的节奏稍有不同,学生可能会混淆;第三乐句中的“36 33”是同方向的连续大跳,音准不易把握。以上两处可能成为教学中的难点。所以,在歌唱的基础上歌表演的练习,能进一步巩固 歌曲,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动作的协调性和发展了学生的听辨能力、感受力、思维能力以及音乐记忆力。为儿童能在今后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用甜美轻巧的声音,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并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阿啰哩”处伴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制乐器、改编歌词活动,进一步巩固加深对歌曲旋律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简单创作能力。
3、情感价值观:通过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能用甜美轻巧亲切的声音以及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如何知道学生准确地唱好歌曲中的附点八分音符。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景导入
1. 师生谈话,问大家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从而引出主人公“小孔雀”。
学生活动: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为什么喜欢。
2.课件播放孔雀图片,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孔雀的美丽。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课件,互相交流讨论。
3. 根据歌词内容讲小故事,帮助同学更好地理解歌词内容。
学生活动:仔细倾听
二、感受学习
1.初听歌曲(课件),使学生熟悉歌曲旋律。
学生活动:学生聆听音乐,感受歌曲欢快的曲风。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歌曲情绪和速度。
2. 复听歌曲,分析歌曲情绪和速度。
学生活动:尝试用身体语言表现 强弱规律。
3. 再次复听(教师范唱)做拍手拍肩律动。
4. 朗读歌词。
学生活动:通过回答问题,熟悉歌词重点部分
5. 哼唱旋律。分句弹奏旋律。
学生活动:学生用“luo li”音分句哼唱,再哼唱完整旋律。
6. 学唱歌词。教师单句范唱,学生跟唱。
7. 解决难点。引导学生“聆听—观察—模唱”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唱好附点八分节奏。
学生活动:学生找“抖 好 穿 成”四个音的特点。
8.引导学生用甜美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
学生活动:完整演唱第一段,试唱第二段。
三、引导创编
1. 指导学生用自制乐器为歌曲处伴奏。
学生活动:每组请一个代表示范讲解自制乐器的演奏方法。
2.以谈话形式引导学生创编新的歌词内容。
学生活动:思考并说出歌词新内容
3.指导学生以个人小组群体形式演唱新编歌词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创编歌词。
4. 继续拓展思维,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品质。“想和那个同学比?比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回答问题,升华主题思想。
四、总结
希望同学们都能成为一名爱学习、爱劳动、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孩子,再次唱起《小孔雀,告诉你》,愉快地结束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