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
选择题
1.下列物质溶于水后,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蔗糖
B.高锰酸钾
C.汽油
D.面粉
2、下列加速溶解的措施中,能改变固体溶解度的是(
)
A.把固体研细
B.加热
C.搅拌
D.振荡
3、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饮料罐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
A.硝酸铵
B.烧碱
C.食盐
D.熟石灰
4、一种抗生素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0.5g,注射时应配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
)
A.1.5
mL
B.
2
mL??C.
3
mL???D.
4
mL
5.小然同学学完溶液的知识后,在实验室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请你仔细观察他的实验。你发现他的实验中的错误有(
)
A.一处
B.两处
C.三处
D.四处
6、下列各项中,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
A.20℃时KNO3的溶解度、80℃时KNO3的溶解度
B.30℃时:
NaCl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Na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10?g镁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10g铝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
?NaOH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NH4NO3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
7、小欣拉开易拉罐汽水的拉环时,听到“啵”的一声,并有气体自汽水中冲出。有关此现象的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压力减小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B.因压力减小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大
C.因压力增大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D.因压力增大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大
8.下列方法一定能使20oC时200g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
A降低温度接近0oC
B.恒温蒸发少量水
C.加人足量硝酸钾固体
D.加热使溶液温度升高,但不蒸发水分
9、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
A.20℃,1
L水与1
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
L
B.20℃,1
g镁与1
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
g
C.20℃,1
g硫粉在1
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
g二氧化硫
D.20℃,1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
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
g硝酸钾溶液
10.下表是不同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20
℃时,100
g水中溶解的硝酸钾越多,其溶解度就越大
B.40
℃时,100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
g
C.100
℃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一定比80
℃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多
D.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一定比6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
11、向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100克水,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
)
A、5%
B、10%
C、20%
D、40%
12.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①水的电解
B.②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C.③20oC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人硝酸钾固体
D.④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13、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3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25克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变成不饱和溶液
C.B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D.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14、下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
)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在t2℃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在t1℃时,10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g
15、图中能正确反映题中所描述的变化事实的是(??
)
二、填空题
16.水中加入几滴花生油,充分振荡后,得到的是
液,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得到的是
液。
17、将20ml水倒人装有20mL95%的酒精的烧杯中,混合均匀后体积为VmL。再将一块手帕浸入该溶液中,用镊子夹起手帕,点燃手帕上的酒精,当手帕上的火焰即将熄灭时,将手帕晃动几下,火熄灭,手帕完好无损。
(1)混合后的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
(2)混合后的体积VmL
40ml(填“>”或“<”或“=”),原因是
18、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
(填写“能”或“不能”)。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填写物质序号)。?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填写选项序号)
A.c>a=b
B.a=b>c
C.a>b>c
D.b>a>c
19、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
.
(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
.
(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 ?
;P点表示的含义是 ????
?
?
??????? .
20、下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
______________。
(2)t℃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3)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
。
三、实验题
21.如图是某同学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
5%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指出图中的二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__
(2)称量NaCl时,药品应放在__________盘上称量,砝码最小为1g,应加__________g砝码。
(3)配制时应选择________
mL(
10mL、50mL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量水的体积时,读数时若俯视则读取的水的体积比实际体积偏__________(填“大”或“小”)
(4)用图中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2.为测定一瓶敞口放置的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某同学量取20
mL(密度为1.1
g/mL)的该盐酸与大理石充分反应,共用去含碳酸钙85%的大理石7.1
g。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1位)
(2)计算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5、ABABD
6-10、DACCD
11-15、BCBDA
二、填空题
16、乳浊
悬浊
17、(1)酒精
水
(2)<
分子间存在空隙
18、(1)t1℃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
(2)不能
(3)c<b<a
(4)B
19、(1)甲
(2)相等
(3)N
30℃时,M、N的溶解度相等
20、(1)A
t2℃时,物质B、C的溶解度相同
(2)降温
(3)C
三、实验题
21、(1)左码右物
(2)左
12
(3)100
大
(4)④②①⑤③
四、计算题
22、(1)2.64g
(2)19.9%