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课堂作业
(带答案)
一、读一读,写一写
唐雎(
)
怫(
)然
韩傀(
)
免冠徒跣(
)
缟(
)素
庸夫(
)
色挠(
)
以头抢
(
)地
休祲(
)
寡人谕(
)
二、解释下列词语
加惠:
长者:
错意:
休祲:
挠:
长跪:
免冠徒跣:
三、找出下列句子中得古今异议词并解释
1.虽然,受地于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2.非若是也!
3.徒以有先生也。
4.长跪而谢之。
5.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不同意思。
1.而君以五百里之地存者。
2.愿终守之。
3.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4.长跪而谢之。
五、解释下列句子中“以”的不同意思。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而君以五百里之地存者。
3.徒以有先生也。
4.以君为长者。
六、解释下列句子中“使”的不同意思。
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七、解释下列划线句子中词语得用法及意义。
1.且秦灭韩亡魏。
2.天下缟素。
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吗?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
2.安陵君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
3.秦王说的“天子之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秦王为什么要说“天子之怒”呢?
5.唐雎举专诸、聂政、要离等三个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唐雎不辱使命》课堂作业答案
一、读一读,写一写
唐雎(
jū
)
怫(fú
)然
韩傀(guī)
免冠徒跣(xiǎn)
缟(gǎo)素
庸夫(yōng
fú)
色挠(náo)
以头抢
(qiāng)地
休祲(jìn)
寡人谕(yù)
二、解释下列词语
加惠:给予恩惠
长者:忠厚长者
错意:置意
休:吉祥.祲:不吉祥,吉凶的征兆
挠:屈服
长跪: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靠在脚跟上.跪时上身挺直,表示庄重,意为直身而跪。
免冠徒跣:摘掉帽子,光着头。
三、找出下列句子中得古今异议词并解释
1.虽然,受地于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虽然
今:表转折。古:即使这样。
易
今:容易。古:交换。
非若是也!
今:判断词。
古:这样,如此。
徒以有先生也。
今:徒弟。
古:只。
长跪而谢之。
今:感谢或凋落。
古:道歉。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今:增加。
古:给予。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不同意思。
1.而君以五百里之地存者。(结构助词,的)
2.愿终守之。(代词,指安陵国土)
3.夫专诸之刺王僚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长跪而谢之。(代词,指唐雎)
五、解释下列句子中“以”的不同意思。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
2.而君以五百里之地存者。(凭借)
3.徒以有先生也。(因为)
4.以君为长者。(把)
六、解释下列句子中“使”的不同意思。
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派遣,动词)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派遣,动词)(出使)
七、解释下列划线句子中词语得用法及意义。
1.且秦灭韩亡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2.天下缟素。名词作动词,穿白色衣服
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吗?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
秦王不是出于什么好心,而是
采取的“以大易小”的欺诈手段,企图不战而直接吞并安陵小国。
安陵君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
安陵君识破秦王的骗局而婉言拒绝。不亢不卑中透着坚定,“愿终守先王之地,弗敢易”,预示着将会有一场大风雨。
3.秦王说的“天子之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即进行残酷的战争。
4.秦王为什么要说“天子之怒”呢?
以武力威胁,想施以恐吓而让唐雎臣服。
5.唐雎举专诸、聂政、要离等三个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用他们干出的震惊天地的事件来表明自己跟他们这些有胆有识的勇士一样,为畏强暴,敢于献身,并为以后的行动作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