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

文档属性

名称 《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0-30 20:25:01

文档简介

窗 泰格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提高朗读、复述等口头表达能力。
2、能力目标:学习阅读小小说的基本方法,并进行创造性阅读。
3、情感目标:深入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认识人性的美与丑。
教学重点及其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小小说的结构特色,品味语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2、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展开想像,拓展思维空间。
教学手段及其教学方法
1、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2、教学方法:诵读法、激疑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1课时
第一课时(13-2-58)
教学内容及其过程
1、导入新课
世界是五彩缤纷、美丽丰富的,有位诗人说过:“打开窗户,阳光不只一种颜色。”“窗户是房屋的眼睛,眼睛是灵魂的窗户,我们看见外界,同时也让人看到我们的内心。”是呀,多彩的世界在每个人的眼里都是各不相同的。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打开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笔下的《窗》,走进两位病人的内心世界。
2、检查预习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斑 斓 (lán) 克 制(kè) 争奇斗 妍 (yán) 栩栩 如生(xǔ)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充塞(sè) 惭愧(kuì) 气喘吁吁(xū) 俯瞰(kàn)
3、学习新课
(1)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2)复述课文,同桌交流
4、分析课文内容
(1)情节结构
提问:小说情节发展有哪些环节?
明确: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提问:本文既为小说,是否也符合这样的情节发展规律?如果是,具体应该如何划分?
明确:课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3):写两人关系友好。这是故事的开端。
第二部分(4-7):写“不靠窗口的病人”从“享受”到“困扰”。这是故事的发展。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4、5):紧承前文.写“靠近窗口的病人”描述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同伴听了感到是一种“享受”。
第二层(6、7):写“不靠窗口的病人”嫉妒心恶性发作。
第三部分(8-12):写“不靠窗口的病人”见死不救。这是故事的高潮。
第四部分(13-15):写窗外只有光秃秃的一堵墙。
提问:小小说篇幅短小,惜墨如金,为何用大量的篇幅描写窗外风景?
提示:为下文不是公园而是一堵光秃秃的墙增强了悬念,造成了落差。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公园美景,这些美景描绘越生动,我们就越信以为真,这些可以看成是蓄势,而最后却是一堵墙,自然是陡转。陡转既要出乎意料之外,又要合乎情理之中。总之,悬念、蓄势、陡转是小小说鲜明的结构特色。
(2)人物形象
技巧是为人物形象服务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才是小说的生命。
课堂活动:讨论一下本文两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拿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认识。
汇总小结:
近窗者——开朗热情、舍己为人、心地善良、道德高尚……
远窗者——自私自利、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卑劣冷酷……
5、解读补充习题
(1)揣摩下列语句,讨论问题
A 病房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界。(这句话为什么笼统地说“外界”?)
引导读者对“外界”景象的想象,为“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埋下伏笔。
B 很显然,这个窗户俯瞰着一座公园,公园里面有一泓湖水,湖面上照例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这句话为什么加“很显然”三个字?)
“很显然”是倾听者感受,因为讲述者描述的景象无比优美,他信以为真了。为下文他想占有窗口的床位留下伏笔。
C 躺着的那位病人津津有味地听着这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这里写那位病人的感受包含哪两层意思?)
其一,陶醉在病友描述的窗外美景中;其二,心里无比渴望住上窗口的床位。
D 他为自己会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竭力不再这么想。可是,他愈加克制,这种想法却变得愈加强烈,直至几天以后,这个想法已经进一步变为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这个人为什么起初还“感到惭愧”?“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这个想法含有什么严重的因素?)
他心地本也善良,知道这个想法包含了自私、嫉妒,所以“惭愧”。 含有想通过不择手段方式满足愿望的因素,为后文见死不救埋下伏笔。
E 但是,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这句话中的“纹丝不动”对于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嫉妒心恶性发作,一心想占据窗口那个床位,所以置他人性命不顾,表现了灵魂的丑恶。
(2)本文以“窗”为题,有什么含义?
“窗”是全文的线索。是自然之窗,也是心灵之窗。
(3)小说的最后一段只有一句话:“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这句话能否删掉,为什么?
不能。由这句话看到两个病人不同的思想境界。
(4)文中自始至终都没有明确指出第一位病人是否真的看见了他说的美丽的景色,因为那堵墙也许是后来砌上的,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解。
以那堵墙原来就有为好,更能体现靠窗的那位病人高尚的品质。其一,他对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其二,他用自己的快乐去感染别人。
(5)按课文选择填空
A 病房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 A 。 (A、外界 B、外面 C、外头 D、外)
B 使他们感到尤为痛苦的是,两人的病情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借以 B 。 (A、娱乐 B、消遣 C、消磨 D、打发)
C 一天晚上,他 B 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A、照常 B、照例 C、任然 D、照样)
D 另一位病人仍然 A 天花板。(A、盯着 B、看着 C、眺着 D、打量着)
(6)为什么同是在一个位置,一位病人看到了丰富多彩的窗外世界,另一位病人“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因为两个病人的思想境界不同。阳光心理的人他能够透过那堵墙,看到色彩斑斓的世界,暗淡心理的人他只能被墙挡住双眼。
(7)靠窗的病人死了,医护人员“静悄悄地将尸体抬了出去,丝毫没有大惊小怪”,课文哪里点明了其死不属意外的原因?
“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
6、阅读理解
“很显然……仿佛亲眼看到了窗外所发生的一切。”
(1)根据语境,将下列成语分别填入文中的空格里。
栩栩如生 津津有味 扣人心弦 争奇斗妍 (争奇斗妍 津津有味 扣人心弦 栩栩如生)
(2)选段中作者描述了怎样的环境。
充满生机和活力。
(3)从小说《窗》的整体看,选段中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是什么?
表现靠窗病人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
(4)开始靠近窗户的病人为同伴描述的“窗外景色”是真的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不是。这是他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畅想,也是对病友的鼓励。
布置作业
补充习题随文练习1-2、4-5题。
教学一得(共24张PPT)

