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人教社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三课
贵州省余庆县余庆中学语文组 罗华 制作
陆蠡
囚绿记
内容概括:
“时间+地点+事件”
音形义:
①猗郁( yī yù ) ②瞥见( piē )指很快地看了一下。
③葱茏(cōng lóng)草木青翠茂盛; 形容树木茂盛。
④涸辙之鲋( hé zhé zhī fù )在干涸了的车辙沟里的鲫鱼,比喻处于极度窘困境地、亟待救援的人。
⑤揠苗助长( yà )
⑥了截:明了简单。 ⑦慰安:使人心情安适。
⑧急不暇择:着急得没有时间选择。
⑨烽烟:烽火台报警之烟,借指战争。
感受*鉴赏
1、速读课文,概括文意。
2、课文题目“囚绿记”怎么理解?
3、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我和常春藤的“接触交往”,我对它做了些什么?“囚绿”经过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4、品读鉴赏。
刚才你在快速阅读时,哪一段或哪几段最打动你?我们来读一读,好好品味。
绿
( ) 绿(1--4)
( ) 绿(5--7)
绿(8--12)
( )绿(13)
( )绿(14)
观
囚
释
念
课文结构图示
寻
思考*领悟
“我”为什么要囚绿?“我”在与常春藤“接触交往”的过程中内心情感有怎样的变化?
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
从称呼、情感体验等角度分析。
观绿——
囚绿——
释绿——
念绿——
寻绿——
绿影——喜悦而满足
绿色——热爱而留念
绿友、绿囚——欢喜、自私
绿囚——怜悯、固执
绿友——惦念、牵挂
囚 绿 记
情感发展变化
愛
探索*发现
1、作者为什么那么爱绿?“绿”有怎样的特点呢?
蓬勃
向阳
固执
绿
(1)找出作者心目中常春藤的形象及作者对绿的颂扬的语句。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2)在文中找出“时代特征”的词句。
“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烽烟四逼中的旧都 ”
探索*发现
2、主旨探索
绿
托
物
言
志
蓬勃、向阳、固执
生命、希望
光明、自由
永不屈服
借
物
抒
情
课文主旨
小 结
绿色的象征义:生命与希望。
绿囚精神:追求自由,向往光明,永不屈服的抗敌精神。
绿囚象征义:永不屈服的民族气节。
抒情手法: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表现手法:象征、修辞(拟人)
应用*拓展*创新
古代诗文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朱雀桥边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 《论语·子罕》
。。。。。。
应用*拓展*创新
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高考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梳理
应用*拓展*创新
《囚绿记》用拟人、象征的手法写景状物,赋予景物“性格”、“气质”,取得了特殊的艺术效果。试着借鉴本文的写法,调动你的情感和想象,描述一种景物,力求写出景物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