泰格特
读准字音
俯瞰
一泓
争奇斗妍
气喘吁吁
咳嗽
胳膊肘
( kàn )
( hóng )
( yán )
( xū )
( zhǒu )
( sòu )
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人物 故事情节 环境
2故事情节分为哪几个部分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请大家自由的快速的朗读课文,用简短的几句话来概述这篇小说的故事内容。(什么地方?什么人 怎样的事?怎样的结局?)
整体感知
自学指导1:
开端:关系融洽
发展:从“享受”到“困扰”
高潮:见死不救
结局:光秃秃的一堵墙
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形容这是两个什么样的人,并说明你的理由。
靠窗的病人是 的人
不靠窗的病人是 的人
乐于助人、 心地善良、道德高尚
冷酷无情、内心丑恶 、灵魂卑劣
盘点
心灵
自学指导2:
靠窗的病人:他渴望生命,热爱生活,所以他幻想出了这五彩斑斓、争奇斗妍的美丽景象,激励自己跟病魔作顽强的斗争,他是坚强的乐观的。同时,在他心目中,病友的生命同样重要,他要尽自己所能激发病友的生之欲望,点燃同伴奄奄一息的生命之火,所以他更是善良的无私的高尚的。
不靠窗的病人:他也热爱生命,他一开始也有善良的本性,但私欲的膨胀使他变得冷酷无情,从而人性被这嫉妒的毒液给淹没了,灵魂被自私的心理给扭曲了。
善良
高尚
卑劣
丑恶
扬善
贬恶
思考:小说以“窗”为
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1).《窗》有喻指人的心灵的意思
(2).小说的情节紧紧围绕“窗”展开。
自学指导3:
合作探究:
同样的窗口,为什么昔日的病友能看到美丽的风景,而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联系生活,感悟小说中的哲理
明确:窗外确实只有一堵墙,他用眼去看,当然只
看到墙,而昔日的病友是用“心”去看,是用
心、用感情来描述生活,所以他看到的是一
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近窗病人
远窗病人
一座美丽的花园
一堵光秃秃的墙
心地善良
热爱生活
道德高尚
内心丑恶
冷酷无情
灵魂卑劣
对 比




卑劣丑恶的灵魂找不到亦美亦善的境界。
纯洁高尚的人格浇灌出绚丽多彩的春天。
链接生活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类似于近窗者这样心地善良,
道德高尚的人吗?试举例说明。
李灵:心灵放歌
颁奖词
一切从零开始,从乡村开始,从识字和算术开始。别人离开的时候,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她还在耕作。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她是八零后。

义工玉树地震中舍身救人
  在青海玉树一家孤儿院做慈善义工的香港人黄福荣,14日在协助搜救孤儿院被困师生过程中遭遇余震不幸罹难。连日来,黄福荣舍身救人的事迹在香港和内地广为传颂。
  黄福荣的姐姐黄月秀16日在香港接受专访时说:“感谢所有人的关心。希望福荣的故事能令其他有心人多做善事,帮助有需要的人。”
 
义工玉树地震中舍身救人
 46岁的黄福荣,原是香港一名货车司机。他生活并不富裕,但多年来热心公益,足迹遍及大江南北。2002年,他用7个月时间独自从香港步行到北京,为中华骨髓库筹款,还捐出自己全部的积蓄;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黄福荣到四川灾区做了两个月义工,为受灾民众运送物资。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已发出唁电,对黄福荣舍己救人表示敬意,对其不幸离世表示沉痛哀悼。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唐英年称黄福荣代表了“香港精神” .
    
  请大家借用一句名言或自拟一句饱含哲理的话作为礼物送给那位不靠窗的病人,希望他也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一扇小小的窗户,揭示了人性的美与丑,让我们懂得了只有纯洁的心灵、高尚的人格才能浇灌出绚丽多彩的生命之花。一个道德卑劣的人是不会找到亦美亦善的境界的。让我们在生活中,用至仁、至善、至美的心灵,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美丽的风景,把他送给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教师寄语
《窗》这个故事的结尾是光秃秃的一堵墙,这光秃秃的一堵墙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想象和感慨。这时,假如一个新的病人住进了这个病房,这扇窗下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发挥想象,续编故事,要尽可能做到合理,有创意。
奇思妙想
欧.亨利 《最后一片藤叶》
《麦琪的礼物》
栗良平 《一碗阳春面》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
……
推荐课外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